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6期

小肠脂肪瘤导致肠套叠1例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3cm×2。5cm的不均质回声,似肠管且壁增厚,回声减低,边界尚清。术中可见阑尾充血,无化脓及渗液,提起回肠可见回肠套叠,将套叠肠管还纳后可见距回盲部约30cm处回肠肠壁有一3cm×3cm大小的肿块,呈灰白色,质地韧,边界清,肠系膜淋巴结无肿大。病理检查:大体所见:肠管一段,长10cm,沿肠系膜侧打开肠管,一端宽5。...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39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天”入院,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感脐周疼痛,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无恶心、呕吐,无腹泻,能排便、排气,无血便,随后疼痛转及右下腹部,且加重,不思饮食,无发热、寒战。B超示:右下腹可见约9.3cm×2.5cm的不均质回声,似肠管且壁增厚,回声减低,边界尚清。提示:右下腹不均质回声、阑尾水肿。门诊以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收入院。体格检查: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无明显肌卫。

    术中可见阑尾充血,无化脓及渗液,提起回肠可见回肠套叠,将套叠肠管还纳后可见距回盲部约30cm处回肠肠壁有一3cm×3cm大小的肿块,呈灰白色,质地韧,边界清,肠系膜淋巴结无肿大。手术过程顺利。

    病理检查:大体所见:肠管一段,长10cm,沿肠系膜侧打开肠管,一端宽5.0cm,另一端亦宽5.0cm,距一端4cm,距另一端4.5cm,于黏膜处见一2.5cm×3.0cm×2.0cm的灰红灰白色隆起型肿块(见图1),肿块与周围黏膜界限较清楚,肿块切面灰黄色,质软,表面光滑(见图2)。镜下所见:肿瘤由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胞浆内充满脂肪,细胞核被挤压于一侧,卵圆形,浓染(见图3)。肿瘤中常有很薄的结缔组织间隔,肿瘤细胞分隔成小叶状结构(见图4)。

    病理诊断:小肠脂肪瘤。

    2  讨论

    胃肠道脂肪瘤少见,半数以上发生于小肠,占小肠良性肿瘤的12%,以回肠、空肠多见,梅克尔憩室也可发生[1,2]。该病多见于20岁以上的成人,以50~70岁多见。临床上常无症状,不易发现,肿块往往长得较大,可引起肠套叠,出现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如痉挛性疼痛、恶心、呕吐、腹胀、腹部肿块等。该患者39岁,肿瘤位于回肠,术中可见回肠肠套叠均符合小肠脂肪瘤的发病特征。

    (本文图片见封三)

    【参考文献】

    1  刘复生,刘彤华.肿瘤病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826.

    2  邓仲端,熊敏,吴人亮,等.外科病理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2.

   作者单位: 1  053000 河北衡水,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2  100021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

    (编辑:杨  熠)

作者: 张云虹,姜秋霞,刘复生 2006-8-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