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6期

小儿颅脑外伤术后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颅脑外伤术后,临床护理特点及意义。方法总结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住56例颅脑外伤术后患儿,根据临床病情变化特点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除5例患儿因发生术后严重脑出血及并发症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儿经合理护理,术后身体状况恢复良好。结论严密观察术后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及......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颅脑外伤术后,临床护理特点及意义。方法 总结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住56例颅脑外伤术后患儿,根据临床病情变化特点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除5例患儿因发生术后严重脑出血及并发症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儿经合理护理,术后身体状况恢复良好。结论 严密观察术后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病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颅脑损伤;护理; 并发症

 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住56例颅脑外伤术后患儿,根据临床病情变化特点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56例,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8个月~14岁,坠落16例,车祸23例,打击伤8例,跌伤9例;经头颅CT检查和手术确诊:硬膜下血肿21例,硬膜外血肿12例,脑内血肿9例,脑挫裂伤3例,多发性血肿6例,脑干损伤5例。

  1.2 结果 治愈出院32例,好转12例,因脑组织严重损伤死亡5例,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4例,家属要求出院放弃治疗3例。

  2 手术后护理

  2.1 一般护理 患儿手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责任护士与手术医生,麻醉师床旁交接病人,责任护士要明确手术原因、部位、引流管的位置、术中情况和用药情况,进行评估,列出护理计划,实施整体护理。体位要求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患侧向上,防止压迫伤口。耳漏、鼻漏患儿头偏向患侧。 注意用约束带缚好患儿四肢,以免患儿躁动不安时抓破伤口。连接各种仪器和导管(如连接心电监护仪和血氧饱和度仪)。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肢体活动、各种仪器和导管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主管医生并做好体征变化记录。注意约束带松紧。用GCS分级[1],判断意识情况,包括睁眼反应、运动反应、语言反应。术后麻醉未清醒前,每半小时测瞳孔1次,清醒后按医嘱每1h或2 h测1次,再每6h测1次。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意识障碍、瞳孔扩大、颅内压增高、Cushing三联征的出现,常为脑疝发生的先兆,及时报告医生,行对症处理。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患儿麻醉药物,创伤的影响,呼吸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导致患儿不同程度缺氧,缺氧影响术后恢复。此时护理的重点,全身氧合功能监护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颅脑外伤手术后吞咽、咳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咽部分泌物不能自行排出,故应让患儿头偏向一则,有利于分泌物排出。小儿痰液不易咳出时,可轻拍背部帮助其排痰。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分泌物多要吸痰,根据分泌物多少掌握吸痰次数。小儿呼吸黏膜娇嫩,在吸痰时一定要操作轻柔而迅速,负压要适当,以免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患儿2h吸痰1次,必要时随时吸痰,痰液粘稠用生理盐水湿化痰液,必要时雾化吸入。注意呼吸机管道连接,防止漏气、 防止脱管、堵管等。如SaO2下降明显,则应暂停吸痰,并适当提高给氧浓度至血氧饱和度回升后再吸痰,注意吸痰时间要短,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s,以免1次吸痰时间过长而人为地加重脑缺氧。吸痰后听诊两侧肺部呼吸音,评价吸痰效果。听诊双侧呼吸音出现哨鸣音、笛音,则吸痰不彻底,此时应湿化痰液,加强雾化吸入,再次吸痰至肺部呼吸音清晰为止。

  2.3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引流通畅,术后早期禁忌引流过快,因患儿处于高颅压状态,骤然减压可引起颅内出血或脑疝。引流高度应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早期可将引流管的最高处距侧脑室约10~15cm,待颅内压逐渐平稳再将引流装置放在正常水平。严密观察记录引流量、颜色、性质,每日最多不超过500ml,并做好相关记录。24h更换引流装置,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引流不畅时,及时查明原因,是否管道折叠、脱落、堵塞,作相应处理。

  2.4 补液及脱水治疗的护理 患儿术后3天应严格控制补液速度,注意补液速度要慢,因为术后3天是脑水肿发生的高峰期,防止补液过多、过快致脑水肿加重。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全,颅脑损伤后引起脑水肿面积和程度均较成人广泛且严重。脱水治疗是防治脑水肿的重要措施,脱水治疗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建立良好静脉通道,保证脱水剂顺利输入,设专人看护,以防患儿躁动而使针尖滑出血管引起局部软组织肿胀坏死。另外,注意脱水所致水电解质平衡失调。随时观察患儿精神状态、皮肤弹性、尿量和色泽改变,如出现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或尿量少且色深,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脱水剂剂量。重症患儿每日记24h出入量,检查血、尿、电解质。使用脱水药物如甘露醇时要保证快速按时输入。

  2.5 饮食护理 对术后昏迷患儿暂禁食48h,术后3天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如有消化道出血,应停止鼻饲,部分颅脑外伤患儿可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或穿孔,此时应给予静脉补充营养,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维护机体的正常需要,以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低钠流质为主,早期鼻漏患儿禁忌插胃管。患儿饮食由流质到半流质再到普食过度, 应摄入含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开塞露,防止便秘影响患儿情绪和食欲,防止颅内高压者因用力排便诱发脑疝。术后初期应控制盐摄入,并限制糖摄入以防腹胀。奶瓶消毒每天1次,母乳喂养时嘱母亲喂养前清洁乳头[2]。

  2.6 注意并发症

  2.6.1 颅内高压 颅脑损伤后直接造成的继发性损害是颅内高压,致死的最主要原因。采取头颈抬高30°体位;呼吸通畅下,充分给氧改善脑缺氧;早期减少翻身、深部吸痰;积极降低颅内压,采用物理降温或静脉推注冬眠合剂;控制补液速度,防止补液过快过多加重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保证脱水剂的快速按时输入。严密观察病情、生命体征变化、( 如出现头痛、呕吐、神志不清、血压升高)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2.6.2 伤口出血、感染和颅内感染、术后出血 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如伤口敷料有渗血,渗液准确记录性状,并及时更换。脑脊液耳漏、鼻漏者,防止漏出液逆液到颅内,保持耳鼻腔清洁,通畅,禁忌冲洗和堵塞,应以无菌干棉球轻轻拭去。密切观察头部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有无变化和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如引流液由淡红色转为鲜红色,且引流量增加伴进行性血压下降,则提示可能是活动性颅内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抽血查血常规,观察白细胞计数,体温变化,预防感染。

  2.6.3 心功能障碍 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心电图等的变化。

  2.6.4 癫痫发作 注意患儿有无某个肢体突然抽动或全身抽搐、意识丧失,如有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2.6.5 消化性溃疡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消化道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高达40%~80%。本组中有4例鼻饲时,从管中抽出数量不等的咖啡色胃液,给予生理盐水洗胃,胃内注入去甲肾上腺素或西咪替丁:对于出血量多的暂禁食,静脉输入止血药,如:立止血,迅刻等,定期抽查胃液、大便潜血化验,根据结果尽早鼻饲,以增加抵抗力,保护胃黏膜,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2.6.7 褥疮 定时翻身,每2h 1次,翻身时避免推、拉、拖,以防擦伤皮肤。 患儿头下置海绵垫或水褥子。温水擦浴或用50% 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和皮肤清洁干燥。患儿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

  2.6.8 肺部感染 患儿因意识障碍,不能有效清除分泌物,还因气管插管,脱水治疗,致使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细菌易繁殖,生长,引起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根据病情行拍背、雾化、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避免交叉感染,气管导管内、外各用吸痰管、吸痰杯,操作时戴一次性手套,每日更换吸痰杯,每次更换吸痰管。掌握吸痰要领,根据年龄选择吸痰管型号及负压,动作轻柔, 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使患儿头偏向健侧,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严格遵守探视制度。使用呼吸机时要注意严格按消毒标准进行如每天更换呼吸机管道1次,定时检测呼吸机连接管道消毒是否符合标准等。

  2.6.9 低氧血症 颅内压增高,中枢性呼吸功能不全导致低氧血症的发生,因此术后应连续监测血氧、呼吸变化,抽血做动脉血氧分析,pH值测定。适当提高氧浓度,机械通气患儿可通过采取过度换气或提高PEEP值来纠正低氧血症。

  2.7 基础护理 保证病室空气流通,整洁干净,温度适宜。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观察病情应尽量不影响患儿睡眠。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预防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每日进行房间消毒,严格规范各种无菌操作程序。做好口腔护理,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2次。及时更换尿垫,留置尿管病人,新洁尔灭棉球擦拭尿道口,每1日更换尿袋。

  2.8 心理护理 关心、体贴患儿,对患儿家属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解除疑虑,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尽快康复。

  3 护理体会

  颅脑外伤患儿病情变化快,病情发展和转归等方面与成人更有不同之处,故术后护理措施既要适时、全面,又要仔细、重点突出。因此,手术后进行及时准确地护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确保治疗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我院对56例诊断明确的颅脑损伤患儿进行了急诊手术,术后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儿童阶段是一个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加上儿童神经系统稳定性差,对损伤的应激性反应高,机体抵抗力差,耐受性差。所以,较之成人更需要爱心,耐心和精湛的护理技术。在儿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儿科护理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否准确及时地判断患儿病情的变化对患儿的预后至关重要。同时除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外,还要求护士能熟练运用护理技能,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的精神[3,4]。

【参考文献】
   1 缭建平,茹卫芳.中华护理杂志.北京: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35-437.

  2 郑显兰.现代儿科护理手册,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349.

  3 望鑫,吕萍.腔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体会.吉林医学,1996,17(4):246.

  4 庄新凤.小儿颅脑外伤的护理体会.世界今日医学杂志(World J Med Today) ,2001,2(2):160-161.

  

作者: 苗新凤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