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7期

社区出诊的安全防范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社区。出诊。安全防范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社区护士正承担着日益增多的出诊任务。然而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出台,社区护士在出诊中正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风险,如何防患于未然,成为广大基层社区护士面临的课题。...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社区;出诊;安全防范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社区护士正承担着日益增多的出诊任务。然而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出台,社区护士在出诊中正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风险,如何防患于未然,成为广大基层社区护士面临的课题。加强护理人员出诊的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话题。本服务站2006—2009年共上门出诊358人次,现就出诊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

  1 要出诊的对象、病情及用药要有基本的了解

  目前社区出诊主要针对行动不便及确有困难的患者,主要是慢性疾病缓解期的治疗,常见出诊的主要内容是活血化瘀中药的静脉滴注,临终病人的关怀治疗,黄体酮、密钙息等的肌注,换药,更换导尿管、测血压等。

  2 要对各种基本操作熟练掌握

  社区出诊大部分面对的都是老年人,因此一定要派责任心强,技术好的护士出诊。

  2.1 对于家庭输液 社区护士要做到:(1)对患者及家属认真做好输液的安全知识教育并签订家庭输液告知书;(2)首次用药时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包括用过哪些药,疗效如何,用药中有无不良反应。已明确的可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先锋霉素类一般情况禁用;(3)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输液反应的症状及输液过程中更换液体及拔针知识,嘱咐其不要随意加快调节好的点滴速度,防止短时间内滴入大量液体造成心脏负荷过重。告知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该立即关掉输液开关,与社区医护人员取得联系;(4)要提醒家属注意,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尿量会增加,在下床大小便时,家属要将点滴瓶高举,否则回血凝固会引起输液管堵塞;(5)操作动作要娴熟,尽量选择粗大血管,操作完毕后要观察15min方可离开,离开前要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注意事项、应急措施,使其做到:听清、记住、并能照做。要给患者一个通讯联络卡,以便随时联系;(6)出诊时必须随身携带必备的抢救药品和器械,如:氧气袋、盐酸肾上腺素、非那根、地塞米松等。

  2.2 对于肌肉注射 社区护士要做到:(1)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做好“三查、七对”;(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防感染;(3)选择合适注射器、针头以及正确的注射部位;(4)掌握“二快一慢”无痛注射,注射后注意观察药物反应;(5)小儿臀部肌肉不发达,定位不当易伤及血管及神经,部位是食指尖与中指尖分别置髂前上棘与髂嵴下缘处所构成的三角区内,注射时近距离垂直进针,推注药液稍快,防小儿扭动折断针头;(6)恶液质病人皮下脂肪及肌肉层较薄,注射时左手捏起穿刺部皮肤,同时缓慢注药防药液积聚;(7)肥胖者及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均应深部肌肉注射,一般用7号针头注射,抽无回血再注入药液;(8)长期作肌肉注射的患者,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以减少硬结的发生和组织的坏死;(9)两种药液同量注射时,要注意配伍禁忌,在不同部位注射。

  2.3 对于换药 社区护士要做到:(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先处理无菌伤口,再处理感染伤口,防止交叉感染;(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疮面要清洁干净,勿损伤肉芽组织;(3)一般伤口应每日换药1次,脓腐较多的伤口每日换药1~2次;(4)颜面部的疖肿勿挤压,以防脓毒扩散;(5)痔瘘患者每次便后需清洗肛门再换药;(6)外敷药必须贴紧疮面,包扎固定要注意松紧适度,固定关节时要注意保持功能位置。

  综上所述,社区出诊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一旦出现异常,常令家属措手不及,因此,一定要加强安全意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上门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作者: 张巧兰,陈丽芳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