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4期

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
摘要:我科2003年5月~2004年3月应用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等皮肤病80例,取得满意疗效。1一般资料本组160例皮炎、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80例,男47例,女33例。所有患者均皮损局限且无严重内脏疾病,治疗前1周内未局部使用过或1个月内未全身应用抗生素、抗真菌药或皮质类固醇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我科2003年5月~2004年3月应用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等皮肤病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0例皮炎、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80例,男47例,女33例;年龄4个月~75岁,平均32.7岁;病程2天~3年,平均8个月。对照组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5~70岁,平均34.6岁;病程7个月~3.5年,平均7.2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所有患者均皮损局限且无严重内脏疾病,治疗前1周内未局部使用过或1个月内未全身应用抗生素、抗真菌药或皮质类固醇治疗。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派瑞松霜于患处局部涂擦,每天2次;对照组为氟氢松霜每天2次涂擦患处。两组用药均来源于我院药房,疗程3周。于治疗的第1、7、14、21天分别对患者作临床症状与体征的评价,并认真记录。

  1.3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为自觉症状:瘙痒;体征:红斑、丘疹、渗出、糜烂、浸润或苔藓化、角化脱屑等;评分标准为四级评分: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评估后计算积分值:积分值=(治疗前分数-治疗后分数)/治疗前分数×100%。治愈为积分值减少>95%,显效为积分值减少61%~95%,有效为积分值减少30%~60%,无效为积分值减少<30%。其中痊愈、显效、有效作为总有效率统计。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治疗组80例,痊愈68例(85.0%),显效6例(7.5%),有效5例(6.3%),无效1例(1.3%)。对照组80例,痊愈23例(28.8%),显效17例(21.3%),有效21例(26.3%),无效19例(23.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23.42,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疗程结束时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4例(5%)患处出现轻度毛细血管扩张。

  3  讨论

  皮炎、湿疹均属于过敏性或变应性皮肤病,病因复杂且易合并感染[1]。本临床观察所选患者均皮损局限,在千方百计去除病因的同时,应选用不良反应较小且疗效好的外用药物。

  派瑞松霜的主要成分为0.1%的曲安奈德和1%的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是一种中效的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迅速而强效的抗炎、止痒、抗过敏、抗渗出等作用;硝酸益康唑具有广谱的抗真菌作用,对G+菌也有效。而氟氢松的主要成分为醋酸氟氢松,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止痒、抗过敏等作用,但长期使用可增加对感染的易感性,当皮炎、湿疹合并感染时,其抗菌作用弱于派瑞松。

  笔者在观察中注意到,派瑞松的抗炎、抗过敏、抗真菌作用在治疗皮炎湿疹时起到了极好的相互协同作用,且不良反应小,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国亮.皮肤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350-369.

  (编辑:丁剑辉)

  作者单位: 454650 河南济源,济源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作者: 黄娟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