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期

小儿急性肠套叠240例诊治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外科处理方法及手术前后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0月~200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肠套叠240例,手术治疗160例,结肠注气手法复位80例。结论应提高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认识,提高正确诊断率。【关键词】小儿,肠套叠黑龙江省克山县第一人民医院自1998年1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外科处理方法及手术前后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10月~200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肠套叠240例,手术治疗160例,结肠注气手法复位80例。结果 结肠注气手法复位治疗80例痊愈,手术治疗死亡3例。结论 应提高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认识,提高正确诊断率。

【关键词】  小儿,肠套叠

   黑龙江省克山县第一人民医院自1998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小儿肠套叠240例,其中手术治疗160例,结肠注气手法复位8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40例肠套叠患儿,男168例,女72例。年龄3个月5例,1岁180例,2岁42例,3岁以上13例。

    1.2  就诊时间  伤后6~8 h就诊160例,8~12 h40例,12~24 h 24例,24~48 h 10例,48~72 h 6例。

    1.3  肠套叠类型  本组经手术证实,回回型3例,回回结型9例,回结型144例,回结—结结型4例。

    1.4  临床症状  阵发性哭闹及腹痛240例,呕吐216例,腹胀194例,黏液血便157例,腹部包块140例,发热86例,脱水及电解质紊乱189例。

    1.5  结果  痊愈237例,占98.8%。死亡3例,占1.2%,死亡原因:肠坏死、中毒性休克、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2  早期诊断

    2.1  腹痛  突然发生阵发性腹痛,小儿不能自诉,表现阵发性呻吟,哭吵不止,有间歇期是本病的特征。

    2.2  呕吐  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胆汁、粪汁,伴有腹胀、拒乳拒食的现象。

    2.3  便血  便血和黏液血便是小儿肠套叠早期症状,呈果酱色或鲜红色,不含粪便。如血水样便或腥臭味,表示有肠坏死的可能,大便隐血(++)。

    2.4  腹部肿块  早期无腹胀时,多在右下腹部可触及腊肠样肿块。

    2.5  全身中毒症状  由于小儿免疫能力差,常发生肠壁血运障碍,造成不同程度肠坏死、发热、脱水、酸中毒,甚至感染而致中毒性休克。

    2.6  X线  多有肠腔积气液及阶梯状或气液平面,表现机械性肠梗阻。

    2.7  B超  在右上腹部横切面可见“同心圆”样改变,纵切面可见“套管样”改变,多数病例均可明确诊断。

    3  讨论

    因小儿病情变化快,易发生脱水及酸中毒、感染、中毒性休克等特点,一旦明确诊断应急诊处理。笔者认为:就诊时间早,空气灌肠注气手法复位成功率高。注气复位失败,说明肠管套较长较紧,肠管有坏死可能,立即改手术治疗,防止延误手术时机。

    3.1  术前准备  术前需周密准备,建立好静脉通道,防治休克,纠正脱水及酸中毒,进行胃肠减压管、备血等,对重症患儿尽量缩短术前准备时间。

    3.2  手术要点  手术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彻底止血、有肠管坏死立即阻断坏死肠段原位切除,开放近切端肠管减压、减少毒素吸收。如无肠管坏死,徒手复位要轻柔,防止肠管浆膜撕裂,尽可能保留肠管。

    3.3  术后治疗及护理  进一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注意心衰、肺部感染,给予保温、上腹带,防止切口裂开。对简单徒手复位术的,24 h去除胃管,进糖水,排气后进母乳或流食,肠管坏死切除,胃肠减压管保留3~4天,扩肛、肛管排气、减少腹胀,有利于愈合,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单位:161600 黑龙江克山,克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作者: 王臣,刘磊,刘宏业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