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5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诊治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呼吸衰竭(RF)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对20例重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在彻底清除毒物、抗生素、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抗胆碱能药物与胆碱酯酶复能剂,通畅呼吸道,机械通气,输新鲜同型血等治疗,以观......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呼吸衰竭(RF)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措施,方法 通过对20例重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在彻底清除毒物、抗生素、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抗胆碱能药物与胆碱酯酶复能剂,通畅呼吸道,机械通气,输新鲜同型血等治疗,以观察疗效。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治愈率90%,死亡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及时发现,诊断准确,处置措施得当,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新鲜血

      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常见并发症,亦是致死的首要原因,及时诊断和恰当处置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2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的救治体会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AOPP呼衰的判断  呼衰诊断标准[1]:(1)呼吸困难;(2)紫绀;(3)伴或不伴意识障碍;(4)PaO2<8.0 kPa(60 mm Hg),伴或不伴 PaCO2>6.7 kPa(50 mm Hg)。

    1.2  一般资料  20例AOPP呼衰患者,男7例,女13例,年龄13~67岁,平均31.6岁,经皮肤黏膜吸收中毒者5例,其余均为口服中毒,有机磷农药种类包括久效磷3例,甲胺磷5例,对硫磷4例,敌敌畏2例,氧化乐果2例,复配农药4例,中毒至入院时间30 min~11 h,平均46 min,口服中毒者,口服农药约100~250 ml,本组病例24 h内发生呼衰的13例,其中就诊时即发生呼衰的7例,24 h以后发生呼衰7例。

    1.3  症状和体征  20例患者均为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均存在明显胆碱能危象表现,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均为0~8 u(纸片法,本院正常值30~80 u)。本组病例经抢救胆碱能危象纠正,神志转清处于阿托品化状态。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喘憋,查体患者呼吸急促而表浅及反常呼吸(吸气时腹部向下运动,呼气时腹部向上运动)甚至呼吸、心搏停止,本组病例呼吸停止8例,呼吸、心搏停止4例。

    1.4  AOPP呼衰的治疗  根据中毒途径给予彻底洗胃和(或)清洗皮肤黏膜指甲。同时进行吸氧、输液、利尿、“抢进强出”综合液体疗法、糖皮质激素、抗生素、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综合性治疗。合理应用阿托品与胆碱酯酶复能剂。对呼衰应分析其诱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清除口腔及气道内分泌物、消除喉头水肿,解除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治疗脑水肿、肺水肿,应用呼吸兴奋剂、纳洛酮,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插管超过72 h即行气管切开,视病情输新鲜同型血300~800 ml。

    1.5  结果  20例中治愈18例,治愈率90%,病例中4例心跳停止,均早期复苏成功,1例因插管时间过晚脑缺血缺氧时间长,脑损害严重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同时伴MODS而死亡,1例因年老体弱消化道出血并发MODS自动出院后死亡,在患者自主呼吸停止前机械通气5例,无一例死亡,自主呼吸停止后插管3例死亡2例。以反常呼吸消失及稳定的正常呼吸的建立作为拔管指征,气管切开者4~10天(平均7.5天)拔管。本组患者呼吸衰竭时,胆碱酯酶(ChE)活力平均为5.20,血氧饱和度(SaO2)<0.60,恢复正常时,ChE平均为36.4 u(纸片法),SaO2  0.96~0.98。

    2  讨论

    2.1  AOPP呼衰的分型  可分为中枢型与外周型[2],中枢型一般发生在24 h以内,主要是由于中枢蓄积的乙酰胆碱(Ach)激动呼吸中枢背侧呼吸细胞群的M受体。膈肌与肋间肌失去支配而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所致,此外AOPP并发的脑水肿也可不同程度地加重中枢型呼衰,外周型原因有:(1)呼吸道痉挛,分泌物增多造成气道狭窄或阻塞引起,为气道M受体受Ach激动所致。(2)呼吸肌麻痹,又可分为急性外周型(中毒后24 h内发生)及迟发型,后者即中间型综合征(IMS)多于24~96 h发病,主要是由于Ach 大量积聚致突触后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障碍引起。在临床上AOPP呼衰往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AOPP患者也可同时存在中枢型呼衰和外周型呼衰。

    2.2  AOPP呼衰原发病的治疗

    2.2.1  “抢进强出”综合液体疗法  目的是尽快地将吸收入血液的有机磷农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方法是开通二路以上静脉通道,快速输注生理盐水和(或)糖盐水,必要时加压滴注,每min注入体内12 ml液体量,滴入1000 ml液体时,静脉推注50%GS 40 ml+速尿40 mg和(或)20%甘露醇250 ml,可重复使用2~3次,滴入总量4000~6000 ml,以后再按常规滴注,该方法要注意年老体弱、小儿及原有心肺疾患者不主张使用。

    2.2.2  抗胆碱能药物的合理使用  阿托品类药物能有效地与Ach竞争毒蕈碱受体,但不能竞争烟碱受体,故能缓解毒蕈碱样症状和体征,对抗中枢型呼吸衰竭和脑水肿,同时减少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分泌所致气通阻塞,故可减轻呼吸衰竭[3]。阿托品的应用原则是早期、足量,反复给药,快速阿托品化,阿托品化可分为三个阶段:(1)快速阿托品化阶段;(2)减量维持阿托品化阶段;(3)恢复阶段,逐渐减量至停药[4]。但需慎防阿托品过量与阿托品不足相混淆,阿托品逆反效应[2],即阿托品严重过量也会出现类似阿托品不足的表现,如皮肤苍白、四肢发冷、心率缓慢、瞳孔缩小及肺水肿等。其原因考虑与大剂量阿托品抑制突触前膜的反馈受体,从而使Ach的释放增加有关,另外还与支配瞳孔括约肌等器官组织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因素有关。其次,并发脑水肿主要是由于毒物对中枢的直接作用,以及呼衰引起脑缺氧,ATP生成不足Na+-K+-ATP酶功能失调所致。脑水肿促使皮层下中枢失去对血管神经的调节作用,阿托品在脑内的药理作用低下及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等因素,阿托品效应可被掩盖,同时由于脑水肿颅内高压的存在,脑内血流灌注减少,阿托品进入脑内的血药浓度降低,不足以在脑内充分发挥抗胆碱作用。另外,酸中毒时,ChE活性低下,Ach水解变慢,既可加重AOPP呼衰而又不易出现阿托品化,上述因素可以同时存在,是相互促进的。快速阿托品化后阿托品维持方法大致有四种[2]:(1)间隙经药法(定时定量给药法);(2)静脉滴注给药法;(3)静脉滴注与静脉注射结合法;(4)随症状观察用药法。笔者体会是采取单纯随症状观察用药方法,可以更好地减少阿托品中毒发生率。无论采取哪种给药方案必须把握在用药中观察、观察中用药的总原则。目的是既不造成阿托品不足又无阿托品的过量中毒。

    2.2.3  合理使用胆碱酯酶复能剂  氯磷定等胆碱酯酶复能剂对AOPP引起的肌颤、肌无力或肌麻痹具有直接的对抗作用,其机制与对抗膈肌终板区持续性去极化作用有关[2]。故发生呼吸肌麻痹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后,应加大复能剂用量,同时注意维护阿托品化。氯磷定是目前治疗呼吸肌麻痹切实可行的药物,胆碱酯酶复能剂使用原则是早期、足量、反复给药。综合报道[2]复能剂有四种重要的管理作用:(1)复能磷酰化ChE;(2)直接对抗ChE抑制剂所致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断;(3)过重既可抑制正常ChE,又具有对外周神经与肌肉接头的阻断作用,对呼吸中枢也具有抑制作用;(4)通过化学作用使ChE抑制剂失活。使用复能剂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在“黄金”时间内足量用药。在急性中毒后2 h内可视为“黄金”时间。因在此时间内用足量复能剂既可减少阿托品用量,又可有效地预防呼吸肌麻痹的发生,此时酶也最易复活。笔者体会是,超过2 h给药有时并不能阻止呼吸肌麻痹的发生,反而有诱发呼吸肌麻痹的情况发生。(2)复能剂维持时间应保证在血ChE活力稳定恢复在50%以上,不应强调中毒72 h后中毒酶老化不易复活的观点。理论根据为:残毒的进一步吸收(包括肝肠循环途径)随时都有新的酶失活,仍需复能;其次,通过使ChE抑制剂失活使毒物失活而保护新生酶,同时保护通过输新鲜血而补充的ChE。(3)不应因农药的种类而忽视复能剂的使用。如乐果中毒,传统认为中毒酶不易复活,目前认为中毒酶仍可被复活而应强调使用。(4)在AOPP呼衰中对肌麻痹恢复自主呼吸有一定疗效,必须在机械辅助呼吸良好的条件下使用,且尽可能在麻痹发生后2 h内使用,同时方案使用前注意与反跳鉴别。对呼吸肌麻痹氯磷定急救突击方案用法为1g  iv  qh×3次后,改为1g  iv  q 2 h×3次后,再改为1g  iv  q4h直至麻痹发生后24 h,改为1g  iv  q6~8 h,用药2~3 天为一疗程。

    2.3  AOPP呼衰的输新鲜血治疗  目的是:(1)补充有新鲜活力的CHE;(2)改善血液低渗状态,防止溶血,同时有助于改善脑水肿;(3)对于合并消化道出血者既可补充血容量,又有助于止血。原则是早期、适量、反复。对高危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发现呼衰的早期征象,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胆碱能现象纠正,神志转清,处于阿托品化时,一旦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发绀、呼吸表浅急促,特别是出现反常呼吸时,预示呼衰的出现,即应在2 h内输新鲜血400 ml,视病情可再次输血,直到呼衰症状改善。

    2.4  AOPP  中枢型呼吸衰竭,可考虑使用呼吸兴奋剂及盐酸纳洛酮。盐酸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对逆转中枢神经抑制、改善呼衰、增加呼吸频率及通气量疗效显著,而对于外周型呼衰尤其是呼吸肌病变以及肺炎、肺水肿、ARDS等,以换气功能障碍为特点的呼衰、应用呼吸兴奋剂弊大于利[5]。

    2.5  对AOPP患者出现早期呼衰征象,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气管插管不必等到典型的呼衰症状甚至呼吸心跳停止再行处理。随着时间的延长,缺血缺氧渐加重,易引起心跳停止及大脑的严重损害,甚至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发作和MODS。气管插管时间一般不超过24~72 h,因插管时间过长,易造成喉头水肿,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所以对于插管超过72 h,自主呼吸仍未恢复者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后应避免使用简易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因挤压气囊带动套管,从而使套管反复摩擦气管造成糜烂出血。机械通气方式及呼吸参数在应用过程中可依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确定,并随时加以调整,对机械通气患者要加强营养支持,应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防止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与酸碱失衡。在整个过程中,要加强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以确保AOPP呼衰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为其脱机及最后康复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8-139.

2 贾卫滨,张海生.目前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应注意几个问题.中华内科杂志,2000,39(4):281-283.

3 何善智,冯建华.有机磷农药中毒32例诊治体会.实用医学杂志,1997,13(10):663.

4 杜俊羽,阮林海.大内科急救全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214.

5 王新华,周新春.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48例分析.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1,7(3):150-152.


作者单位:222225 江苏连云港,江苏省灌云监狱医院

作者: 孟庆龙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