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3期

皮肤扩张术治疗巨大色素痣15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熟练掌握皮肤扩张术在皮肤外科中的应用。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及大小,而选择不同类型及容积的皮肤扩张器,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手术在病变周围皮下埋植皮肤扩张器,术后注入生理盐水,使皮肤不断扩张,待扩张达到手术要求时,行二期手术取出皮肤扩张器,同时切除巨大色素痣。结果全部15例手术均取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熟练掌握皮肤扩张术在皮肤外科中的应用。 方法  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及大小,而选择不同类型及容积的皮肤扩张器,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手术在病变周围皮下埋植皮肤扩张器,术后注入生理盐水,使皮肤不断扩张,待扩张达到手术要求时,行二期手术取出皮肤扩张器,同时切除巨大色素痣。 结果  全部15例手术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结论  皮肤扩张术在切除巨大色素痣的治疗过程中,疗效确切,值得在皮肤外科其它手术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皮肤扩张 治疗 巨大色素痣

    巨大色素痣一般为先天性的,随着机体的生长发育而不断变大。它主要表现为深褐色的斑块,稍隆起,表面不规则,有小乳头状突起。大小由几厘米以至波及到整个背部、头皮、颈部,有的长有黑毛,又称兽皮痣。由于它影响美观,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患者有可能产生自卑情绪,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少数患者病情发生恶变对生命构成威胁。因此尽可能手术切除。由于通常面积较大,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手术直接切除不容易缝合,普通激光手术瘢痕太大,且易复发,植皮手术与周围皮肤色泽、质地差别太大,影响美观。笔者利用皮肤扩张术治疗15例巨大色素痣,克服了上述治疗过程中的弊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例巨大色素痣患者,全部为1999年12月~2004年6月我所门诊就诊的病人,其中女10例,男5例,最小15岁,最大36岁,平均年龄26.7岁。病变部位:头部2例,躯干8例,下肢3例,颈部2例。面积从4.0cm×6.5cm~12cm×13.2cm大小不等。

    1.2 治疗方法

    1.2.1 一期手术即皮肤扩张器埋植术 术前用美蓝标记好切口及皮肤扩张器埋植范围。术时常规消毒、铺巾,局部0.5%利多卡因浸润麻醉。麻醉充分后切开皮肤,手术切口与扩张器边缘平行,钝性彻底分离扩张器埋植部位皮肤与皮下组织,止血后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手术创面,排出冲洗液及少许脂肪组织。检查皮肤扩张器无漏气后,用5ml注射器注入10ml生理盐水。放置并固定扩张器后,缝合皮下及皮肤,覆盖油纱及包扎。术后予输液抗感染,2~3d换药1次,一般7~10d间断拆线。

    1.2.2 一期手术伤口愈合拆线 之后开始向扩张器内注入生理盐水,每次注入约为扩张器容量的0%~20%,大约为每次15~20ml,或者注射时观察到扩张器表面皮肤略为苍白,或有轻度膨胀感为止。一般5~7d注射1次,待皮肤扩张器扩张到一定程度达到手术要求时,择日行Ⅱ期手术。

    1.2.3 二期手术即皮肤扩张器取出巨大色素痣切除术 常规消毒、铺巾,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麻醉充分后,切开皮肤,钝性分离扩张器埋植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小心取出扩张器,不要弄破扩张器。切除巨大色素痣,并予充分止血,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将扩张后的皮肤进行设计,推进或旋转皮瓣修复皮损,并切除多余皮肤,将切口两端缝合。油纱覆盖,固定包扎。2~3d换药1次,切口愈合后拆线。
    
    2 结果

    全部15例手术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3 讨论

    皮肤扩张器是应用硅橡胶制成可扩展的扩张器。经手术埋植于正常皮肤下,定期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使皮肤及皮下组织扩展,以提供可需要的“额外皮肤”及皮下组织,以供修复缺损区。经过皮下组织扩张区可以提供与缺损区组织色泽、质地、厚度,感觉相近似的充裕皮肤组织,它既可修复缺损,又不产生新的供区痕迹,所以皮肤扩张术在皮肤外科中被广泛应用并推广。扩张器类型:(1)可控式扩张器。(2)自行膨胀式扩张器。因膨胀式扩张器膨胀速度不易控,一旦囊壁破裂,内含的高渗溶液可致周围组织坏死,所以目前仍以可控式扩张器应用较普遍。
扩张器结构由3部分组成:(1)扩张囊:为扩张器的主体,由半透明硅胶膜制成,是受纳盐水并完成对组织扩张的关键部分。它要求囊壁有良好的扩张和抗撕裂性能。常用的扩张器有圆型、肾型、长柱型和特别型等。容量以40~300ml不等。可根据临床选择不同型号和不同容量规格的扩张器。(2)注射壶:为注射阀门,并由此向扩张囊内注射扩张溶液的主要部件,外型呈乳头状,基底为金属平板,直径约1.5~2cm,以防止针头穿透,壶内有特别的单向活瓣,故注入生理盐水后能自行封闭,不致从针孔处外溢。(3)导管用以连接注射壶与扩张囊,导管直径约0.3cm,管长约10cm [1] 。适应证:(1)头部瘢痕性秃发为首选适应证。(2)颜面、颈部较大的或萎缩性瘢痕。(3)较大范围的色素痣。(4)较大范围的毛细血管瘤或混合性血管瘤。(5)外伤性纹身。(6)神经纤维瘤及部分可切除的皮肤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或鳞状上皮细胞癌。(7)在其它整形美容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2] 。扩张器的埋植:选择与修复区皮肤色泽接近,质地柔软,毛发分布均匀,且以与受区相邻近的部位做供区,同时考虑到手术时不损伤重要组织器官。皮肤切口可做“∧”形切开,以延长切口线,减少手术后扩张时的张力。切开后分离的扩张区范围要大于扩张囊基底,在远离扩张囊4~6cm处分离小腔隙,放置注射壶,缝合固定注射壶,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及切口 [1] 。埋植深度:头皮扩张埋植于帽状腱膜深面,骨膜表面;面颊部宜在皮下组织深面,SMAS层浅面;颈部位于颈阔肌浅面或深面;躯干和四肢一般植于深筋膜和肌膜之间 [3] 。术后注水:关于术后注水扩张的量与速度,视局部情况而定。一期手术伤口愈合拆线后,可定期注入生理盐水。方法:左手指固定注射壶,用5号针头经皮下直接刺入注射壶内,针头达壶底后可注水,通常每周注射1次,也可每周2次,每次注射量为囊容积的10%~20%,检查表面皮肤稍显苍白为宜,病人如感到轻度膨胀不适,无需特别处理。一般注射扩张时间为3~8周左右,需要扩张的皮肤面积为缺损的2倍,一半修复缺损区皮肤,一半闭合供区皮肤。扩张器的取出与修复:当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可施行第2期手术取出扩张器。手术中设计好并推进、旋转皮瓣,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扩张皮肤,用于修复局部缺损。当一次不能将病变组织切除时,可在6个月后再次行扩张器埋植术。如一个扩张器不能满足修复面积的需要,可同时埋植2个。综上所述,虽然皮肤扩张术比较麻烦,要进行2次分期手术,而且注水扩张时间比较长,但它在治疗巨大色素痣及其它皮肤科疾病方面起到独特作用。因此,皮肤扩张术在皮肤外科中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52-254.

    2 鲁开化,艾玉峰.临床美容整形外科学.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8,176-194.

    3 戚可名.整形美容外科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38-148.

    (编辑毅 文)

    作者单位:224005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疾病控制中心皮防所 

作者: 陈建良 徐雪梅 徐士兴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