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7期

奥扎格雷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6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奥扎格雷注射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历时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供血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是神经内科常见病。目前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较多,但疗效不一[1]。本院自2004年3月~2007年5月用38例TIA患者应用奥扎格雷(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并......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奥扎格雷注射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历时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供血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是神经内科常见病。目前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较多,但疗效不一[1]。本院自2004年3月~2007年5月用38例TIA患者应用奥扎格雷(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并与38例复方丹参治疗者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均符合《神经病学》第6版TIA诊断标准:(1)发病突然,短暂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不超过24 h完全恢复正常。(2)临床表现完全可用某一脑动脉病变解释。(3)发作间歇期没有任何神经系统体征。(4)常反复发作且临床表现刻板。(5)多在中老年发病。(6)脑CT或MRI排除其他脑部病变。

    1.2  病例选择排除标准  按美国国立神经病与卒中研究所脑血管病分类第三版提示不属于TIA发作的标准。(1)不伴有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障碍其他体征的意识丧失。(2)强直性或阵挛性痉挛发作。(3)躯体多处持续进展性症状。(4)闪光暗点。

    1.3  一般资料  将76例TIA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60~89岁,平均74.5岁,其中颈内动脉系统TIA 22例,单瘫、偏瘫15例,肢体麻木6例,失语1例;椎基底动脉系统16例,眩晕1例,共济失调4例,球麻痹1例。其中高血压冠心病26例,糖尿病10例,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65~80岁,平均72.5岁,其中颈内动脉TIA 20例,单瘫、偏瘫13例,肢体麻木6例,失语1例。椎基底动脉系18例,眩晕12例,共济失调5例,球麻痹1例;其中冠心病高血压24例,糖尿病9例。两组性别、年龄、发作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钠80 mg静脉点滴,每日2次,连用14天,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液16 ml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14天,所有病例同时给予保护脑细胞治疗。治疗期间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均给予相应治疗。

    1.5  观察项目  观察治疗后TIA发作停止时间、例数及鉴别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4 h TIA发作控制治疗组(73.1%)明显优于对照组(5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97.2%)明显优于对照组(86.2%)(P<0.01)。

    2.2  实验室监测指标  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TIA是脑血管病功能障碍所致一过性、可逆性、局灶性神经功能丧失,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与微血栓、血流动力学改变、盗血现象有关。TIA患者比正常人具有高很多的脑卒中危险性,迅速控制TIA发作,阻止脑梗死的发生是治疗的主要原则[2]。奥扎格雷作用为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能抑制TAX2生成,因而具有强抗血小板聚集和扩血管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静脉给药能降低血浆TXB2水平,使Keto-pGF19/TXB2升高,对不同诱导剂所致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本组实验表明奥扎格雷治疗TIA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海欣,秦海强.短暂脑缺血发作研究进展.中国卒中杂志,2006,300-301.

2 王维治.神经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7-129.


作者单位:250101 山东济南,济钢总医院干部保健科

作者: 孙俊英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