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1期

慢支咳喘灵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慢支咳喘灵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pdf)[摘要]目的探讨慢支咳喘灵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免疫低下功能模型小鼠,给予慢支咳喘灵,14天后进行免疫功能的测定。结果中、高剂量的慢支咳喘灵应用后均可使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体重、胸腺和脾脏重量显著增加(P0。与模型组比较,慢支咳喘灵中、......

点击显示 收起

  慢支咳喘灵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支咳喘灵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制备免疫低下功能模型小鼠,给予慢支咳喘灵,14天后进行免疫功能的测定。

    结果  中、高剂量的慢支咳喘灵应用后均可使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体重、胸腺和脾脏重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但小剂量组作用不甚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慢支咳喘灵中、高剂量具有显著促进吞噬作用(P<0.05或P<0.01);高剂量时的吞噬作用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小剂量组作用不甚明显;高、中、低3个剂量组的慢支咳喘灵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可显著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P<0.05或P<0.01)。

    结论  慢支咳喘灵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关键词]  慢支咳喘灵;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

     慢支咳喘灵口服液(以下简称慢支咳喘灵)主要由生晒参、茯苓、淮山、黄芪、麦冬、川贝、胎盘、蛤蚧等20多味中药组成,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1]。本研究通过其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与试剂  慢支咳喘灵口服液(MZK),本院制剂室自制;氢化可的松注射液(Hy)由上海信谊药厂生产(批号040313)。鸡红细胞悬液(CRBC)的制备[2]:于无菌操作下,自鸡翼下静脉取血,在4 ℃冰箱于Alsever氏液中保存,临用时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 2000 rpm离心10 min得压积鸡红细胞,再按所需浓度稀释。补体:以3只豚鼠血液离心提取血清,配成10生理盐水溶液。1%二硝基氯苯(DNCB)溶液:每次致敏或攻击前新鲜配制1%DNCB丙酮麻油溶液(丙酮∶麻油为1∶1)5 ml倒入小瓶内,盖好并用胶布封口,备用。

    1.2  仪器  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

    1.3  动物  SPF级KM小鼠,体重18~22 g,雌雄各半(合格证号为2004A027)由广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室温度(23±2)℃,相对湿度40%~70%,常规饲料喂养,自由饮水。

    1.4  动物分组与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的制备  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小鼠均给予Hy造模,末次注射后记录小鼠体重,将免疫低下小鼠按体重随机等分4组:模型组和高、中、低药物组。药物组分别按0.03、0.06和0.12 ml/kg灌胃给药(分别相当于临床等效量、2倍量和4倍量)给予慢支咳喘灵口服液,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给予蒸馏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14天。

    1.5  免疫低下功能模型小鼠的制备方法[3]  按20 mg/kg腹腔注射Hy, 隔天1次,共5次。在注射Hy期间,动物逐渐出现体重减轻、活动减少、反应迟钝、蜷缩弓背、毛松等免疫低下的体征,正常组小鼠无明显变化。

    1.6  实验数据的处理  采用中国数学药理学会提供的NDST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对小鼠体重、胸腺和脾重的影响  60只小鼠,按上述方法进行造模、分组和用药。第15天处死小鼠称重,并取胸腺和脾脏称重。结果发现Hy可使小鼠的体重显著降低,比正常组下降了31.5%, P<0.01);胸腺和脾脏显著萎缩,其重量分别为正常组小鼠的46.6%和24.8%(P<0.01)。中、高剂量的慢支咳喘灵应用后均可使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体重、胸腺和脾脏重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但小剂量组作用不甚明显。结果见表1。表1  慢支咳喘灵对小鼠体重、胸腺和脾重的影响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ΔP<0.05,ΔΔP<0.01

    2.2  对小鼠单核细胞吞噬炭粒能力的影响  参照小鼠炭粒廓清法[2]取小鼠60只, 按上述方法进行造模、分组和用药。各组末次给药后1h,于小鼠尾静脉注入12.5%中华墨汁0.1%ml/10g,分别于注墨汁后1 min及5 min,分别用特制的取血吸管从小鼠眼眶后静脉取血0.025 ml,立刻吹入0.1Na2CO3液2 ml中,吹吸吸管数次,洗净吸管壁附着之血,取血完毕后,再取0.025 ml正常小鼠之血溶于2.0 ml Na2CO3液中校零,于紫外可分光光度计680 nm处比色,按下式计算吞噬指数K及吞噬系数(校正吞噬指数)α: K=lgC1-lgC2   T2-T3      α=W   WLSS   K(W为体重,WLS为肝脾合重)结果见表2。与模型组比较,慢支咳喘灵中、高剂量具有显著促进吞噬作用(P<0.05或P<0.01);高剂量时的吞噬作用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已基本恢复了吞噬功能;但小剂量组作用不甚明显。表2  慢支咳喘灵对小鼠单核细胞吞噬炭粒 能力的影响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ΔP<0.05,ΔΔP<0.01

    2.3  对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影响[4,5]  60只小鼠按上述方法进行造模、分组和用药,同时将所有小鼠腹部去毛,范围3 cm×3 cm大小,并将1%DNCB溶液50 μl均匀涂于去毛处致敏,次日再强化1次。致敏后第4天,将1%DNCB溶液10 μl均匀涂于小鼠右耳(前面)进行攻击,攻击后24 h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剪下左右耳壳,用打孔器于左右耳相同部位取直径8 mm耳片,称重。以左右耳片重量之差为肿胀度,观察各组间差异。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高、中、低3个剂量组的慢支咳喘灵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表3  慢支咳喘灵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 的影响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ΔP<0.05,ΔΔP<0.01

    2.4  对鸡红细胞致小鼠溶血素抗体形成的影响[6]  取小鼠60只先ip生理盐水鸡红细胞混悬液0.2 ml进行免疫, 然后按上述方法进行造模、分组和用药,末次给药后2 h,摘眼球取血,离心,取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100倍,取稀释血清1 ml,与鸡红细胞悬液0.5 ml,补体0.5 ml混合,在37 ℃恒温水浴中保温30 min后,0 ℃冰箱中终止反应,离心,取上清液于540 nm处比色,测定光密度(OD),计算半数溶血值(HC50)作为判定血清溶血素的指标。结果:高、中、低3个剂量组的慢支咳喘灵均可显著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P<0.05或P<0.01)。见表4。表4  慢支咳喘灵对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影响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ΔP<0.05,ΔΔP<0.01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炎症异常反应有关[7]。患者平时一般体质较差,咳、痰、喘易反复发作,常因感冒、疲劳等诱发,临床表现以咳、喘、痰、气短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学咳嗽、喘证、哮证、肺胀等范畴。近年研究显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与COPD的反复感染及病情的发展和转归有密切关系[8]。

    近代医学研究表明,细胞的凋亡、疾病的发生或多或少都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免疫功能有关,如果正常机体的免疫功能不能对细胞的凋亡进行调控,相应组织器官就会发生病变,所以通过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治疗方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9]。针对病原微生物侵袭和体内细胞异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通过形成抗体或产生细胞因子等方式对特异性抗原产生各种生物学效应。免疫功能通过激活免疫细胞来实现,单核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是参与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参与吞噬病原体、清除异物、产生抗体、释放活性因子等重要环节。本研究发现,慢支咳喘灵口服液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炭粒廓清指数、提高吞噬活性、促进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增强迟发型超敏反应,结果表明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1  肖波,梁伟钧.慢支咳喘灵治疗慢阻肺稳定期54例报告.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6):32-33.

    2  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155-157.

    3  徐静华,于庆海.北豆根总碱对氢化可的松模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中药药理与临床,1998,14(1): 24-26.

    4  毕爱华.医学免疫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317-340.

    5  戴伟娟,司端远,辛勒,等.无花果多糖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中草药,2000,31(5):355-356.

    6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750-751.

    7  Snider GL. Nosology for our day: its application to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3, 167:678-683.

    8  张杰,翁心植,马力,等.慢性肺心病患者免疫功能研究.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1):746-748.

    9  朱荣丽.海藻甲醇提取物免疫调节作用的初步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2003,19(10):669- 676.

    作者单位: 524013 广东湛江,湛江市第二中医院

  (编辑:李建伟)

作者: 肖波,刘晖,陈康桂,凌翠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