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23期

PICC与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术后治疗中的对比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术后治疗效果。方法观察PICC组(38例)与静脉留置针组(33例)在乳腺癌术后出现静脉炎、药物外渗、导管堵塞、导管感染发生率的差别,并进行比较。结果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留置针组(P0。结论PICC在乳腺癌术后的治疗过程中比静脉留置针更安......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比较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PICC)与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术后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PICC组(38例)与静脉留置针组(33例)在乳腺癌术后出现静脉炎、药物外渗、导管堵塞、导管感染发生率的差别,并进行比较。结果 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留置针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ICC在乳腺癌术后的治疗过程中比静脉留置针更安全、更有效,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输液方法。

【关键词】  PICC; 静脉留置针; 乳腺癌术后; 并发症

  乳腺癌术后经常需要长期静脉输注化疗药物以及一些必要的高浓度营养物质。以往的反复浅静脉穿刺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并且可能造成血管破坏及增加输液并发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静脉留置针和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出现为需长期输液的病人带来福音。静脉留置针和PICC近年来在临床逐渐普及,对于长期或持续输液的患者,它们的使用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了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渗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的发生,并可多次重复输液,同时为抢救危急病人的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但是它们在乳腺癌术后长期的治疗过程中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值得重视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2月本科乳腺癌术后患者71例,年龄25~84 岁,平均40.5 岁,随机分为PICC组和静脉留置针组,其中PICC组38例,静脉留置针组3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操作方法

  1.2.1 PICC组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选择型号为4F的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单腔静脉导管进行操作,按照PICC使用指南,用皮尺测量自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然后向下至第三肋间的距离,常规消毒铺洞巾后,沿静脉走向进行穿刺,将导管插入所量长度,移去导丝,穿刺点外贴一次性敷料贴膜,并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穿刺结束后行胸部X线摄片,以确定导管位置。

  1.2.2 静脉留置针组

  选择外周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常规消毒皮肤,进针角度以15°~30°为宜,直接刺入血管,缓慢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将留置针针芯与套管继续沿血管送入1~2mm后,左手拇指与食指置软管根部,沿血管方向将外套管缓慢推入血管腔内,右手固定针芯,左手推入外套管,松开止血带,拔出针芯,敷贴固定。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在SPSS17.0统计软件包上完成。结果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PICC组和静脉留置针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比较:其中PICC组置管时间最长是56天,最短的7天,并发症为18.4%;浅静脉留置针组中置管最长的8天,最短的12h,并发症为60.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乳腺癌患者术后PICC组和静脉留置针组出现主要并发症的比较

  3 讨论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是德国医生于1992 年在X线辅助定位下首次成功完成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它利用导管从手臂静脉进行穿刺,直通接近心脏的大静脉,从而避免了药物和高渗液体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因为大静脉里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带走和稀释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刺激血管,因此能够很好地保护上肢静脉,减少刺激性药物和高渗液体对血管的损害。它适用于需多次化疗、肠外营养、血液透析等的患者[1]。静脉留置针(vein detained needle)的应用也是一种较好的输液方法,尤其应用于患儿,消除了儿童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PICC和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更便于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因此得到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认可和推广。

  然而PICC与静脉留置针相比,更有独特的一面:PICC 特制的聚氨酯导管,柔软、易弯、且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顺应性,PICC 管有大面积的无菌屏障在长期输液时不用肝素封管,降低了导管感染,因此细菌感染与凝血的发生率极低[2]。此外,PICC置管穿刺部位肢体的活动不受限制。如果PICC维护的好,最长使用期可达1年以上,能够满足患者的长期化疗,基本上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习惯。

  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而放、化疗是乳腺癌术后主要的治疗方法。因乳腺癌患者患侧由于术后血液回流不畅、淋巴回流受阻,常不能用来化疗给药,所以只能选择健侧上肢输液,因此保护健侧肢体的血管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使得PICC 和静脉留置针技术在乳腺癌术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笔者的研究观察资料中显示PICC 组导管堵塞、脉管炎、导管感染、液体外渗发生率与留置针组相比明显降低,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说明PICC在乳腺癌术后需长期化疗的患者中应用效果优于脉管留置针,并且在生活自理、舒适度、疼痛、静脉炎发生方面,PICC 置管的优点更显得突出[3]。PICC的临床应用减少了导管堵塞、脉管炎、导管感染、液体外渗等并发症的发生。它很好地保护了乳腺癌患者的外周静脉,是中长期静脉营养支持及用药的一种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输液方式。

【参考文献】
    1 Harako ME,N guyue TH,Cohen AJ.Optimizing the patient positioning for PICC line tip determination.Emerg Radiol,2004,10(4):186-189.

  2 高云秀,刘爱云,崔景晶,等.PICC 与留置针预防发疮性化疗药物致静脉炎的临床分析.临床合理用药,2009,2(16):72-73.

  3 齐文华,尹淑萍,龙兆英.PICC 在神经内科的应用.吉林医学,2008,29(20):1750.

  

作者: 赵 甜,胡绍毅作者单位:400038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