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2期

雷公藤多甙治疗异位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治疗异位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常规、血清总IgE、IL-4及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临床34例符合AD诊断标准的患者口服雷公藤多甙,治疗前后进行疗效判定,采用ELISA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IgE、IL-4及IFN-γ水平。结果34例AD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显效者28例,占82。治疗后血清Ig......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治疗异位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常规、血清总IgE、IL-4及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  临床34例符合AD诊断标准的患者口服雷公藤多甙,治疗前后进行疗效判定,采用ELISA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IgE、IL-4及IFN-γ水平。结果  34例AD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显效者28例,占82.4%;好转者6例,占17.6%。未见对血常规变化有明显影响。治疗后血清IgE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后IL-4水平明显降低,IFN-γ明显升高(P<0.05和P<0.01)。结论  采用雷公藤多甙治疗AD,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及纠正体内TH1和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状态可能是其治疗机制之一。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异位性皮炎;IgE;细胞因子
   
    近年来,随着免疫制剂的广泛应用,雷公藤多甙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与特应性有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病以多种免疫异常为特征,如血清总IgE的升高,多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异常等[1]。笔者近年利用雷公藤多甙治疗AD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其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我们做了如下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34例患者来自2003年6月~2004年1月天津市长征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共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8~22岁,平均(16.1±6.4)岁。病史6~20年,平均(12.5±6.8)年。所有患者均在2周内未服用治疗本病的药物。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按1994年美国Williams等提出的AD诊断标准[2]。患者有皮肤瘙痒史,加下列3条或3条以上即可诊断。(1)屈侧皮肤受累史,包括肘窝、腘窝、踝前或围绕颈周(10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2)伴支气管哮喘或枯草热史(或一级亲属4岁以下儿童发生特应性皮炎史);(3)全身皮肤干燥史;(4)屈侧可见皮炎;(5)2岁前发病(适用于<4岁者)。

  1.2.2  病情评分及判定标准  采用六部位、六体征(six area,six sign score)评分标准[3,4],按下列公式计算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ymptom score reduce index,SSRI)。SSRI(%)=〔(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临床治愈:SSRI>90%;显效:SSRI为70%~90%;好转:SSRI为30%~69%;无效:SSRI<30%。总有效率为〔(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1.2.3  服药方法  口服雷公藤多甙20mg,每日2次,连用14天。

  1.2.4  血常规检查  取指血,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ABX MICRO 60型)。

  1.2.5  血清IgE检测  应用天津新传生物有限公司IgE酶联免疫试剂盒,取患者外周血2ml立即分离去血清,有包被有抗人IgE抗体的微孔中加入标本和缓冲液保湿,洗掉未结合的血清组分,加入酶结合物二次保温,最后结合上的酶结合物通过与过氧化氢和四甲基联苯胺反应显色,显色的光密度与最初结合在微孔中的IgE成比例,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读记吸光度并计算出标本浓度,正常值≤150u/ml。

  1.2.6  血清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检测  应用人血清IL-4检测试剂盒、人血清IFN-γ检测试剂盒(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恢复室温,除空白孔外,反应孔内分别加入标本和不同浓度标准品100μl,37℃孵育90min;洗板4次;加入生物素化抗体工作液100μl/孔;37℃孵育60min;洗板4次;加入酶结合物工作液100μl/孔;37℃卵育30min;洗板4次;加入显色剂100μl/孔避光37℃孵育20min;加入终止液100μl/孔;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读记吸光度计算各细胞因子浓度。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进行治疗前后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  34例AD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显效者28例,占82.4%;好转者6例,占17.6%。

  2.2  治疗前后血常规变化  见表1。

  表1  34例AD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变化  (略)
  
  2.3  治疗前后血清IgE变化  治疗后血清IgE明显低于治疗前(t=7.35,P<0.01)。见表2。

  2.4  治疗前后血清IL-4、IFN-γ变化  治疗前后IL-4水平明显降低,IFN-γ明显升高。t分别为9.6和11.3,P分别<0.05和<0.01。见表3。

  表2  34例异位性皮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E变化  (略)

  表3  34例异位性皮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4、IFN-γ变化  (略)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对雷公藤的各种药理作用的大量研究,证明雷公藤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病原微生物等广泛的作用[5~7]。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免疫系统起着重要作用的皮肤病,本文对34例AD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疗效的对比。在34例患者中,治疗时间为2周,显效者28例,占82.4%;好转者6例,占17.6%,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治疗前后对其进行了观察,经比较治疗前WBC(5.7±3.5)×109/L,治疗后(5.4±2.6)×109/L;治疗前RBC(4.9±1.3)×1012/L,治疗后(4.6±1.6)×1012/L;治疗前PLT(182±26.8)×109/L,治疗后(196±30.2)×109/L;N(%)治疗前/治疗后为(55±3.4)/(56±2.5)。经统计学分析,雷公藤对血常规无明显影响。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分别为(289.5±201.5)u/ml、(89.4±21.9)u/ml,经比较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前后血清IL-4(pg/ml)分别为(12.16±6.84)/(8.46±2.57);IFN-γ(pg/ml)分别为(18.5±11.4)/(33.6±15.8),P分别<0.05和P<0.01。

  本文采用雷公藤多甙治疗34例AD患者,收到良好疗效的同时,未见对WBC、RBC、PLT等有明显影响。长时间使用雷公藤多甙对人造血系统可能有影响,但本文未发现不良反应。我们认为在用药时应严格观测药物不良反应,但只要严格掌握好剂量,密切观察血象变化,用该药治疗AD还是相对安全的。AD患者大都伴有血清IgE的升高[8]。IgE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AD患者T细胞和B细胞呈激活状态,TH1和TH2细胞因子之间平衡失调,以TH2细胞因子占优势[9],T淋巴细胞对B淋巴细胞合成IgE有调节作用,Delprete等实验显示,IgE合成量与IL-4和IFN-γ的比例高度相关,IL-4和IFN-γ 在调节IgE合成中起着重要互补作用。雷公藤多甙能显著抑制AD患者T细胞和B细胞活化,赵波等[10]研究发现,雷公藤在体内或体外均能激活抑制性T细胞(Ts),认为雷公藤可能有类似抗淋巴细胞和环孢素A样的作用,可纠正体内TH1和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状态,使患者血清IgE水平明显下降。

  人TH2能特异性产生IL-4,而TH1可以特异性分泌IFN-γ[11],有人发现人体主要区分TH1和TH2反应的特征分别是产生IL-4和IFN-γ,并且两者呈拮抗关系[12]。因此,调节TH1/TH2的平衡关系在治疗本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检测到雷公藤多甙可以显著降低血清IL-4和升高IFN-γ水平。此外,IL-4可以促进B细胞分泌IgE,但IFN-γ对其产生抑制作用[13]。雷公藤多甙降低血清IgE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4和升高IFN-γ水平有关。

  雷公藤是祖国传统中药,在我国有悠久的使用历史。20世纪80年代证实其有免疫抑制作用以来,便更加广泛地应用与多种免疫性疾病中,但在治疗的同时,也有很强的毒副作用,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本文虽然尚未发现不良反应,但是由于雷公藤多甙制剂生产尚缺乏标准化,质量良莠不齐,可能亦为毒副作用差异的原因之一,我们在临床使用中还要密切注意其质量标准和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玉环,林文森.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35-236.

  2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8.

  3  Berth-Jones J.Six area ,six sign atopic dermatitis (SASSAD)severity score:a simple system for monitoring disease activityinatopic dermatitis.Br J Dermatol,1996,135(Suppl 48):25-30.

  4  Charman CR,Venn AJ,Williams HC.Reliability testing of the Six Area,Six Sign Atopie Dermatitis severity score.Br J Dermatol,2002,146(6):1057-1060.

  5  阴健,郭力弓.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652.

  6  郭晓庄.有毒中药大词典.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580.

  7  李秀才.雷公藤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国中药杂志,1997,22(1):53.

  8  叶世泰.变态反应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06.

  9  阎衡.皮肤病的TH1/TH2模式.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27(5):274.

  10  赵波,黄献诚,杜红微,等.雷公藤延长同种小鼠心肌移植存活时间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1):31.

  11  刘允辉.与异位性皮炎有关的细胞因子.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8,24(6):337.

  12  Wierenga EA,Snoek M,De Groot,et al.Evidence for conpartmentalization function subset of CD+4 Tlymphocytes in atopic patients.J Immunol,1990,144:455.

  13  Roy Patterson.Allergic Disease,5th Edition.Philadelphia:Lippincoot-Raven Publishers,1997,31.

  作者单位: 300021 天津,天津市长征医院变态反应科

  (编辑:田  雨)

作者: 张玉环陈保疆杨慧文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