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5期

急性膀胱炎超声表现特点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膀胱炎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对38例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不尽,结合超声声像图征特点分析。结论超声显像技术能更好地将急性膀胱炎与慢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相鉴别,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关键词】超声显像。...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膀胱炎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  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对38例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不尽,结合超声声像图征特点分析。结果  38例膀胱壁不同程度增厚,内壁规整,欠光滑、尿液内可见沉积絮状物,有漂浮感22例,团絮状、团块状高回声8例,尿液透声好8例。结论  超声显像技术能更好地将急性膀胱炎与慢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相鉴别,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  超声显像;急性膀胱炎
       
  膀胱炎为常见的尿路疾病,有细菌性、真菌性和化学性膀胱炎之分,种类繁多病因各异。急性膀胱炎在急诊中较为常见,但在超声诊断方面报道甚少,甚至认为无明显的特异性声像表现。随着超声检查仪器的不断发展,清晰度及分辨力的提高,我院对急性膀胱炎的声像图特点有了新认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炎症组)均经临床确诊,男9例,女29例,年龄23~60岁,平均32岁,发病后≤6h就诊14例,6~12h就诊16例,12~24h就诊8例。临床表现38例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可伴有血尿或(和)排尿不尽,其中2例伴有体温升高。尿常规出现不同程度的潜血阳性,白细胞及红细胞增高或单纯以白细胞增高为主,6例血常规可出现白细胞及或中性粒细胞增高。38例均经抗感染止血治疗3~7天后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其中7例在治疗后7~10天复查。另测正常自然充盈膀胱60例作为对照组,均排除泌尿系及妇科疾患,年龄15~71岁,平均30.5岁,男9例,女51例。

  1.2  仪器与方法  所用仪器为HP-IP尖端彩超仪、探头频率3.5MHz。受检查一般采用仰卧位,必要时取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主要观测膀胱充盈度(在最大矢状切面及横切面下测量膀胱上下径、左右径及前后径)、膀胱壁厚度(与矢状面,测试位置处于膀胱后壁中部,在ZOOM功能状态下以显示最清晰时测量,其精确度为0.01mm),内部光滑度及尿液透声程度分为:(1)透声好,膀胱内呈均匀性无回声;(2)透声欠佳,膀胱内可见少许稀疏点状絮状高回声,有漂浮感;(3)透声差,膀胱内可见弥漫性点状或伴絮状高回声,有漂浮感或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1.3  统计学方法  对于炎症组与正常组所测的有关值进行对照分析,经数据统计处理,计量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炎症组  膀胱左右径(9.134±0.87)cm,前后径(5.95±1.18)cm,上下径(10.3±0.89)cm,壁厚(0.446±0.036)cm,且38例膀胱壁均不同程度增厚但内部规整、欠光滑。尿液内可及沉积的斑点状或絮状物,探头振动后有漂浮感22例,尿液内可见随体位改变而移动的团絮状或团块状高回声8例,尿液透声好8例。

  2.2  对照组  膀胱左右径(9.86±0.93)cm,前后径(6.05±1.10)cm,上下径(10.8±0.98)cm,壁厚度(0.224±0.036)cm,膀胱壁光滑,尿液透声好。

  2.3  统计学分析  膀胱大小、各径在炎症组和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膀胱壁厚度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3  讨论

  急性膀胱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伴有血尿。根据病理表现不同,急性膀胱炎分为黏膜型炎症、出血性炎症、化脓性炎症及坏死性炎症。当炎症初期主要表现为黏膜炎症,此时以黏膜充血、水肿为主,超声仅见弥漫性增厚的内膜或膀胱壁弥漫性增厚。当病情继续发展黏膜面出现大小不等的片状出血或毛细血管破裂,即为急性出血性膀胱炎(正常膀胱黏膜上有较多的血管,尤其是膀胱三角区血管最为丰富,且多数为动脉,粗细不等、分布不规则);此时超声显示尿液透声差,可见点状和团絮状物,有漂浮感或见团块状沉积物回声(为血凝块);患者此时多伴有血尿或尿液浑浊。但也因注意有时尿液浑浊,超声扫查同样可见絮状或(和)点状悬浮物,而尿常规检验主要为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或组织碎屑,虽然潜血阳性、白细胞增高,但红细胞仍在正常范围,超声检查中遇有此类情况时不应简单地报告为膀胱内出血或膀胱内凝血块,而应报告为膀胱内沉积物较妥。值得提出的是:(1)本组在观察中发现急性膀胱炎患者在膀胱充盈早期(即膀胱横切面,在左右径约4.0~5.0cm,前后径约3.0~4.0cm时)膀胱壁增厚更为明显,这对于诊断急性膀胱炎是否更有意义还有待今后进一步观察分析;(2)急性膀胱炎患者一定要测试膀胱残余尿。一般来说,急性膀胱炎患者排空膀胱后(超声扫查无残余尿),当即仍有或明显有尿意感,本组99.37%的患者有此体征,故可作为诊断急性膀胱炎的重要征象之一。

  急性膀胱炎应与以下疾病鉴别。(1)慢性膀胱炎:该症声像图虽也有黏膜层弥漫性增厚表现,但黏膜表现均不光滑,呈细颗粒状,黏膜连续性差,而本组急性膀胱炎黏膜表现多较规整,连续性好。另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血尿症状一般不如急性膀胱炎明显,但慢性膀胱炎急性发作时其声像图与急性膀胱炎大多相似。(2)腺性膀胱炎:虽然该症其中一类型为全壁增厚型,与急性膀胱炎声像图相类似,但严格来说此症是慢性膀胱炎的一种特殊表现,这是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化生,转变成具有分泌功能的腺细胞,该细胞可向黏膜下固有层伸长增生,形成上皮细胞巢,又由于该细胞可分泌黏液,以至形成囊肿,因此声像图上表现黏膜粗糙不光滑,回声不均匀,可有散在分布的细小的蜂窝状小囊性暗区,而急性膀胱炎无此征象,另可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加以鉴别。(3)结核性膀胱炎:主要为病变早期的鉴别,虽然也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但病变多为局灶性,常位于输尿管口及膀胱三角区,早期一般不会形成膀胱壁弥漫性增厚。至于膀胱肿瘤伴出血,一般多为无痛性出血,声像图上其病灶多表现为结节状或乳头状凸起,与膀胱壁管系密切,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膀胱内的凝血块则随体位的改变而移动,两者可据体位的变化以资鉴别,以免误诊。

  综上所述,急性膀胱炎主要声像图表现以膀胱壁弥漫性增厚为主,且以黏膜增厚多见,黏膜面规整连续性好,或黏膜面不光滑,当伴肉眼血尿时,膀胱内多见点状或团絮状沉积物,探头于腹壁振动时可有漂浮感。此外,有时可见随体位改变而移动的团絮状或团块状高回声(凝血块),无残余尿仍有尿意感,经抗感染止血治疗后上述声像图征象及有关体征一般均可消失。

  作者单位: 1 831100 新疆昌吉,昌吉州人民医院超声科

       2 新疆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彩超室

  (编辑:夏  琳)

作者: 林亚琴刘艳丽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