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2期

三氧治疗慢性重症肝炎75例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三氧治疗慢性重症肝炎75例临床疗效观察(pdf)重症肝炎患者病情凶险、进展快,常规的内科综合治疗疗效欠佳,治愈生存率极低[1]。三氧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免疫治疗方法,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以艾滋病为代表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我院将三氧治疗应用于重型的肝炎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收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

点击显示 收起

    三氧治疗慢性重症肝炎75例临床疗效观察 (pdf)

    重症肝炎患者病情凶险、进展快,常规的内科综合治疗疗效欠佳,治愈生存率极低[1]。三氧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免疫治疗方法,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以艾滋病为代表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我院将三氧治疗应用于重型的肝炎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收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近年住院的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分型标准[2]。男59例,女16例,年龄21~65岁,平均41.7岁;病程3~26年,平均9.3年。临床分期分早期21例,中期39例,晚期15例。其中单型乙型肝炎68例,乙丙重叠感染肝炎3例,乙型合并戊型1例,乙型肝炎重叠药物性肝炎1例,乙型肝炎重叠酒精性肝炎2例。

    1.2  治疗方法  入院时常规检测血生化全套、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心电图、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腹部B超。患者均卧床休息,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甘草酸二铵、苦黄、白蛋白等内科综合治疗。入院确诊后给予三氧治疗,抽取自体血100 ml用三氧处理后立即回输体内(三氧治疗系统为德国哈斯勒医用三氧治疗系统)每次40 μg/ml,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1.3  观察项目

    1.3.1  临床症状、体征  治疗前观察患者精神、食欲、腹胀、尿量、体温、有无出血等临床表现。

    1.3.2  实验室指标  治疗前后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等实验指标。

    1.3.3  不良反应  观察有无发热、头晕、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1.3.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Excel建库管理,运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病例各项指标的配对检验,检测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体征  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患者精神好转,乏力、腹胀明显改善。食欲增加,腹水明显减少,出血得到纠正。

    2.2  血生化指标变化  患者经三氧治疗后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红素(TBIL DBIL)、凝血酶原时间(PT)、胆碱酯酶(CHE)显著升高(P<0.01)。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在三氧治疗后轻度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2.3  不良反应  75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其中5例出现头昏、心慌、胸闷、冷汗或大汗、脉细等症状。3例出现短期血压下降,一般多见于第一次。

    2.4  治疗转归  停止治疗后根据患者症状及肝功能是逐渐好转还是明显反跳甚至恶化,死亡。将预后分为好转、未愈(自动出院)及死亡。总治愈好转率73.3%(55/75),未愈(自动出院)10例,死亡10例。见表2。 表1  三氧治疗前后血生化和凝血酶原时间的改变  (略)表2  重症肝炎各期治疗后转归  (略)10例死亡患者合并肝性脑病6例,自发性腹膜炎2例,肝肾综合征1例,消化道出血1例。

    3  讨论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病群量大,特别是慢性重症肝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费用昂贵。我们应用三氧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特别是重症肝炎早、中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早期100%好转,中期82.1%好转,三氧治疗肝炎主要体现在促进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改善肝脏供氧。同时激活肝脏的自由基清除作用,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三氧治疗通过激活红细胞的戊糖磷酸途径,从而最终激活全部红细胞代谢,三氧诱导红细胞内ATP增高,可以提高红细胞膜的机械抵抗力,改善血流变特性。三氧同时诱导产生2,3-DPG(2,3-二磷酸甘油),后者促进氧和血红蛋白中的氧向组织内释放[3]治疗剂量的三氧进入人体后,可以产生一定剂量的自由基因,激活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保护机体不受过氧化物和自由基的侵害,同时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氧化自由基团,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功能恢复。在短时间内使患者感到症状减轻,病情好转。目前三氧治疗仅应用于治疗黄疸较高的重症肝炎,由于病例较少,尚待扩大病例数,增加观察项目,设立对照组,才能进一步证实其临床疗效。但从以上结果来看,三氧治疗能使早、中期重症肝炎的生存率提高,不失为一个治疗重型肝炎的新方法、新技术。

    [参考文献]

    1  李兰娟,黄建荣,陈月美.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作用研究.中华传染病杂志,1999,17:228-230.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56-62.

    3  Hoffmann A,Viahahn R.The influence of ozone,on 2,3 diphosphpglycerate synthesis in red blood cell concen trates.Proceedings of the 15th ozone world congress,Imperrial Collage London,2001,103.

   作者单位: 214005 江苏无锡,无锡市传染病医院

  (编辑:巨  杨)

作者: 曹弘,周敏,汪铮,周苗兰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