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2期

联用参麦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参麦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联用参麦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以14天为一疗程进行疗效比较。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参麦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联用参麦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以14天为一疗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对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联用参麦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CHF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心功能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内科常见危急重症之一。笔者2001年1月~2005年1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参麦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CHF 32例,并同期与单用常规治疗者30例作临床疗效及无创伤心功能指标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NYHA 1994年心功能分类诊断标准[1]确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5~82岁,平均68岁,平均病程7.2年;心功能分级:Ⅱ级5例,Ⅲ级13例,Ⅳ级12例;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1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肺源性心脏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治疗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64~89岁,平均70岁,平均病程7.4年;心功能:Ⅱ级5例,Ⅲ级13例,Ⅳ级14例;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1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肺源性心脏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两组性别、年龄、原发病、并发症、心功能、入院前用药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必要时吸氧,治疗原发病。对照组予以10%葡萄糖液300ml加入多巴胺20mg、酚妥拉明10mg、速尿40mg、氨茶碱0.5g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40ml、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滴速25滴/min,每日1次。两组均以14天为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观察以下指标:(1)临床症状、心率、血压、心肺体征、心功能分级、心电图;(2)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观察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差异、两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的疗效标准。临床近期治愈:心功能纠正至Ⅰ级,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各项检查结果基本正常。显效:心功能进步2级以上,而未达到Ⅰ级,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结果明显改善。有效:心功能进步1级,而未达到Ⅰ级者,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结果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2.2  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心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略)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有报道其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2]。所以探求一种价廉有效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方法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参麦注射液源于中医古籍《症因脉治》中的参麦饮,是由人参、麦冬等量提取的注射液,主要功效为益气固脱、滋阴生津、养心复脉,药理实验证实其心血管药理作用为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增加心排血量,扩张外周血管,增加组织器官的供血,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缺血状态[3]。钾、镁可激活Na+-K+-ATP酶和心肌腺苷环化酶,对维持心肌线粒体的完整性和促进其氧化磷酸化过程起重要作用。心肌缺钾、镁可使线粒体肿胀和破裂,以致影响心肌代谢,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降低,加重心力衰竭,故补钾、补镁可改善心肌代谢,增强心肌收缩力[4]。

  本观察表明联用参麦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CHF优于单用常规西药治疗。其临床疗效高,能显著提高SV、CO、CI和LVEF,考虑与上述药理作用有关。两药合用具有配伍安全,疗效确切,经临床观察未出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00.

  2  戴闺柱.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杂志,2002,30:7-23.

  3  周金黄.中药药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44,238.

  4  陈国伟,郑宗锷.现代心脏内科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04-605.

  作者单位: 421300 湖南衡山,衡山县人民医院

  (编辑:陆  淼)

作者: 曾姿翔,赵文俊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