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0期

误诊为低血糖昏迷伴偏瘫急性脑血管病1例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误诊1病历摘要患者,女,65岁,农民。体格检查:血压150/80mmHg,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肢体偏瘫,肌力测不清,肌张力低,左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即给予静推50%葡萄糖液80ml,患者神志转清,偏瘫及病理反射消失,其后继续应用葡萄糖治疗3天,病情稳定,复查血......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误诊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65岁,农民。神志不清2 h。2 h前被家属发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无发热、抽搐,无恶心、呕吐,未经治疗来诊。继往有糖尿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8年,长期服用优降糖2.5 mg,bid、卡托普利25 mg,tid治疗。体格检查:血压150/80 mm Hg,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左侧鼻唇沟变浅。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率90次/min,节律规整,心音低钝。左侧肢体偏瘫,肌力测不清,肌张力低,左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头颅CT正常。门诊以“急性脑血管病”收入院。入院后急查血糖:1.8 mmol/L,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即给予静推50%葡萄糖液80 ml,患者神志转清,偏瘫及病理反射消失,其后继续应用葡萄糖治疗3天,病情稳定,复查血糖5.6 mmol/L。

    2  讨论

    低血糖对机体的影响以神经系统为主,尤其是脑部及交感神经。低血糖初期表现为大脑皮层受抑制,继而皮层下中枢、下丘脑及植物神经中枢相继累及,最终中枢活动受影响。可相继表现为意识朦胧、多汗、心率增快、肌张力低下、瞳孔散大、强直性惊厥,锥体束征阳性、昏迷、反射消失、瞳孔缩小、呼吸减弱、血压下降等。低血糖昏迷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老年人更为常见。头颅CT一般正常。此患者长期服用优降糖,该药半衰期长,极易引起严重低血糖反应,且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减退,肝肾功能低下,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低血糖昏迷有时可出现偏瘫、病理反射阳性,与急性脑血管病极为相似,容易误诊。该患者无心悸、出汗、手震、软弱、饥饿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而只是表现为昏迷,这可能与老年人低血糖发作较少出现肾上腺素释放反应以及该病例糖尿病时间较长而存在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关。低血糖引起的脑损害及时纠正一般是可逆的。若血糖下降速度过快,低血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甚至死亡[1]。

【参考文献】
  1 杜学前.低血糖昏迷误诊2例.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1,7(3):164.


作者单位:264322 山东荣成,荣成市埠柳中心卫生院

作者: 鞠君 董明智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