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6期

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阴性2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43岁。化验室检查ALT186u/L,AST98u/L,抗-HCV、抗-HDV、抗-HEV、抗-HGV、乙肝两对半阴性,肾功、血脂、血糖正常。患者无饮酒史,无毒物接触史,无肝损药物服用史,既往无肝炎病史。...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43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伴转氨酶增高半年”入院。反复以急性肝炎治疗无好转,查肝炎系列均为阴性,转氨酶ALT波动于150~200u/L,B超示:肝硬化(早期),以肝硬化收治。查体:生命体征正常,慢性病容,皮肤黏膜无黄染,肝脾不大。化验室检查ALT 186u/L,AST 98u/L, 抗-HCV、抗-HDV、抗-HEV、抗-HGV、乙肝两对半阴性,肾功、血脂、血糖正常。B超示:(1)肝硬化;(2)胆囊炎。患者无饮酒史,无毒物接触史,无肝损药物服用史,既往无肝炎病史。肝穿刺活检示:肝汇管区无明显扩大淋巴、单核细胞浸润,轻度面炎,芒状纤维、小叶内肝细胞浆疏松、气球样变少量点状坏死及嗜酸性变、脂肪变性、枯否氏细胞变性,免疫组化:HBsAg(-),HBcAg(+)。诊断符合:病毒性肝炎 乙型 慢性 轻度。

  病例2:患者,女,45岁。因“上腹部饱胀10天伴皮肤巩膜黄染5天”,于2003年7月30日入院。其病前无明显诱因,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急性病容。全身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无特殊;腹平软,无压痛,未扪及肝脾,余(-)。辅查肝功能示:ALT 1128.10u/L,AST 90u/L,TBIL 9046μmol/L,DBIL 82.22μmol/L,GGT 196IU/L,ALP 243u/L;B超示:胆囊炎。入院后给予保肝降酶治疗。查抗HAV、抗HCV、抗HEV、抗HGV及抗TTV均为阴性、乙肝两对半阴性,治疗后病情好转,复查肝功示ALT 91.40u/L,AST 61.10u/L,TBIL 22μmol/L,DBIL 13.48μmol/L,GGT 84.9u/L,ALP 152.4u/L。病情好转出院,出院诊断: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病因学不明)。院外患者自服凯西莱保肝治疗,数次复查肝功均示ALT波动于60~90u/L之间。未予重视及进一步就医。2004年5月14日患者在劳累情况下,再次出现乏力,纳差,皮肤巩膜黄染,尿黄等遂复诊于我院。查肝功能示ALT 2673.6u/L,AST 2348.6u/L,TBIL 81.4μmol/L,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慢性肝病病容,面部见毛细血管扩张,神清,全身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心、肺、腹(-)。给予保肝退黄降酶治疗。复查肝炎标志物全套仍均为阴性,HAV-DNA、HCV-RNA阴性。凝血全套示PTA50%、PTPATT轻度延长,免疫全套均为阴性。AFP 57.9u/L,免疫球蛋白IgA、IgG略有下降。IgM、C3、CH56均为正常,T细胞亚群CD3、CD8、CD16+56降低,CD19升高余正常,B超示:肝光点改变,胸腹CT示:肝脏密度普遍降低,入院诊断:亚急性重型肝炎。入院后肝功能进行性损害,TBIL、DBIL进行性增高,凝血酶原活动度进行性降低至24%,各项凝血时间明显延长,血Rt:WBC 16.9×109/L,N 96.3%,PLT 50×109/L。予重肝治疗原则积极治疗,并做人工肝4次。病情无好转,进行性肝功能衰竭并出现肺部感染,肝肾综合征,霉菌感染并发症,死亡。死后肝穿活检及免疫组化示:汇管区明显扩大,大量淋巴浸润及严重界面炎,广泛桥坏死(p-p、p-v、v-v)纤维组织增生,不完全性间隔形成,小叶内肝细胞广泛疏松化,气球样变性及脂肪变性,较多点灶样坏死及嗜酸性变;免疫组化:HBsAg(-),HBsAg(++)。明确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亚急性重型(G4/S3)。

  2 讨论[1~4]

  上述2例患者反复转氨酶异常,血清中各类肝炎标志物均为阴性,而肝穿病理组织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提示为乙肝病毒感染。故:(1)反复转氨酶异常的患者应积极查因。(2)目前国内外报道的HBV变异,由于乙肝病毒变异导致HBsAg或HBeAg阴性而其他抗体阳性的,如HBV S及前S区基因发生变异,影响HBV蛋白表达而导致HBsAg阴性,用一般常规试剂会出现阴性结果。(3)一些乙肝病毒感染后因在前核心基因出现的终止密码子,致不能合成HBeAg、甚至可出现抗-HBe(+),这种变异株不仅与慢性乙肝而且与爆发性肝炎相关。这样核心基因改变的结果引起抗原性改变,导致严重急性甚至爆发性经过型的疾病表现。(4)亦见于血清HBV-DNA阳性的病人,其PBMC中HBV-DNA仍可阳性甚至单独抗-HBs阳性的报道。(5)迄今为止, 乙肝病毒的4个基因均有变异报道往往乙肝病毒(HBsAg、抗-HBs、抗-HBs、抗-HBe、抗-HBc阳性)显示多种变异,甚至全部病毒基因:S基因、C基因、P基因、X基因出现变异。(6)另与试剂的敏感性有关,一些国产的试剂盒敏感性低,可能出现假阴性,尤其低滴度抗体抗体、抗原不能测出。上述2例病人血清两对半及HBV-DNA均为阴性,考虑是否出现新型的乙肝病毒变异的情况。通过上述病例让我们意识到:(1)不明原因的肝炎病人中肝穿的重大意义和重要性。(2)由于乙肝病毒的变异,目前应用的乙肝疫苗是野生型HBV序列的S基因产物,不能预防HBV变异株的感染,导致免疫失败。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9月西安).中华肝病杂志,2000,12(8):324-329.

  2 王淑云,理学,马艾.沉默型肝炎.河北医药,2002,24(8):688-689.

  3 黄敦武,武英.PCR血清检测慢性乙肝病毒患者外周学单个核HBV-DAN.西南国防医药,2002,12(12):111-112.

  4 Klaus-Peter Maier,主译.郝连杰,吴均林,汪玲. 肝炎及其后果(急性与慢性肝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7-28.

  

作者: 樊永霞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