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4期

抗结核药物致皮疹临床特点及停药指征的探讨(附228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所致皮疹的临床特点及停药指征。方法对我院1998~2003年收治的2335例住院结核病人中,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皮疹228例病人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皮疹发生率、伴随症状和停药情况。结果皮疹发生率为9。8%,228例病人中单纯皮疹55例,占24。...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所致皮疹的临床特点及停药指征。方法 对我院1998~2003年收治的2335例住院结核病人中,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皮疹228例病人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皮疹发生率、伴随症状和停药情况。结果 皮疹发生率为9.8%,228例病人中单纯皮疹55例,占24.1%,皮疹伴其它系统表现一种或一种以上者173例,占75.9%。总停药率为57%。结论 抗结核药物所致过敏多为全身性,发生过敏反应后,绝大多数单纯皮疹病人,经过抗过敏处理后仍可维持原方案继续治疗,而皮疹伴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心律异常、关节痛和过敏性休克者均需立即停用抗结核药物,并且避免再次使用。

  关键词 皮疹 药物 抗结核 抗痨 过敏反应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传染病,而抗痨治疗需有用多种药物长期联合应用。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常可出现皮疹,当出现皮疹后是否停止使用原抗结核药物,一直是医患双方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28例抗结核药物所致皮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抗结核药物所致皮疹的临床特点及停药指征。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标准 所有入选病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用药前无皮疹,在应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皮疹,并可除外其它原因者;(2)停用可疑药物后皮疹逐渐消退,再次应用而诱发皮诊者;(3)出现皮疹后次日进行肝功能及血常规检查。
   
  1.2 一般资料 228例均为我院1998~2003年收治的住院结核病人,其中男134例,女94例,年龄为11 ~72岁。所应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吡嗪酰胺(PZA)、对氨基水杨酸钠(PAS)、阿米卡星(AM)、丙硫异烟胺(Pth)和氧氟沙星(OFLX)等,且均为首次使用。
   
  1.3 结果 同期收治院结核病人2335例,出现皮疹者228例,皮疹发生率为9.8%。其中11~30岁75例,30~50岁83例,50~72岁70例,各年龄组之间皮疹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28例患者中,单纯皮疹55例,占24.1%,其中重症皮疹(剥脱性皮炎和大泡型红斑)9例,占3.9%。皮疹伴其它系统表现一种或一种以上者173例,占75.9%,其中肝功能异常占39.5%、胃肠道反应(腹痛、恶心、呕吐和腹泻)占24.6%和发热9.1%,见表1。

  表1 228例皮疹病人合并其它表现GPT异常(略)
   
  1.4 不同抗结核药物皮疹发生率 228例病人中 单一药物皮疹所占比例及发生率,见表2。

  表2 228例病人中单一药物皮疹所占比例及发生率(略)
   
  单一药物皮疹发生率以RFP为最高,3例皮疹伴休克者均由RFP所致,有1例人对INH和RFP无过敏。

  1.5 停药情况 皮疹伴有黄疸、心律失常、关节痛和过敏性休克者均须立即停用抗结核药物,并且避免再次使用。皮疹伴肝功能异常和/或发热者有近 50%左右的病人需要停药,而伴有胃肠道反应者绝大多数必须停药。总停药率为57%。见表3。

  表3 228例病人不同临床表现停药率比较(略)

  2 讨论

  皮疹是抗痨治疗过程中较常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本文2335例病人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皮疹发生率为9.8%,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相近。现代分子生物学已经证实,机体受结核菌感染后导致T淋巴细胞活化,一方面发挥免疫防御作用,另一方面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特异性变态反应,使机体变态反应增强 [1]  。抗结核药物作为一种半抗原特质进入人体后可能与朗格罕细胞表面分子结合形成新抗原,富含MHC分子的郎格罕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并呈递给T细胞 [2]  ,引起变态变应,且多为全身过敏反应。本文228例皮疹病人中有173例同时伴有一种或两种其它系统表现,其中以肝功能异常居多,可能与抗结核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直接肝毒性有关。因此,当出现皮疹时应及时检测肝功能。在目前所常用的抗结核药物中RFP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且可以导致过敏性休克,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警惕。
   
  发生过敏反应后,绝大多数单纯皮疹病人必须停药, 经过抗过敏处理后仍可维持原方案继续治疗。但仍有部分病人必须停药或更换治疗方案。在用药过程中为了避免给病人造成更大的伤害,当发生过敏反应时,应及时进行肝功能及血常规检查。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用所有抗结核物,并从中确定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避免再次使用:(1)发生剥脱性皮炎、大泡性红斑者;(2)皮疹伴随消化道症状者;(3)皮疹伴发热、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胸闷和剧烈咳嗽者;(4)皮疹伴心律失常(除外心脏本身疾病)者;(5)皮疹伴有黄疸或GTP大于110U/L;(6)发生过敏性休克者;(7)皮疹伴紫癜、关节肿痛者。为了减少皮疹的发生,病人在接受抗痨治疗时应尽量避免摄入易致过敏反应的食品。至于过敏反应发生后对结核病有无影响有待进一步总结。

  参考文献
    
  1 蔡惠芬.细胞免疫介质辅助治疗重症肺结核疗效观察.中国防痨杂志,1999,1:46-47.
   
  2 龙振洲.医学免疫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66.

  (收稿日期:2004-08-03)

  作者单位:443003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科 

  (编辑海 天)

作者: 杜德兵 罗世珍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