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2期

MRI在脊髓损伤法医认定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MRI(磁共振成像)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尤其对脊髓损伤早期诊断和定性诊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临床法医关于脊髓损伤的认定和脊髓损伤后临床愈后及功能恢复程度与伤残鉴定均依赖于MRI的检查已日益突出。本文总结了2002年3月~2003年3月,脊柱脊髓损伤病人56例,在伤后24h以内,常规行MRI检查,均......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MRI(磁共振成像)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尤其对脊髓损伤早期诊断和定性诊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临床法医关于脊髓损伤的认定和脊髓损伤后临床愈后及功能恢复程度与伤残鉴定均依赖于MRI的检查已日益突出。本文总结了2002年3月~2003年3月,脊柱脊髓损伤病人56例,在伤后24h以内,常规行MRI检查,均得到明确诊断。6例司法鉴定脊髓损伤合并瘫痪的病人通过MRI检查确定了损伤性质和程度,并准确判断了愈后,给予了相应的伤残等级鉴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从2002年3月~2003年3月就诊患者中核磁共振资料完整的脊柱损伤合并脊髓损伤者56例,其中男54例,女2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17岁。受伤原因:车祸伤21例,煤矿顶板砸伤33例,高处堕落伤2例。其中颈椎损伤15例,胸椎损伤2例,腰椎损伤39例。颈椎骨折11例,颈椎骨折脱位3例,颈椎挥鞭伤1例;胸椎单纯压缩骨折2例;腰椎单纯压缩骨折15例,腰椎骨折脱位23例,腰椎滑脱1例。合并四肢瘫痪6例,双下肢截瘫18例,双下肢不全瘫16例。参与法医鉴定脊柱损伤患者6例,其中脊椎损伤合并截瘫4例,脊椎损伤合并不全瘫2例。

     1.2 检查方法 对所有脊柱损伤病人伤后24h内常规行MRI检查,其中,颈髓横断2例,颈脊髓挫伤2例,颈脊髓骨片压迫1例。腰脊髓横断3例,腰脊髓骨片压迫4例,腰脊髓挫伤与血肿压迫5例,腰脊髓水肿5例。

     2 结果

  本组56例脊柱脊髓损伤病人先后通过MRI检查,均得到明确的诊断。6例伤残鉴定病人通过MRI检查得到准确的定性结论并给予准确的伤残等级鉴定,结果均满意。

  3 讨论

  3.1 脊髓损伤的病理基础 脊髓位于躯干后正中骨性椎管内,由于前面腹部软组织及椎体骨性结构和后面骶棘肌及椎板等骨性结构的保护,不易直接受到损伤。但脊髓为脆弱的神经中枢组织,不易耐受震荡性损伤和锐性切割及钝性挤压伤。均易引起脊髓液化、坏死,出现功能障碍,而目前认为是不可逆的功能障碍。

     3.2 常规X线及CT检查对脊髓损伤应用价值 普通X线片可显示骨质(包括密质骨和松质骨)形态结构和骨小梁细微结构。因此X线片诊断脊柱骨折(包括椎体压缩和椎板骨折及关节突骨折)既简单准确,又经济方便,是首选的检查方法,但X线片不能显示肌肉、韧带、椎间盘等组织的影像。CT检查由于有计算机的准确定位和横向断层扫描及高清晰度的显影能显示肌肉组织和椎间盘及椎管内黄韧带的情况,因此CT对脊椎损伤导致椎间盘脱出及韧带钙化的病损可做出明确诊断。但对脊髓损伤所致出血、挫伤、横断、坏死等无能为力。

     3.3 MRI对脊髓损伤的诊断意义 MRI能检出颈椎、颈延髓联合部、胸椎、腰椎、骶椎的各种先天性病变(如脊髓纵裂、脊膜膨出、脊髓膨出、脊髓空洞症)外伤所致的脊髓损伤水肿、横断、纤维化、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髓核游离、椎管狭窄等病变;对椎管内、椎管外及髓外硬膜下的各种肿瘤及炎性病变、脱髓鞘病变显示良好,对椎旁脓肿病变信号特别敏感。因此对脊髓损伤能准确的定性和定位,能及时准确提出诊断,并同时指导治疗。

     3.4 MRI在法医认定脊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脊髓损伤病例合并相应节段神经根性功能障碍,病情极为复杂,传统的体格检查及X线片和CT等检查不能明确脊髓的损伤程度和损伤性质。且大多要求法医学鉴定的病人都有想多想重这些心理作用。依靠传统方法较难认定其真假损伤及功能障碍程度,尤其对疾病预后和功能障碍恢复程度的判断及脊髓损伤定性诊断MRI表现出其科学性、无损伤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1 037004山西省大同市第二卫生学校
  
       2 037006山西省大同市交通医院 

    (收稿日期:2004-10-10) (编辑建 光)

作者: 谭振国蒋金娥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