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2期

干扰素联合脾区放射治疗12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由血小板自身抗体所致的血小板性疾病,临床较为常见,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方法。为探索新的治疗途径,笔者采用干扰素联合脾区放疗治疗ITP,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初治5例,复治病例均使用过强的松或地塞米松达1个月以上,其中2例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4例使用过长春新......

点击显示 收起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由血小板自身抗体所致的血小板性疾病,临床较为常见,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方法。以泼尼松、免疫抑制剂为首选,但常易复发,部分脾动脉栓塞虽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但患者痛苦较大,费用较高,且少部分可出现严重的脾周感染而难于广泛开展。为探索新的治疗途径,笔者采用干扰素联合脾区放疗治疗ITP,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ITP诊断均符合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有关凝血疾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例,女9例,中位数年龄28岁,平均病程2年。初治5例,复治病例均使用过强的松或地塞米松达1个月以上,其中2例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4例使用过长春新碱,1例使用过环孢霉素A治疗。血小板最低的仅为1×109/L,所有病例均有皮肤广泛的瘀点瘀斑,部分患者有牙龈出血及鼻衄,1例则以月经量多而来就诊。

  1.2  治疗方法 

  (1)干扰素治疗:采用英特龙(α-2b)深圳海王制药生产,3Mu皮下注射1次/d,2周后减为2次/周,维持1个月以上。(2)脾区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总剂量3000~4000cGy,每次照射剂量为200cGy,分15~20次照射,照射前以B超定位。联合治疗期间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止血敏、卡络磺纳止血治疗。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1],评定为显效、良效、进步、无效。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12例患者中,显效4例(33.3%),良效5例(41.7%),进步1例(8.3%),无效2例(16.7%),总有效率83.3%。所有病例均在1个疗程后见效。血小板在治疗后1周左右开始上升,高峰出现在14~21天,血小板量高达376×109/L。10例有效病例治疗后出血症状迅速好转。

  2.2  不良反应 

  12例中8例感全身乏力、倦怠,6例出现短暂发热,体温在37.5℃~38.5℃之间,经对症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7例稍感恶心、厌食,所有患者均能耐受副反应,顺利完成治疗。

  3  讨论

  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它治疗IT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B细胞活性或影响巨噬细胞的功能有关,而且有资料表明α干扰素能提高患者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水平,进而促进巨核细胞增殖、成熟及产血小板。脾脏是血小板抗体产生的器官,同时也是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脾区放疗的机制,可能是射线破坏了脾功能,使PAIgG水平下降,血小板破坏减少。笔者通过联合干扰素与脾区放疗的办法来治疗ITP,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总有效率达83.3%,而且有7例是难治或复发的病例。该方案不良反应较轻,患者易于耐受,特别是脾脏照射部分保留了其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45-247.

  作者单位: 336000 江西宜春,宜春市人民医院血液科

  (编辑:杨熠)

 

作者: 彭弘,敖志文,胡世耀,赖若梅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