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5期

甲状腺透明细胞癌的诊治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甲状腺透明细胞癌是甲状腺滤泡状腺癌的一种类型,临床非常少见。透明细胞癌多发生于肾脏,源于肾脏的透明细胞癌可转移至甲状腺,形成继发性甲状腺透明细胞癌,与原发于甲状腺的透明细胞癌的区别在于后者在肾脏能找到原发病灶,以及在癌细胞内含有甲状腺球蛋白(TG)。我院曾收治2例甲状腺透明细胞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甲状腺透明细胞癌是甲状腺滤泡状腺癌的一种类型,临床非常少见。透明细胞癌多发生于肾脏,源于肾脏的透明细胞癌可转移至甲状腺,形成继发性甲状腺透明细胞癌,与原发于甲状腺的透明细胞癌的区别在于后者在肾脏能找到原发病灶,以及在癌细胞内含有甲状腺球蛋白(TG)。我院曾收治2例甲状腺透明细胞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例1:女,26岁,发现颈部肿物2个月,肿物生长较快,偶有胸闷,门诊检查“甲状腺功能”正常。既往10年前有甲状腺瘤手术史。查体:甲状腺左叶下极肿物大小约3cm×3cm,甲状腺右叶上极肿物大小约3cm×3cm,质软,光滑,随吞咽活动上下移动。术中所见双侧甲状腺肿物分别约3cm×3cm、2cm×2cm,与周围粘连。病理:双侧甲状腺透明细胞癌(病理切片见图1)。术后肾脏超声检查未见异常。

    例2:女,46岁,发现右颈部肿物25年,肿物生长缓慢,无明显不适症状。既往史:25年前曾患“左侧甲状腺腺瘤”,行“甲状腺左叶切除术”。现查体:一般状况良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甲状腺右叶可触及约3cm×2cm大小肿物,质软,边界不清,随吞咽活动上下移动。超声报告:甲状腺腺瘤囊性变。术前诊断:甲状腺腺瘤。术中探查甲状腺右叶下极囊实性肿物2枚,分别约3cm×3cm×1cm,2cm×1cm×1cm。术后病理:(1)甲状腺透明细胞癌(病理切片见图2);(2)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肾脏超声及CT检查均未见异常。

    2 讨论

    发生在甲状腺的透明细胞癌病例极为少见,在诊治上有一定的困难。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断无特异性,需要病理学检查才能确诊,同时应该进行肾脏的相关检查,以鉴别原发病灶。

    2.1 临床表现 多见于女性,恶性程度不清。病程长,肿块生长缓慢,多单发,少数可多发或双侧,实性,质硬韧,边界不清,颈淋巴结转移率低,约为16%。血行转移相对较多,一般报道为15%~19%,主要转移至肺,其次为骨(多见于肩带、胸骨、颅骨、髂骨等)。

    2.2 病理

    2.2.1 大体形态 瘤体大小不一,圆形或椭圆形,无包膜,少数可见包膜,很难与腺瘤区别,切面呈肉样,褐红色,常见纤维化、钙化或出血坏死。

    2.2.2 镜检 瘤细胞轻度或中度变,形成滤泡状或腺管状或片块状。少数具有完整包膜,其组织结构与腺瘤相似,但重要区别在于瘤细胞侵犯包膜和血管。分化较差的滤泡小,瘤细胞较大,电镜下透明细胞大都呈多角形,胞浆丰富,水样透明,细胞境界清,核深染,细胞构成条索状,团块状,其间由纤维组织分隔,瘤组织中以透明细胞为主,透明细胞数量>75%就可以诊断。

    2.3 治疗 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透明细胞癌的主要方法,手术范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确定。

    2.3.1 原发癌的治疗 癌肿体积较小、包膜完整应做患侧腺叶全切除或加峡部切除;浸润型应做患侧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加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如是男性患者或年龄在40岁以上的女性,应考虑做对侧甲状腺近全切除术;癌肿限于一侧腺体时主张行患侧叶并峡叶切除,这样不会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余下的腺叶再出现癌的可能性很小。对侧腺体受累时可考虑全甲状腺切除,除非两侧腺体完全受累外,力争保留一侧腺体后方上下极,旨在保留甲状旁腺。病变累及峡叶应行峡叶及两侧叶近气管部1/3~1/2切除。病变累及甲状腺外组织(常见于气管或食管),早期侵犯多为纤维粘连,易锐性分离,严重侵犯常需要切除部分器官组织,如部分受累的气管环或食管壁。

    2.3.2 颈淋巴结转移癌的治疗 临床出现颈淋巴结转移,而原发癌又能切除时,一般均主张行甲状腺并颈淋巴结联合切除术。颈淋巴结阴性的应根据原发癌侵犯情况决定是否施行手术。原发癌未侵出包膜(包膜内型)颈部观察;原发癌侵至腺体或腺体外(腺内、腺外型)应行颈淋巴结清除术。

    2.3.3 放射治疗 用于难以彻底切除的残存瘤体或局限的骨转移可选用放射治疗,有一定姑息作用。

    2.3.4  131 I治疗 主要用于出现远处转移,治疗前应先行全甲状腺切除,以增强转移癌碘浓集。

    2.3.5 内分泌治疗 甲状腺素可抑制脑垂体前叶促甲状腺素(TSH)的分泌,从而对增生的甲状腺组织和癌组织起到抑制作用,少数报道对晚期癌有一定姑息效果。主要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对甲状腺透明细胞癌术后患者,常用甲状腺片,剂量为每日3次,每次30~60mg。

    3 结论

    甲状腺透明细胞癌由于临床上非常少见,对其研究较少。一般病史较长,可在甲状腺肿瘤手术后多年发生或复发,女性患者居多。应与肾透明细胞癌转移相鉴别。目前认为其生物学行为与一般的甲状腺滤泡状腺癌相似,属中度恶性,血型转移为主,较乳头状癌恶性程度高。术前检查、诊断无特异性,术式可按甲状腺癌的原则处理,术后应终生服用甲状腺素抑制剂,并定期测定甲状腺功能,使其处于稍高于正常值或轻度机能亢进状态为妥。如年龄大、男性则预后较差,一般认为本病5年生存率仅为16%。 (本文图片见封3)

    (编辑苜 紫)

    作者单位:066002河北省秦皇岛港口医院外科( △ 病理科) 

作者: 孙志新 刘 菁 李世萍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