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7期

CCU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入住CCU的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择CCU收住的老年患者30例,年龄在72±4岁,从病情观察及临床症状准确评估、监测生命体征、有效供氧、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积极护理是为进一步治疗的关键。【关键词】CCU。...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入住CCU的护理要点。方法 随机选择CCU收住的老年患者30例,年龄在72±4岁,从病情观察及临床症状准确评估、监测生命体征、有效供氧、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无一例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 17例病情平稳后行心脏血管支架植入术,9例病情平稳后出院药物治疗,4例病情平稳后转入心脏外科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结论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积极护理是为进一步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  CCU;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人; 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可见胸骨后持久剧烈疼痛,心肌酶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北方多于南方,死亡率居心血管疾病之首,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病情凶险,病变迅速,病死率高的特点,在积极有效的治疗基础上,加强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人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本病的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CCU收住的老年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72±4)岁,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5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2例,右室梗死3例。

  1.2 研究方法 根据老年患者及CCU的特点,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仔细观察病情及疼痛时的主要表现、部位,准确评估、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有效供氧,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

  1.3 结果 选择CCU收住的老年患者30例,经仔细观察、严密监测、治疗及时,精心护理,无一例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 17例病情平稳后行心脏血管支架植入术,9例病情平稳后出院药物治疗,4例病情平稳后转入心脏外科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2 临床特点

  2.1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 老年人病情变化快,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常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梗死等疾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而且老年病人通常反应迟钝,主诉不清,一旦发病往往病情危重,猝死率高。因此,在CCU里,有专人护理,护士能够随时仔细观察病情,做到早发现、早抢救,使病人转危为安。

  2.2 CCU(冠心病加强监护病房)的特点 CCU(冠心病加强监护病房)是一个具有十万级层流净化的病房,集优秀医护人员和先进仪器设备为一体,运用现代医疗护理技术对危重病人的生理功能进行连续性监测和积极治疗,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的护理单元。是危重病人集中、设备、技术先进、监测治疗及时,针对性强的专科护理单元。要求无陪护,护士随时准备抢救,专科技术强,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较强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做到早发现、早抢救,及时报告,使病人转危为安。

  3 护理措施

  3.1 仔细观察,准确评估 对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入住CCU后,首先护士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如神志、精神、性格、心理、皮肤等状况进行准确评估。连接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吸氧,建立护理病历,随时注意观察心绞痛、低血压、心力衰竭等各种临床症状,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观察心力衰竭的症状,为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当心前区疼痛剧烈时,密切观察患者胃肠道症状。

  3.2 严密监测,早发现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心情紧张,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极易诱发心律失常,24h内可以并发各种心律失常,应严密监测心电监护、血压、心律、心率的变化。根据心肌梗死部位不同,也可能发生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下、后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警惕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生,尤其夜间睡眠时,防止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的心率减慢,应备好临时起搏器等一切抢救物品[1],前、侧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警惕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

  3.3 建立静脉通道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后,应立即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建立静脉通道,随时进行静脉给药,对于血压过低或循环差者,可行深静脉穿刺。输液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预防空气栓塞,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如特殊药物可给予微量泵注射,保证剂量的准确性。

  3.4 氧气吸入 吸氧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间断或持续吸氧可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因左心衰竭所致的低氧血症,减轻疼痛,有助于梗死周围的缺血心肌的供养,避免梗死面积进一步扩大[2]。一般使用鼻导管吸氧法,氧流量可根据病情调节,入住CCU的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期时,氧流量3~6L/min,如合并左心衰竭,可采用酒精湿化加压给氧,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鼻导管及湿化瓶每天更换、消毒。

  3.5 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表现,可为胸痛、牙痛、腹痛、咽喉痛等,疼痛可使缺血进一步加重,梗死面积扩大,应遵医嘱及时给予止痛剂,如吗啡、度冷丁,吗啡可抑制呼吸,老年人慎用,各种止痛剂用量要小剂量开始用,密切观察药效。

  3.6 绝对卧床休息 入住CCU后,必须绝对卧床休息,护士及护理员协助完成生活护理,包括进食、洗漱、翻身、大小便等生活护理,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待病情稳定,可逐步进行床上肢体活动、床边活动,活动时以不出现不适感为宜。

  3.7 饮食及便秘的护理 护士要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如何健康饮食,少量多餐,饮食以低盐、低糖、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的为主。多食含粗纤维的蔬菜,多食新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指导病人床上排便,排便时不能用力,以免加重心脏负担,甚至引起心脏骤停,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对排便困难者可使用开塞露或口服缓泻剂。

  3.8 心理护理 老年人普遍具有固执、自尊心强、害怕孤独、畏惧死亡的心理特征,加之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其心理状态亦不同。心理因素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急性心肌梗死由于发病急,病情复杂,患者入住CCU后,又无儿女及家属陪伴,看着陌生的仪器,常易出现紧张恐惧、忧虑烦躁、悲观等心理状态,因此我们应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因人而异做好宣教,特别讲解CCU的环境、监护仪的作用,告知病人他(她)们的亲人都在外面,都非常关心他(她),愿早日康复,我们通过乐观的语言、态度、表情来解除病人的紧张、恐惧、激动等心理状态,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增强病人治愈疾病的信心。使疾病得到最快最好的恢复。

  4 讨论

  老年患者病情变化快,不易被察觉,是因为老年患者的心肺功能减退,各种感觉欠灵敏、反应慢,不易表现出来。因此,护理工作应做到细致、认真,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做好每一项指标的记录。同时注重老年患者的心理,在紧张的抢救阶段过后,患者有可能因年纪大的关系,产生各种害怕死亡或放弃治疗的念头,所以做好心理辅导,介绍目前心血管疾病先进的治疗方法以及成功的病例,安慰患者,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多数老年患者脾气较暴躁,有的患者患病时间较长,已经有一些心脏病预后方面的知识,但这只是一知半解,在患者感到恐惧、焦虑的时候,只有通过我们关心体贴、细心开导、耐心解释、及时解除痛苦,做好舒适的护理,给患者一个安全的感觉,才能使患者配合治疗,促使病情迅速好转。

【参考文献】
  1 李淑荣.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患者1周内的临床特点.中华护理杂志,2001:667-668.

  2 沈莹,夏勇.吸氧减轻急性心肌梗死缺氧性损伤的试验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2:9-11.

  

作者: 李慧慧,赵 萍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