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2期

乳腺疾病32例的MRI表现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我国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MRI由于对软组织和脂肪的高分辨率,大大提高了乳腺疾病的检出率。笔者收集我院2001年5月~2003年7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2例乳腺疾病,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部分患者行红外线检查难以确诊而行MRI检查。...

点击显示 收起

    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我国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MRI由于对软组织和脂肪的高分辨率,大大提高了乳腺疾病的检出率。笔者收集我院2001年5月~2003年7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2例乳腺疾病,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维吾尔族19例,汉族13例,均为女性,年龄21~65岁,平均49.5岁。部分患者行红外线检查难以确诊而行MRI检查。

    1.2  仪器设备  采用美国GE公司的Signa Contour 0.5T MRI机,造影剂采用北京北陆医药化工集团提供的磁显葡胺(GdDTPA)。

    1.3  检查方法  自制高约30~40cm的海绵垫2个。患者取俯卧位,将2个海绵垫衬于胸部和腹部使两只乳房自然下垂于两海绵垫之间。

    1.4  扫描序列  (1)SE系列;(2)FSE系列行双乳横断面T1WI扫描;(3)脂肪抑制序列做双乳横断面、矢状面扫描;(4)FSE序列的双侧乳腺矢状面;(5)动态增强扫描程序;(6)SE序列的横断面、矢状面扫描先进行乳腺MRI平扫检查;(7)前期12例患者进行了MRI常规增强检查。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  本组32例中乳腺纤维增生19例;乳腺纤维瘤2例;乳腺炎3例;乳腺癌8例,12处病灶,乳腺癌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5例;Ⅲ期2例。手术方式: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6例,根治术2例。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7例,单纯癌1例。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证实。

    2.2  乳腺疾病的MRI表现  乳腺疾病主要观察疾病两个方面的MRI表现:形态表现和信号特征。MRI所显示的病变形态除具有其他影像检查的一般特征外,对病变的数量、大小、形态边界及其与周围组织间关系的显示更加清晰、准确,对一些多中心、多灶性病变的显示更加敏感,并且对病变内不同组织成分的信号显示,是MRI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重要特征。(1)乳腺纤维瘤2例,年龄为29岁和32岁。表现为单个的类圆形病灶,T1WI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形态规则、边缘光滑,无分叶和毛刺,2例均有完整包膜,内部信号均匀一致,直径3~5cm,位于乳腺外上象限,与皮肤和胸壁无粘连,增强扫描均呈均匀一致的强化,延迟期病灶强化,病灶内未见坏死。(2)乳腺纤维增生在脂肪抑制序列上由于脂肪组织的衬托,T1WI上表现呈低信号或略低信号,信号强度近似邻近腺体组织,T2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乳腺小叶增生MRI上T1WI表现为多发的小片状高信号,T2WI表现为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多数病变(8例)表现为中度弥漫性结节样强化,随时间延长,强化逐渐增强,且增生的导管、腺体组织的强化程度、强化速度与增生的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增生越严重、强化越明显。(3)乳腺炎的MRI扫描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斑片状或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炎症周围的导管、腺体在组织中结构紊乱。1例可见纤维组织和血管局限性扭曲,因根据产妇哺乳中病史、局部及全身的典型炎症表现,诊断并不困难,因此未做增强扫描。(4)乳腺癌中多数浸润癌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星芒状、蟹足状T1WI低信号,T2WI分叶状,并有放射状毛刺,T2WI上信号较高,病灶内部信号不均匀,可有液化、坏死、囊变;T1WI、T2WI均可显示因受侵犯增厚的乳腺皮肤,乳头有血性分泌物时,T1WI可呈高信号,肿瘤位置表浅可侵犯皮肤Cooper韧带,可见皮肤增厚和凹陷。增强扫描因乳腺癌血运丰富,在造影后,多数病变有典型的“快进快出”表现。8例均未见延迟期强化。

    3  讨论

    (1)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对鉴别良恶性病变效果较好,无辐射,但是由于费用较高,大部分患者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患者难以接受,故而我院在购置专用线圈时考虑到使用率而未购置乳腺专用线圈。笔者使用体线圈替代,通过实践不断修改各序列扫描参数,也得到了较为完美的图像,不但乳腺疾病能清楚显示,病灶内及周围组织如胸大肌、乳腺皮肤均能清晰显示,虽然图像清晰度较使用乳腺专用线圈较差,但不至于影响诊断结果。(2)MRI由于对乳腺软组织及邻近周围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平扫可显示病灶的形态、边界及淋巴结有无肿大、乳腺后软组织间隙乳腺皮肤有无增厚等,经过仔细观察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3)乳腺炎性病变和乳腺癌皆有淋巴结肿大,但是炎性病变可发现阻塞的乳腺管,结合临床大多有发热、血管增粗等表现,询问病史,多数发生于再哺乳期,单侧多发,增强扫描病灶强化不明显或不强化。本组织3例乳腺炎性病变均未见明显强化,而乳腺癌强化明显,乳腺皮肤增厚僵硬,晚期与病灶粘连,病灶有分叶、毛刺,乳后间隙可消失。(4)乳腺纤维增生可单发或多发,显示T1WI多发的小片状低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但无明显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呈弥漫性中等强化,患者病史较长,一般不难诊断。(5)对于多数乳腺恶性病变,许多文献报道认为,病灶强化程度是确诊的关键。但笔者认为这只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强化程度与病灶的多寡有关,并不能因强化程度不明显而排除恶性的可能。笔者的经验是结合病灶形态,乳腺皮肤有无僵硬及橘皮征,周围淋巴结和乳后间隙以及结合病史进行综合分析、考虑,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这样也可以弥补使用体线圈替代的图像不足,减少误诊率,又为医院节约了资金,取得了良好效果。(6)MRI的诊断方法也有局限性,良、恶性病变MRI的表现有许多重叠之处,MRI仍存在假阴性,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对微钙化的显示不敏感。而且费用对贫困地区来较昂贵,尚不能把MRI作为乳腺检查的常规方法,我院没有乳腺钼钯机,一般患者可选用CT作为首选,但对于一些对生活质量要求高的患者或常规体检的病源,MRI辐射小,对病灶的定位定性均具有一定优势,开展此项目,可以满足她们的要求。总之,MRI作为一种新的诊断技术,特别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乳腺癌浸润情况的观察以及对手术疗效的观察方面均有帮助。

    (编辑:黄鉴一)

    作者单位: 844000 新疆喀什,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MRI室

作者: 姚春慧,张沁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