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2期

肠淋巴管扩张症误诊为十二指肠降部癌1例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lymphangiectia,IL)临床上较为少见,其临床特点(内镜下形态特点及病理特点)报道较少。因而内镜医师对此病的了解十分有限,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现象。现将我院1例肠淋巴管扩张症误诊为十二指肠降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而小肠气钡双重造影示:十二指肠降部近水平部的前外侧壁可见一5cm×......

点击显示 收起

     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ia,IL)临床上较为少见,其临床特点(内镜下形态特点及病理特点)报道较少。因而内镜医师对此病的了解十分有限,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现象。现将我院1例肠淋巴管扩张症误诊为十二指肠降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0岁,因“腹胀伴腹部不适,未排气、排便4天”收住我科。入院查体:腹软,右侧腹饱满,可触及一巨大包块10cm×25cm大小,边缘光滑,质软,触痛阳性,较柔软,有波动感,压痛阳性,腹水征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血淀粉酶、血糖、血脂、电解质均正常。腹部彩超:中上腹偏右可见25cm×20cm×8cm大小的囊实性肿物,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其内血供不足。腹部增强CT示:肝后叶高密度影(考虑不全肠梗阻所致)。腹透:未见气液平及膈下游离气体。而小肠气钡双重造影示:十二指肠降部近水平部的前外侧壁可见一5cm×1cm充盈缺损,突出于腔内,表面欠光滑,第四、五组小肠空虚,被压致中下腹。考虑:十二指肠降部癌可能性大,右腹中部巨大占位。行胃镜检查显示:十二指肠降部近水平部可见一半环周结节状隆起,表面薄白苔,黏膜苍白,边缘有息肉样隆起,中心可见皱襞中断现象,活检黏膜质硬,弹性差。病理特点:黏膜呈慢性炎症反应,固有层及绒毛间质中多见浆细胞、淋巴细胞及少数嗜酸粒细胞浸润,绒毛长短、粗细不规则,但无萎缩。膨大的绒毛间质中可见多个扩张的管腔,内衬单层细胞,腔内含有多少不等的淋巴液,并见少量淋巴细胞,腔内无红细胞,与报道一致[1]。

  2  讨论

  肠淋巴管扩张症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它是以黏膜、黏膜下和浆膜下淋巴管局灶或弥漫性扩张为特征的、可伴有蛋白质缺失性肠病。可由于先天性淋巴管发育不良或后天因素造成淋巴管受压,使淋巴液瘀滞,管腔扩大,导致管壁破裂,使富含蛋白质、脂肪及淋巴细胞的淋巴液溢出到肠腔内[1],也可以由后天因素继发某些疾病引起。

  肠淋巴管扩张症的临床特点主要为:水肿、腹泻或乳糜性腹水[1],而本文患者是以不全肠梗阻出现的,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近水平部入口处,无水肿及腹水,说明此病的临床表现是不同的,因而诊断此病须依靠内镜、病理特点结合来确诊[1]。同位素I—PFP,α-抗胰蛋白酶等检测,胃肠蛋白丢失试验亦有助于诊断。田中三千雄等对活检标本中行苏丹Ⅲ染色,在绒毛头端吸收上皮细胞和细胞间隙可见红染的阳性颗粒,说明此处有脂肪溢出[2]。

  肠淋巴管扩张症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疾病,临床报道少,因而易误诊为十二指肠肿瘤,这就要求内镜医生仔细观察鉴别,谨防漏诊或误诊,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张岚,关勤,戴希真,等.肠淋巴管扩张症及局限性淋巴管扩张.胃肠病学及肝病学杂志,1996,3(5):59-60.

  2  田中三千雄.蛋白漏出性の肠小肠内视镜像.胃ε肠,1985,20:759.

  作者单位: 014030 内蒙古包头,内蒙古消化病研究所

  (编辑:周  蕊)

作者: 栗鹏,刘文军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