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5期

胃扭转X线征象与分析(附21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胃扭转(volvulusofstomach)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笔者搜集了急性和慢性胃扭转21例,对其X线征象进行分析,以供同道们参考。1一般资料本组21例胃扭转,其中急性胃扭转1例,慢性胃扭转急性发作2例,慢性胃扭转18例。3X线征象(1)扭转类型:横轴型全胃扭转前式1例,纵轴型全胃扭......

点击显示 收起

  胃扭转(volvulus of stomach)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笔者搜集了急性和慢性胃扭转21例,对其X线征象进行分析,以供同道们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胃扭转,其中急性胃扭转1例,慢性胃扭转急性发作2例,慢性胃扭转18例。男17例,女4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56岁,其中25~56岁16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21年,其中2~12个月12例,1~2年3例,5年以上6例。病因:胃溃疡2例,慢性阑尾炎2例,慢性阑尾炎并胃窦炎1例,肥胖1例,原因不明15例。

  1.2  症状与体征  3例有上腹部剧痛、呕吐等急腹症表现;15例有上腹不适、疼痛、饱胀、反酸等类似消化道溃疡的表现;2例因心慌、胸透发现心尖翘起,有心脏病而求诊;1例以左上腹部有肿块而就诊。

  1.3  X线征象  (1)扭转类型:横轴型全胃扭转前式1例,纵轴型全胃扭转11例,纵轴型部分胃扭转9例。(2)大小弯位置变换:全部变换14例(其中上下变换9例,左右变换5例),部分变换7例(均为上下变换)。(3)黏膜皱襞表现:横轴型全胃扭转黏膜皱襞呈螺旋形与十字形1例;纵轴型部分胃扭转中,黏膜皱襞呈绞纱状5例;食管腹腔段与扭转胃呈十字交叉4例;纵轴型全胃扭转中黏膜皱襞食管腹腔段与扭转胃呈绞纱状2例;倒V字形1例;倒置塔式弹簧状1例。立位见2个胃泡17例;4个胃泡1例;未见2个胃泡3例。(4)幽门与十二指肠的位置关系:15例幽门在十二指肠球部以上;4例幽门在十二指肠球部以下;2例幽门与十二指肠球部相平。(5)腹腔食管:显示延长13例,其中纵轴型全胃扭转9例,部分胃扭转4例;不延长8例,其中纵轴型部分胃扭转5例,横轴型全胃扭转3例。

  1.4  治疗  手术2例(1例在全麻后剖腹探查,见扭转胃已复位;1例胃部分切除,行胃—空肠吻合术);胃肠减压3例(急性胃扭转1例,慢性胃扭转急性发作2例,均取得复位);一般内科治疗15例;针灸治疗1例。

  2  讨论

  2.1  胃扭转的定义  各学者认识不一,张慕褰等[1]认为具有典型的形态上的改变,且有时有功能障碍者均可诊断为胃扭转。唐振铎等[2]对他们以前所报道的胃扭转病例,认为有部分患者的X线征象并不典型,故其诊断值得怀疑。陈炽贤等[3]认为,凡是胃的大弯和小弯,在相互位置关系上发生变化者,称为胃扭转。笔者认为:凡是胃的部分或全部大小弯位置发生变换,即大弯在上(头侧)面,小弯在下(足侧)面;或大弯在右面,小弯在左面(先天性内脏反位除外),均可称为胃扭转。

  2.2  病因

  2.2.1  解剖学因素  主要有胃周围韧带松弛、胃下垂、横结肠位置异常、幽门与贲门接近、腹壁松弛。

  2.2.2  病理学因素  包括膈疝、胃肿瘤、胃周围炎、胃附近器官受压(包括妊娠子宫及子宫外妊娠)、手术后、胃溃疡、肥胖等。

  2.3  胃扭转时大小弯的辨认  大小弯上下变换,一般有两点可作参考:正常时胃窦部大弯缘和小弯缘的弧线凹面是向上(头侧)的,这样近头侧的凹面向上的弧线是大弯侧,近足侧的凹面向上的弧线是小弯侧。正常时为窦部黏膜皱襞的排列曲线与大小弯缘基本平行,当胃扭转时胃窦部黏膜皱襞的排列曲线也随着大小弯位置的上下变换而变换,这点也有利于大小弯的辨认。腹内肿块压迫胃窦部大弯时,虽无大小弯位置上下变换,也能形成大小弯缘弧线凹面向下(足侧)的征象,须与胃扭转鉴别。后者无肿块触及,兼有黏膜皱襞改变等其他胃扭转X线征象。至于大小弯左右缘变换,则变换的部分很似正常胃形的镜面位置,一般只能除外先天性内脏反位,不难辨认。

  2.4  胃扭转的类型、程度和性质  横轴型与纵轴型胃扭转由于发生机制不同,X线表现也不同。前者扭转轴位于大网膜与小网膜之间,黏膜皱襞主要表现为螺旋形。后者扭转轴位于贲门与幽门之间,黏膜皱襞表现多种多样,有十字形、绞纱形、倒V字形、倒置塔式弹簧状等。扭转轴位于横轴和纵轴之间,称混合型胃扭转,此型比较罕见,本组无此病例。前式:即由后向前扭转,侧位或斜位观察胃窦部指向腹壁。后式:即由前向后扭转,侧位或斜位观察胃窦部指向脊柱。有记载的12例中,前式11例,后式仅1例,由此可见前式多于后式。这可能与正常时胃窦部指向右后上方,沿胃大弯缘弧线曲线顺时针方向扭转容易得多有关。全胃扭转除了膈附着部分以外,其余部分发生了全胃扭转,一般很少超过180°。部分胃扭转,仅胃的一部分发生了扭转,多数发生在胃窦部。部分胃扭转有时可以超过360°。急性胃扭转由于扭转角度较大(多数在180°以上,甚至超过360°),往往突然发病,病势凶猛,出现上腹剧痛、迅速呕吐、胃管不能插入三联症,与消化道溃疡穿孔等急腹症表现类似,一般必须施行手术治疗,否则发生扭转点组织绞窄坏死,终将导致死亡。本文3例急性胃扭转与慢性胃扭转急性发作在严密观察下做胃肠减压处理,使症状缓解、消失而复位。慢性胃扭转则因扭转角度较小(多在180°以内)症状较轻,一般可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有的无症状可不必治疗。但经内科治疗后,仍见症状持续,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健康者,也可考虑手术治疗。本组有2例施行了手术治疗。

  3  结论

  大小弯位置变换是胃扭转固有的X线征象,是确诊胃扭转的可靠证据。黏膜皱襞的多种改变是各型胃扭转时形成的特殊的X线征象,如见有1种或2种黏膜皱襞的改变,也可作为胃扭转的确诊证据。食管腹腔段相对延长提示胃扭转的可能性很大,必须寻找其他X线征象以利于确诊。但扭转部分位于胃窦部,食管腹腔段无延长表现,也不能否认胃扭转的存在。2个胃泡(液平)的出现与否,幽门在十二指肠上、下或相平不能作为确诊与排除胃扭转的依据。因为瀑布形胃也可有两个胃泡(液平);大小弯左右变换的纵轴型全胃扭转不一定出现两个胃泡(液平)。牛角型胃有时幽门在十二指肠球部以上,而确诊为胃扭转的病例,幽门与十二指肠球部有的仍在正常位置。

  【参考文献】

  1  张慕褰.胃扭转四例报告.中华放射学杂志,1957,5(4):231.

  2  唐振铎.慢性胃扭转四例报告.中华内科杂志,1958,6(12):783.

  3  陈炽贤.实用放射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68.

  作者单位: 256300 山东高青,高青县医院影像科

  (编辑:萧  凝)

作者: 王增强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