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6期

臀肌挛缩合并臀大肌发育不良解剖分析及治疗结果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臀肌挛缩合并臀大肌发育不良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体会。方法手术治疗5例臀肌挛缩合并有臀大肌发育不良患儿,做股骨大粗隆后缘至臀大肌外侧纵切口,充分松解臀大肌纤维变性部分及髂胫束,术后3天开始功能锻炼,循序渐进。【关键词】臀肌挛缩。臀大肌发育不良。...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臀肌挛缩合并臀大肌发育不良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体会。方法  手术治疗5例臀肌挛缩合并有臀大肌发育不良患儿,做股骨大粗隆后缘至臀大肌外侧纵切口,充分松解臀大肌纤维变性部分及髂胫束,术后3天开始功能锻炼,循序渐进。结果  5例中4例双臀发育丰满,1例瘦小。结论  此病的发生与反复多次臀部肌注药物本身的刺激和注射部位的轻度感染有关,手术中切口应长,充分暴露视野,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关键词】  臀肌挛缩;臀大肌发育不良;合并症;发病机制;治疗

      臀肌挛缩是儿童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以往对该病的报道较多,但有关臀肌挛缩合并臀大肌发育不良的报道很少。我院自1989年9月~2001年4月共收治臀肌挛缩47例,其中5例合并有臀大肌发育不良,均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5~13岁,平均8岁,均为双侧发病。查体见患儿臀部瘦小,蹲下时呈蛙式位。下肢并拢后,不能屈曲髋关节。髋关节在极度外展外旋位屈髋时,可见臀部出现皮肤小窝或沟状下陷,且屈曲范围均<90°。

    1.2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患儿侧卧位。做股骨大粗隆后缘至臀大肌外侧纵切口,充分暴露并松解切除臀大肌及其肌筋膜纤维变性部分,髂胫束做适度切除,以使髋关节于内收位的屈曲角度接近正常,并无弹响。同样术式行对侧松解。术后3天,让患儿下地活动,并行扶床下蹲练习。

    1.3  术中所见  本组5例均见臀大肌未完全发育,肌纤维较正常范围小。其中2例单侧可见坐骨神经及外侧脂肪直接暴露在挛缩的筋膜下,无臀大肌纤维覆盖。提醒术者此手术中一定要逐层切开各层组织,以免误伤坐骨神经。

    1.4  结果  5例随访2~13年,平均8.6年。4例下肢并拢后可完全下蹲,无任何不适,双臀发育丰满;1例(13岁患儿)双髋屈曲受限,下蹲时右髋仍有弹响,臀部较术前有发育,但比同龄儿童为瘦小。

    2  讨论

    2.1  该病的发病机制分析  多数学者认为此病的发生可能与反复多次臀部肌注药物有关。潘少川[1]认为药物本身的刺激和注射部位的轻度感染可能是肌肉发生挛缩的原因。史颖奇[2]等同意肌肉纤维变性的原因是“个体存在易发生纤维变性的因素及不正常的反复多次注射”的说法,并认为在反复注射后,因水肿出血,也许是化学性炎症,使局部受压缺血,而呈进行性的肌纤维变性和关节挛缩。本组4例患儿,发病前均有多次臀部注射史,且均在私人小诊所就诊,所注射药物多为“抗生素”及“退热药”。我们认为臀肌纤维变性、挛缩与肌注时的机械刺激无重要关系,因为:(1)横纹肌的再生依肌膜是否存在及肌纤维是否完全断裂而有所不同[3]。(2)横纹肌细胞是一个多核长细胞,可长达4cm,核可多达数十个至数百个。(3)机械刺激只能损伤细胞的一小部分,横纹肌结构可完全恢复正常。注射药物所致局部的炎症反应是肌肉发生挛缩的主要因素,考虑其原因可能如下:(1)注射部位多仅用酒精涂擦,而酒精不具有杀菌作用。(2)注射的药物剂量很大,常达5~6ml,甚至更多。(3)多种药物混合注射,配伍不适。

    2.2  手术中的问题  首先注意切口要够长,能充分暴露并切除松解挛缩及纤维变性的组织。其次要注意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再者不要因惧怕臀肌肌力丧失而松解不充分。

    2.3  术后功能练习  术后功能练习不仅对该病的治疗效果,而且对骨科其他疾患的最终疗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这一点往往被临床医生所忽视。功能练习要早、要勤,并逐渐增加屈髋力度。

    【参考文献】

    1  潘少川.小儿矫形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02.

    2  史颖奇.臀肌挛缩合并臀大肌发育不良.创伤骨科学报,1994,2:98-100.

    3  杨光华.病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

    作者单位: 056002 河北邯郸,邯郸市第一医院骨科

   (编辑:丁剑辉)

作者: 刘杰,任少海,程志山 2006-8-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