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3期

介入性超声治疗妇科盆腔积液的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盆腔积液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在超声及临床上主要有盆腔积液或积脓、积血等。目前治疗盆腔积液主要用药物及局部物理治疗等方法,可使部分病人症状得到缓解,部分病人需手术治疗。近年介入性超声在临床广泛开展应用,由于这一技术具有病人痛苦小、无出血、疗程短、安全高效、不开刀、不损伤正常脏器的特点,同时对鉴别诊......

点击显示 收起

  盆腔积液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在超声及临床上主要有盆腔积液或积脓、积血等。目前治疗盆腔积液主要用药物及局部物理治疗等方法,可使部分病人症状得到缓解,部分病人需手术治疗。近年介入性超声在临床广泛开展应用,由于这一技术具有病人痛苦小、无出血、疗程短、安全高效、不开刀、不损伤正常脏器的特点,同时对鉴别诊断及病原菌诊断、治疗用药指导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总结了一套方法,临床疗效颇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2例,年龄19~48岁,平均33.5岁。临床主要症状:下腹不适、胀痛,腰酸,腹痛等。病程3个月~2年,平均1年余。其中盆腔积液128例,盆腔脓肿5例(部分病灶呈包裹性),11例盆腔积血(均为盆腔手术后或黄体血肿破裂后),根据超声及临床症状均诊断为盆腔积液。

  1.2  治疗方法  病人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后,铺巾,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在穹隆处检查、定位,将穿刺引导线对准病变处,将合适的穿刺针沿引导线经后穹隆处进入积液区,然后进行抽液,抽出液体20ml送病理、常规化验。根据颜色可分为黄色、暗褐色、淡黄色、血性(含陈旧性)、脓性等。部分液体稠厚,其内含有血块及脓苔絮状物等。根据液体的分型,选择性使用适当抗生素和生理盐水稀释反复冲洗、回抽(同时每次抽吸时应保留部分液体,不应全部抽净),直至液体颜色变淡或无色后抽净,庆大霉素16万u+地塞米松10mg+糜蛋白酶0.4万u混合后注入保留盆腔内。

  2  结果

  手术过程约20~50min。病人无明显的出血,无腹痛等不良反应症状。术后根据病情、细胞学检查、常规化验等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5~7天和经B超检查后随访,第2天积液未见明显增多,与介入治疗后相同,病人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第3天B超复查积液明显减少,第5天B超复查盆腔未见明显积液,第7天相同,病人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根据B超检查和临床症状变化统计盆腔内未见积液和症状消失的时间,第3~5天112例显示良好,第2周48例显示良好,第3~4周10例显示良好(2例脓肿和8例血肿),40天2例脓肿基本吸收。第7、8、10、12周及6个月后B超随访盆腔内均未见异常。4周内治愈率为98.8%。

  3  讨论

  治疗成功关键在于介入治疗前行超声检查,结合病史做出明确诊断,并预先估计能否顺利完成穿刺操作各步骤和选择合适口径的穿刺针。
根据积液的范围、深度、位置、回声变化等与子宫、膀胱及肠道的关系进行定位,在避免损伤邻近组织器官同时,使操作相对容易、时间短、安全性高。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肠道准备,避免周边肠腔对穿刺点和穿刺针的干扰。

  在治疗过程中,穿刺针应位于积液区的上1/3处,并根据积液的变化适当调整穿刺针的深度。同时每次抽吸时盆腔内应保留部分液体,不应全部抽净,对盆腔冲洗一定要全面,直至液体颜色变淡或无色,方可结束治疗。

  作者单位: 215500 江苏常熟,常熟博爱门诊部B超室

  (编辑:杨  熠)

作者: 周军华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