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20期

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的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临床上不多见,1998年6月~2005年6月我们共治疗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其中股骨头前侧骨折7例,股骨头后侧骨折11例。合并髋关节前脱位3例,合并髋关节后脱位15例。患侧髋在上,屈髋约30°,取髋关节直接外侧切口,在切开髋胫束和臀大肌筋膜后,应视股骨头骨折部位而定,是取股骨头从......

点击显示 收起

  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临床上不多见,1998年6月~2005年6月我们共治疗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4~52岁,平均36岁。其中股骨头前侧骨折7例,股骨头后侧骨折11例;合并髋关节前脱位3例,合并髋关节后脱位15例。本组均经X线片、CT检查。

  1.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侧卧位。患侧髋在上,屈髋约30°,取髋关节直接外侧切口,在切开髋胫束和臀大肌筋膜后,应视股骨头骨折部位而定,是取股骨头从髋臼前脱位还是后脱位。如系股骨头前侧部位骨折,则使股骨头从髋臼前侧脱出,方法是在显露臀中肌后尽量外旋下肢,在距止点1cm切断臀中肌,显露关节囊前侧,切开关节囊,外旋髋关节,使股骨头从关节囊前侧脱出髋臼并取出关节囊内游离的骨片。如系股骨头后侧部位骨折,则钝性分开臀大肌纤维,距止点1cm切断短外旋肌群,并向后柱臼后上方剥离,显露关节囊,切开关节囊,使股骨头从关节囊的后侧脱出髋臼,取出关节囊内游离骨片。冲洗髋臼。在直视下复位,可先用1枚克氏针将骨折片固定,然后用3.5mm钻头钻孔,攻丝,再用埋头器扩孔,选用长短合适的可吸收螺钉拧入,至股骨头软骨面以下,以同法再将一枚可吸收螺钉或可吸收内固定棒敲入,以增加骨折的稳定性,防骨折块旋转松动。
  充分牵引后进行髋关节复位。术后行皮肤外牵引带牵引4周,8周后扶拐行走。

  1.3  结果  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8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优:髋关节无疼痛,步态正常,髋关节活动正常,12例;良:髋关节轻微疼痛或偶尔疼痛,步态基本正常,髋关节活动>正常的50%,4例;中:轻度疼痛,步态在跑步时有跛行,髋关节活动范围是正常的50%,2例;差:髋关节疼痛,跛行,髋关节活动范围<正常的50%,0例。X线片检查:视骨折块是否愈合、是否硬化、是否骨质疏松,以及关节间隙狭窄与否,分为优10例,良4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占77.8%。

  2  讨论

  2.1  可吸收性骨内固定物的特点及临床应用的优点  (1)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该材料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无抗原性和致癌性。(2)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具有较高抗弯曲度,高于人体皮质骨,能达到骨折固定的要求,早期有足够的强度使骨折固定牢靠,有效支撑时间可达8~10个月。初期强度是皮质骨的20倍。(3)不干扰射线影像及放射检查,可行MRI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有无股骨头坏死。(4)可在人体内完全降解,最终分解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不需要特殊酶参与,因而避免了二次手术,使患者免除二次手术的痛苦和担忧。(5)电压特性:该材料加压后产生电压能刺激骨细胞生长,促进骨折愈合。

  2.2  在术中和术前应用可吸收性骨内固定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对于老年人、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以及小儿是否适用该材料,术前应充分考虑到。(2)对于有过敏体质的患者或特殊体质的患者应充分考虑是否适用。(3)在具体操作时,如拧入螺钉发生响声时,不要强行拧入,应重新攻丝,然后再拧入,否则会造成固定不充分,材料破损或骨伤不能痊愈等。(4)螺钉尾部应完全埋入股骨头的软骨面以下,保持关节面平整。应用专用的配套器械。术中随时冲洗钉道。(5)选用长度合适的内固定物,尽量不要用剪过的,剪钉可能会导致产品性能下降或操作上的不便。对于大骨块骨折可选用多枚螺钉固定。

  (编辑:周  蕊)

  作者单位: 322118 浙江东阳,东阳市横店集团医院

作者: 金侃,方跃鸣,胡俊,王纪湘 2006-8-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