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年第9卷第17期

大面积烧伤并发精神障碍的早期心理干预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在大面积烧伤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0例大面积烧伤并发精神障碍伤员早期实施心理干预。患者痛苦减轻,能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疗效。结果经早期心理干预后,精神障碍得到及时控制,平均3~5天左右精神症状逐渐消失,出院后未见复发现象。...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在大面积烧伤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0例大面积烧伤并发精神障碍伤员早期实施心理干预。患者痛苦减轻,能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疗效。结果经早期心理干预后,精神障碍得到及时控制,平均3~5天左右精神症状逐渐消失,出院后未见复发现象。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可增强大面积烧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烧伤;精神障碍;心理干预

  烧伤作为一种创伤对机体可造成严重损伤,对心理及精神也有较强的影响,大面积深度烧伤后并发精神障碍者临床上较为常见。如不及时控制,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科自2004年3月—2010年8月期间,在对出现精神障碍的伤员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0例大面积深度烧伤伤员,男24例,女6例;年龄21~65岁。致伤原因:火焰烧伤15例,沸水烫伤5例,化学烧伤10例。烧伤面积在50%~99%之间,其中Ⅲ度面积均超过30%。

  1.2临床表现本组30例患者中均无个人或家族精神病史,发病时间多在烧伤休克期刚过,即感染期出现:恐惧,幻听幻视,躁动不安,喊叫,情绪兴奋,语言怪诞,答非所问,对声光刺激尤为敏感,日轻夜重,不能入睡,拒绝治疗。通常持续时间3~15天不等。

  2心理干预措施

  2.1调节患者的心理情况患者因为意外感到惊恐、害怕及烧伤后创面引起的剧痛、形象改变、治疗经费等因素会造成负性心理,因此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就应及时和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建立和谐、信任的关系, 理解患者痛苦,并向患者讲解成功救治的经验以消除其恐惧心理恢复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前,首先要使患者知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患者面前尽量不要谈可能会出现的不良预后。

  2.2耐心倾听,鼓励患者疏泄情感与患者沟通时语言要亲切,态度和蔼,倾听要有耐心,使患者充分表达真实想法,医务人员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感受,进行耐心开导,给予他们疏泄情感的机会。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及时解决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2.3换位思考,提高护士素质由于病程长,治疗过程痛苦,患者常变得固执,无故发脾气,对亲近的人及医务人员常有泄怒行为。此时护士应该忽视患者的无理行为,应用换位思考,替患者考虑。对恐惧不安、大喊大叫者,护士要告诉他们这样做会使病情加重,并要对他们进行劝说与安慰,可抚摸患者或紧握他们的手,给予安全感。

  2.4换药及手术是烧伤治疗的重要环节换药时不可避免的疼痛对患者是明显的精神刺激,疼痛几乎贯穿于整个烧伤治疗过程,作为一个强而持久的应激源严重干扰患者的睡眠及增加烧伤所致的高代谢引起患者焦虑、愤怒及抑郁等不良反应[1]。因此在烧伤创面换药前应提早向患者讲解换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换药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注意动作轻柔,尽量减少疼痛的刺激并能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尊重患者,对患者提出的要求不能敷衍。

  2.5争取社会支持让患者家属、亲戚朋友、同事一起参与到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中,鼓励患者,让患者内心感到集体的温暖和支持。争取家庭、社会的理解和关怀,建议经常到医院看望患者,减少患者的思念和孤独感。家属的陪护可使患者有安全感、归属感,体验到亲情的关怀与体贴,对于患者精神方面是莫大安慰,患者家庭和亲友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细致的关怀与照顾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持[2]。

  2.6利用放松疗法,转移注意力指导患者进行各种放松训练如慢节律呼吸和音乐疗法。慢节律呼吸是松弛训练中的一种方法,对减轻焦虑帮助控制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3]。音乐治疗通过和谐优美的音乐对患者的心理、生理活动起到多重调节作用。音乐治疗能使人通过产生情感效应,心身效应来调整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可选择优美欢快而活泼的音乐。

  3结果

  进行早期心理干预的30例烧伤伤员其精神障碍持续时间明显缩短,通常在3~5天后症状消失,其精神障碍发病程度明显减轻。且出院后无复发,效果显著。

  4讨论

  烧伤对患者是一种身心两方面的双重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的进行[4]。严重烧伤时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脑组织供血不足,易发神经功能不调;创面大量毒素的吸收亦诱发脑细胞病变;此外烧伤并发精神障碍与烧伤前身体状况密切相关,尤其是伤前患有疾病或合并其他损伤患者一旦严重烧伤后机体严重创伤所引起的剧烈疼痛,高度恐惧,心理及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改变,都将成为沉重的精神打击,导致精神障碍而影响治疗。心理干预护理模式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患者的心情和行为完全能够减轻烧伤病人的焦虑状态[5]。作为从事烧伤专业的医务人员不仅要掌握烧伤的治疗和护理,还要有心理学的知识和心理干预的技巧,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认真地倾听,仔细了解患者焦虑抑郁产生的原因和心理需求,及时给予心理干预。通过心理干预,患者不良情绪逐渐减少或消失,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自信心增强,主动性增加,康复速度,质量等均由提高,同时随着病情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也相应好转。

【参考文献】
    1尹海辉,谢庭鸿.烧伤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现状.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874.

  2付京,程秀华.集体心理干预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6,21(2).

  3林惠蓉,计惠民,李平,等.慢节律呼吸对疼痛控制的辅助作用.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4):171.

  4臧洪平,冯霞,刘凤琴.心理干预在烧烫伤焦虑患者中的应用.中国烧伤杂志,2005,17(4):309-311.

  5应丽霞.烧伤焦虑患者心理干预护理模式研究.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8):324.

  

作者: 郑圣影作者单位:325000 浙江温州,解放军第118医院烧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