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5期

地塞米松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120例CT增强扫描中使用国产离子型造影剂,用两种方法加用地塞米松行CT增强扫描做临床对比观察、研究,探讨预防CT增强扫描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分成两组,A组60例采用10mg地塞米松混入76%复方泛影葡胺中静脉推注。B组60例采用增强扫描前15~20min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0mg,然后......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本文通过对120例CT增强扫描中使用国产离子型造影剂,用两种方法加用地塞米松行CT增强扫描做临床对比观察、研究,探讨预防CT增强扫描中的不良反应。 方法  将12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分成两组,A组60例采用10mg地塞米松混入76%复方泛影葡胺中静脉推注。B组60例采用增强扫描前15~20min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0mg,然后直接静脉推注76%复方泛影葡胺行CT增强扫描。严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做详细记录。结果  A组病例,轻度反应8例,占13.3%,中度反应3例,占5%,无重度反应。B组病例,轻度反应3例,占5%,无中、重度反应,A组有轻中度不良反应,而B组仅有轻度不良反应,两组比较B组优于A组。 结论  B组增强扫描前15~20min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再静脉推注造影剂行CT增强扫描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轻。
    
  关键词  地塞米松 CT增强扫描 应用 研究
    
  本文通过120例CT增强扫描中使用国产离子型造影剂,用两种方法加用地塞米松行CT增强扫描做临床对比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20例患者分成两组,A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65岁,平均40.5岁。本组采用地塞米松10mg混入76%复方泛影葡胺中静脉推注。B组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65岁,平均39.5岁。本组采用增强扫描前15~20min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0mg,然后直接静脉推注76%复方泛影葡胺行CT增强扫描。使用Siemens Esprit CT机扫描。

  2 结果
    
  2.1 判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主审、湖南医科大学主编的《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技分册对碘过敏反应进行分类 [1] :(1)轻度反应:荨麻疹、面潮红、喷嚏、恶心、呕吐;(2)中度反应:胸闷、气急、头晕、头痛、流涎、腹痛等;(3)重度反应:喉头和支气管痉挛、肺水肿、过敏性休克,心脏停搏。
   
  2.2 两组过敏反应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过敏反应比较(略)
    
  3 讨论
    
  此研究采用离子型造影剂,排除年龄小于10岁或大于65岁、曾经有过敏史和药物过敏史等高危人群。此类人群应使用毒性小、稳定性好、渗透压及粘滞性低、亲水性好的非离子型造影剂,是目前预防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有效方法。但此造影剂价格昂贵,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除上述高危人群外可使用国产离子型造影剂。
   
  通过对12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研究,两组病例年龄、性别无特殊差异,大剂量注射造影剂进行CT增强扫描中使用国产离子型造影剂,由于其渗透压高,在血管内可损伤内皮细胞,释放介质导致特异反应,部分人群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2] 。本文两组病例均无重度反应,A组轻度反应占12.5%,中度反应3%,B组轻度反应5%,无中度反应。但如有反应,可以用下述方法减少反应的发生和减轻反应程度。(1)病例选择:如前所述对小于10岁,大于65岁,曾经有过敏史和药物过敏史等高危人群以及肾功能障碍、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及脱水状态、哮喘、荨麻疹、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衰等应避免应用或少用。(2)过敏试验:虽然该试验不乏出现假阴性及假阳性,阴性结果并不能预防检查中发生严重反应。但通过试验的确可查出一些对造影剂敏感的病人,因此检查前做此试验是必要的。(3)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按常规CT室应备有急救药物、氧气、心电监护仪及除颤设备,有条件时应有自动呼吸机及气管插管等器械。轻度反应一般不需治疗;中度反应和荨麻疹、眶周水肿、轻度支气管痉挛等,可皮下注射0.5~1.0mg肾上腺素,如需要可重复注射;严重反应一旦发生,应全力抢救。如喉部痉挛水肿、呼吸道阻塞者,应行人工呼吸,给予氧或加压给氧,严重者行气管切开。心室纤颤和心脏停搏应立刻除颤、起搏或体外心脏按压。同时经静脉或动脉注射氢化可的松100mg。明显低血压者,给血管加压药物,如皮下注射2~10mg间羟胺,同时静脉输液。严重过敏反应可静脉内注射0.5~1mg肾上腺素。(4)术前用药:可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地塞米松。使用地塞米松其作机制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扩张微血管和加强心脏收缩;②降低血管对某些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③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 [3] 。通过上述研究,于检查前15~20min肌注地塞米松10~20mg,再静脉推注造影剂行CT增强扫描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湖南医科大学.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技分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8-109.

  2 郭俊渊.现代腹部影像诊断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2-24.
   
  3 金有豫.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8.
    
  (编辑一 凡)

  作者单位:445600湖北省咸丰县人民医院

作者: 杨万发 冉启明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