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4期

临床用药护理安全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用药。护理。安全在临床工作中,护士是直接为患者配制药液、发放药品的执行者,但护理人员在用药方面还存在着药学知识缺乏、滞后,安全意识淡漠。护理业务、技术水平不够娴熟。...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用药;护理;安全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是直接为患者配制药液、发放药品的执行者,但护理人员在用药方面还存在着药学知识缺乏、滞后,安全意识淡漠;护理业务、技术水平不够娴熟;宣教失误、预见性不足,造成了用药安全隐患。为了确保给药安全,只有在护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才能尽最大可能的消除一切现存的与潜在的用药隐患。

  1 药学知识缺乏、滞后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一些新特药的诞生以及药物新剂型如短效、长效、控释剂型的衍生,迫切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临床药学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改变药学知识滞后的现状;在用药前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该药的用途、用量、适用范围、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毒副作用等;不可过于依赖医生,相反,作为护士协助医生杜绝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另外,参与科主任查房和院科两级的新药知识讲座,也是提升护理人员药学知识的主要方法。

  2 安全意识淡漠

  (1)各级护理人员文化水平不一、专业技能高低有别,在临床工作中养成“习惯性”工作方式,有章不循等,是护理工作的安全杀手。在实际工作中,护理部定期安排的大课堂是远远不能够满足临床需求的;最直接的方法是科室的质控组以及差错事故鉴定组定期或不定期的在科室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尤其是发现安全隐患的苗头时,必须采取露头就打的方式方法。对隐患发生的原因、预期的危害、杜绝办法,预防和应对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2)增强安全意识就是要增强患者身份的识别、落实三查七对护理制度。每位患者至少有两种以上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的核对应答+床头卡、一览表的核查(需及时更新)+腕带的使用+病号衣的穿着区分等等。在给药护理工作中要把三查七对制度落到实处。将正确的药物按正确的剂量+正确的途径,在正确的时间给正确的病人。让每一位护士树立积极的、正确的医疗风险意识,正确认识风险既有客观的一面,又有可控制的一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最大限度地避免与控制风险[1]。

  3 护理业务、护理技术不娴熟

  给药途径有口服给药、静脉给药、肌肉皮下给药、皮内给药、舌下含化、吸入、直肠给药及外用。只有掌握了给药的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在工作中,重视护士分级培训,尤其是低年资护士的培训,采取一带一的方式,既要重视实践操作,也要丰富理论知识。护士要充分了解药物的特性,掌握给药技巧,才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如:抗生素类药物要在规定时间内给入;注射铁剂时,要用长针头深部注射;甘露醇视病情增加静点速度;硝酸甘油静点要控制滴数;静点氯化钾要掌握浓度;服用糖浆暂不漱口等。在药疗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和判断用药反应,例如:有无过敏、有无心慌气憋、有无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有无低血糖反应;意识、瞳孔、尿量的变化。输血、输液局部有无肿胀、外渗,主诉有无酸、麻、痒及疼痛等。一位合格的护士,在给药前就应具备这些技能,对于新护士,带教老师和科护士长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4 宣教不到位、预见性不足

  对某些特殊药物,要特殊交待,如:口服降糖药物与进餐的关系,降压药物哪个时间段服用效果更佳,药物与烟、酒、茶的利害关系等。在宣教过程中切忌“竹筒倒豆子”,不顾病人感受,而是要注重患者的知晓率,到底知道了多少,了解了多少,需要记住的基本要点是否有遗漏,需不需要图片、文字、示范动作等,宣教目的是否已达到,需要反复宣教吗?护士在给药前还要对患者及药品进行评估,要有预见性。如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给药的途径、作用、副作用;如直肠给药的插管深度、用药时间;老年患者的血管特性、皮肤温觉、痛觉;吸入给药的体位等。在给药过程中,为了确保用药安全,要及时巡视,仔细倾听病人主诉,发现输液部位肿胀、输液管脱落、输液未按要求滴入,皮肤过敏、损伤、疼痛等不适,及时进行处理,并加强用药知识的宣教,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参考文献】
   1 蔡学联. 护理实务-风险管理.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188.

  

作者: 唐 林,陈 蕾,鲁雅娟,钱玉红,单 姗,李 英作者单位:830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