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6期

谈谈失眠症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像进食、饮水一样,睡眠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基本生命活动之一。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以及夜生活等都影响着都市人群的睡眠质量。据报道,在我国有40%左右的人曾饱受失眠的困扰,而选择药物......

点击显示 收起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像进食、饮水一样,睡眠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基本生命活动之一。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以及夜生活等都影响着都市人群的睡眠质量。据报道,在我国有40%左右的人曾饱受失眠的困扰,而选择药物治疗,只占36%,其中一半为自服药,只有不到20%的病人去到医院就诊。

    1  关于失眠症

    11  失眠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睡眠好是健康的标志,而失眠则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值得一提的是,长达12年的随访研究显示,失眠使男性易患糖尿病。瑞典Mallon等报道,睡眠维持困难或睡眠时间短,会增加男性糖尿病发病危险,但对女性没有影响[1]。研究者认为,睡眠缺乏可能通过激活应急系统或影响碳水化合物代谢而导致糖尿病。

    12  诊断标准  根据《睡眠疾病国际分类》(ICSD)第2版的标准,睡眠障碍性疾病可分为失眠、睡眠呼吸障碍、睡眠运动障碍、发作性睡病、昼夜节律紊乱相关的睡眠障碍及异态睡眠等七大类90余种疾病。失眠是最早被认为也是患病率最高的睡眠疾病,在其最新定义中,特别强调两点,首先患者必须有白天不适的主诉,但无法通过实验室检查或睡眠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其次,在适合的环境中及充足睡眠时间后症状仍不缓解。在失眠的发病机制方面,提出失眠是一种过度觉醒的状态。失眠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两大类,原发性失眠约占失眠病人的15%,可能与社会、环境及个体因素有关。继发性失眠占失眠病人的绝大多数,其原因主要是:(1)任何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躯体疾病,以及所造成的痛苦和不适。(2)酒精、咖啡、浓茶或药物等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3)精神疾病,特别是焦虑症和抑郁症几乎均有失眠。(4)在当今社会,药物或毒品成瘾占慢性失眠的15%左右。

    2  失眠症的诊断

    失眠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有效睡眠不足、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早醒、多梦、睡眠后仍精神不振等,特别是老年人的深睡时间减少。对于失眠首先要明确诊断,区分是原发性失眠还是继发性失眠。对于原发性失眠症,以心理治疗为主,适当配合镇静药物治疗。而继发性失眠,首先要以治疗引起失眠的基本疾病或情况为主。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失眠。

    3  失眠症的治疗

    失眠的治疗分为一般性治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三方面。

    31  一般性治疗

    311  要有良好的睡眠环境  对于失眠的病人应尽可能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注意以下几点:(1)布置好卧室,选用软硬适度的床和床上用品。(2)睡眠环境应该是安全、舒适、安静和令人放松的地方,避免外界的刺激,如:光线、噪音、气味等。(3)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卧室温度应在16 ℃~18 ℃。(4)保持室内有足够的负氧离子。(5)人的睡眠方向应顺着地球磁力线方向,头北脚南。

    312  减少刺激性物质  酒精、咖啡、浓茶及一些中枢神经兴奋药物(如左旋多巴类药物和外源性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常引起失眠。

    313  调整睡眠周期  睡眠时间的长短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需要的睡眠时间就比别人少,特别是老年人。睡眠习惯也非常重要,失眠病人应努力恢复正常的睡眠与觉醒周期,废除过多的白天小睡。

    314  白天多运动  鼓励病人白天参加中等程度的体育运动,或做疗养体操等。

    32  心理治疗  各种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均可使人失眠,如思考、不安、怀念、忧伤、烦恼、焦虑、痛苦,以及来自于家庭、社会的各种压力等。主要特点是入睡困难,对睡眠信心不足,入睡前先要想今天会不会失眠,能不能睡得着,结果是越想越难以入睡。另外还有一些老年人对睡眠有恐惧感,一旦失眠又非常紧张,这样反过来又影响睡眠。以上这些情况,应做适当的心理调整,必要时应找心理医生治疗。

    33  药物治疗  经过一般性治疗和心理治疗,仍不能改善失眠症状者,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常用抗焦虑及镇静催眠药,如巴比妥类、苯二氮卓艹类、多虑平、芬那露(氯美扎酮)、思诺思、忆梦返(佐匹克隆)、水合氯醛等。

    此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普遍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特别是降低边缘系统的兴奋性,使脑的氧化代谢普遍减慢,突触的传递过程受到抑制,减少自发活动,松弛骨骼肌,产生镇静催眠和抗焦虑作用,促进睡眠。这一类药物还可用于抗惊厥和麻醉前给药。

    331  巴比妥类  该类药是较为古老的镇静催眠药,能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对睡眠各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全面的抑制作用,由于用量不同,可呈镇静、催眠、抗惊厥和麻痹作用。常用药有巴比妥、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硫喷妥、N-甲基苯巴比妥。

    由于巴比妥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大,易产生耐药性、依赖性,目前作为镇静催眠药使用日益减少,并逐渐被苯二氮卓艹类所替代。

    332  苯二氮卓艹类  苯二氮卓艹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和松弛骨骼肌。主要作用途径是由于此类药物可促使脑内抑制性神经元释放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等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5-HT的产生和释放,从而产生抗焦虑作用。中等剂量的苯二氮卓艹类药物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是由于GABA抑制了大脑皮层及脊髓的神经元的活动,产生镇静、催眠、抗惊厥和肌肉松弛的作用。

    苯二氮卓艹类药物选择,抗焦虑首选阿普唑伦和罗拉;镇静、催眠首选硝基安定、氯硝安定、舒乐安定,其次是安定和利眠宁;以失眠为主可首选硝基安定、氟安定和三唑伦。

    长期应用苯二氮卓艹类药物,可引起药物依赖,通常用药6周后,宜暂停使用或换药,长期用药而突然停药,容易产生戒断症状,所以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适当的剂量,药物剂量因人因病情而异;(2)治疗神经症时宜单一用药,开始就达到治疗量或接近治疗量,连续使用2~4周;(3)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内因性抑郁及其他重性精神病时,可作为辅助用药;(4)避免长期大量用药,急性病例当临床症状消失后,便可逐渐停药;(5)慢性病例可采用间隙疗法,若连续用药,不宜超过4个月;(6)减药要缓慢,以防止发生戒断反应和药物依赖性;(7)苯二氮卓艹类药物可增加酒精、巴比妥及其他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因此与酒精和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合用时必须慎重。

    333  多虑平  有较强的抗焦虑和镇静作用,其抗焦虑作用比安定好,一般用药1周后起效。主要用于治疗伴有明显抑郁症状的焦虑症及失眠。常用剂量为25~150 mg/d。

    334  芬那露(氯美扎酮)  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剂和肌松剂。具有抗焦虑、缓和精神紧张、失眠及松弛肌肉的作用。常用剂量为02~08 g/d。

    335  思诺思  新一代非苯二氮卓艹类镇静药,为咪唑吡啶类镇静剂,具有选择性受体结合,能保持睡眠结构,并有最佳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因此,它用于失眠症的短期治疗,有良好的耐受性。通常成人每晚剂量为10 mg。

    336  忆梦返(佐匹克隆)  此药具有很强的催眠和抗焦虑作用,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减少夜间觉醒和早醒次数,有第三代镇静药之称。一般成人每晚睡前服75 mg。

    337  水合氯醛  作用类似于巴比妥类,作用时间短,起效快。小剂量有镇静作用,稍大剂量有催眠作用,约15 min起效,1 h达到高峰,6~7 h终止。服用剂量为10%水合氯醛10~20 ml口服。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长期服用可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突然停药出现谵妄、震颤等戒断症状。有消化道溃疡者禁用,有肝、肾、心脏功能严重障碍者禁用。

【参考文献】
  1 Mallon.睡眠障碍可增加男性的糖尿病发生风险.Diabetes Care,2005,28(11):2762.


作者单位:226500 江苏如皋,如皋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作者: 严巧莲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