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8期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36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自20世纪80年代后,静脉溶栓疗法已成为AMI再灌注治疗的主线,该疗法可使AMI病人30天死亡率降至7%左右,被认为是AMI治疗史上划时代的进展,对改善AMI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均有重要意义。收集我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AMI病人36例,现就静脉......

点击显示 收起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自20世纪80年代后,静脉溶栓疗法已成为AMI再灌注治疗的主线,该疗法可使AMI病人30天死亡率降至7%左右,被认为是AMI治疗史上划时代的进展,对改善AMI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均有重要意义。收集我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AMI病人36例,现就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进行初步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符合2001年我国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溶栓适应证标准[2]:(1)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症状;(2)心电图有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动态演变图形;(3)CK-MB或肌钙蛋白T(cTnT)超过正常值上限并呈动态变化。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6~74岁,平均58岁。心肌梗死的部位:下壁14例,广泛前壁9例,下壁伴正后壁6例,前壁伴高侧壁4例,局限前壁3例,合并糖尿病史10例。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除常规给予休息、镇静、镇痛、吸氧及对症治疗外均采用尿激酶(UK)于时间窗内静脉溶栓。将尿激酶150u加入5%葡萄糖液100ml(糖尿病患者用0.9%氯化钠100ml)于30min内静脉滴注,同时配合肝素7500u皮下注射,每日2次,3天后停用。并于入院时立即给予阿司匹林,每天300mg嚼碎后利用颊黏膜吸收,3天后改每天150mg维持。同时尽早给予卡托普利6.25mg,每日2次口服,逐渐增加剂量,如果没有低血压(血压<90/60mmHg)、传导阻滞(二度以上)、心动过缓(<60次/min)及支气管痉挛性疾病,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6.25mg,每日2次口服。监测项目:及时询问胸痛的减轻情况,溶栓前常规18导联心电图及溶栓后每3min一次心电图,同时给予全过程的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凝血时间及心肌酶的连续检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梗死相关冠脉临床再通指标:(1)溶栓开始后2h内胸痛明显减轻或消失;(2)溶栓开始后2h内心电图ST段抬高最明显的导联迅速下降≥50%;(3)溶栓开始后2h内前壁心梗出现短暂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下壁心梗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或低血压等;(4)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酶峰提前至16h之内。具有上述4项中的2项(1和3组合除外)以上都判定为再通。

  2  结果

  尿激酶溶栓再通24例占66.7%,与文献报道相似。住院30天内死亡3例占8.6%,接近文献报道的数据。治疗期间出现心力衰竭5例占14.5%,发生恶性心律失常1例占4%。

  静脉溶栓的副作用:溶栓期间出现镜下血尿2例,注射部位出血2例,均属于轻度出血,不需特殊处置可自行停止。

  3  讨论

  溶栓疗法的目的是使梗死相关血管早期(30~90min)完全及持续开放,此疗法使AMI 30天病死率由25%~30%降至7%~8%,梗死血管尽早开放,挽救了濒死心肌,缩小了心梗的面积,改善了心脏的功能,使住院病人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出院后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得到提高。

  3.1  溶栓疗法的常用药物  尿激酶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换为纤溶酶,纤溶酶直接作用于血栓使之溶解。尿激酶无抗原性,不引起过敏反应。肝素:作为对抗凝血酶的药物被用作溶栓治疗的辅助用药,已被广泛应用临床。通常,根据凝血时间调整剂量,使凝血时间保持在正常值的2倍左右。

  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诱发局部血栓形成是导致AMI的主要原因,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内的环氧化酶使血栓素A2(TXA2)合成减少,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AMI后无选择地早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已被大量的临床试验所证实。早期应用ACEI类药物,能减少梗死面积的进展和心室的重塑,抑制心脏扩大和室壁瘤的形成,有利于左心功能的恢复。上述作用不仅在AMI早期出现,而且,保持存在至少4年以上,所以ACEI的早期应用将使AMI患者早期获益。尽管AMI时,由于心脏收缩力降低,血压会下降,但也应尽早(24~36h内)开始使用,并尽量递增到靶剂量(150mg),并减量长期维持。β受体阻滞剂能抑制心脏和外周血管β肾上腺素能受体,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减少心肌耗氧,防止梗死范围扩大,改善近、远期的预后。但必须从小剂量开始,每2~4周缓慢递增剂量,达到最大耐受量或目标量后长期维持,应避免突然停药,并告之患者,症状的改善常在治疗开始后2~3个月才出现,治疗初期有症状轻微加重的可能,以取得患者长期合作。

  3.2  疗效的影响因素  (1)溶栓时间窗:尽早溶栓至关重要,“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文献报道AMI发病后2~6h内,溶栓每提前1h,死亡率降低1%。(2)年龄对溶栓的影响:年龄小于55岁者溶栓后病死率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年龄大于55岁者。(3)就诊时收缩压低于110mmHg的病人,溶栓后病死率下降幅度大于收缩压在175mmHg以上者。(4)有糖尿病史的病人,溶栓治疗后病死率下降幅度高于无糖尿病的AMI病人。

  3.3  静脉溶栓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与直接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疗法比较,再通率仍较低,而闭塞率较高;受禁忌证的限制,使许多老年AMI病人不能在静脉溶栓中受益。但就目前不能开展PCI的地区而言,静脉溶栓可明显降低AMI急性期的病死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量;且副作用轻微,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无疑会使更多的AMI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2——规范化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353.

  2  中华心血管杂志.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01,29:710.

  (编辑:宋  青)

  作者单位: 239200 安徽来安,来安县人民医院

作者: 涂修龙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