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2期

应用64排螺旋CT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探讨(附36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应用64排螺旋CT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探讨(附36例分析)(pdf)[摘要]目的了解64排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及后处理方法的应用。方法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及相应后处理技术成像对颅内动脉瘤进行诊断及相应技术的推广。结果通过对36例41个脑动脉瘤的分析,脑动脉瘤多发生于脑基底动脉环,多发者多在动脉硬化基础上......

点击显示 收起

      应用64排螺旋CT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探讨(附36例分析) (pdf) 

   [摘要]  目的  了解64排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及后处理方法的应用。 方法  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及相应后处理技术成像对颅内动脉瘤进行诊断及相应技术的推广。 结果  通过对36例41个脑动脉瘤的分析,脑动脉瘤多发生于脑基底动脉环,多发者多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发病。结论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疑脑动脉硬化并发脑动脉瘤患者应首选64排螺旋CT筛查。恰当的后处理方法是更好地显示病变的关键。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颅内动脉瘤;后处理;部位;价值

      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现已被广大临床工作者所接受。64排VCT具有扫描速度快、层厚薄、检查时间短、获取的影像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等优点,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技术。我院自该设备引进以来,广泛应用于血管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颅内动脉瘤病例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8岁。单发32例,多发4例,共41个动脉瘤。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

    1.2  设备与方法  设备为GE公司64排VCT螺旋扫描机;扫描条件120 kV,600 mA,层厚0.625 mm。对比剂为欧苏350 mgI/ml,用量80~100 ml。经前臂静脉接压力注射器,药速4.0~4.5 ml/s。先做常规定位,扫描范围从颈内动脉起始部至颅顶,个别病例视病情而定。起扫时间用智能跟踪法,监测点定在颈总动脉,阈值100 HU。扫描结束后把一系列薄层图像数据传送到ADW 4.2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后处理技术采用SSD技术、MIP技术、VR技术联合使用。

    2  结果

    36例中共41个动脉瘤,单发32例,多发4例;发病部位分布依次为基底动脉环22个,其中前交通动脉15个,后交通动脉7个;颈内动脉C1段8个;大脑中动脉M1段4个,M2段2个;大脑前动脉A1段1个,A2段2个;椎基底动脉颅内段1个。

    瘤体最大12 mm,位于前交通动脉,因瘤体破裂出血而就诊;最小3 mm,无单独症状,为偶然发现;大多数瘤体为4~8 mm。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病,除了较大者有占位效应的症状外,大多数是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就诊;动脉瘤的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外伤性、细菌性、动脉硬化性或脑瘤所致动脉瘤[1]。发病率占人群的1%~4%,单发动脉瘤首次破裂出血住院患者的病死率为10%~15%,再次破裂出血住院患者的病死率为40%;实际上很多患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没能到医院就诊即死亡。因此,及时、准确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以提高其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是目前全球性的医疗保健课题[2]。其发病部位好发于颅底基底动脉环的分支,特别是动脉的分叉部位。本组41个动脉瘤中22个发生于基底动脉环,且大部因破裂出血而就诊。其次为颈内动脉(8个)、大脑中动脉(6个)、大脑前动脉(3个)、椎基底动脉(1个),未见大脑后动脉发病。4例多发病例中,均为年老患者,有动脉硬化血管改变。

    3.1  后处理技术的应用  64排VCT具有短时间内采集大量信息,并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功能,恰当、合理地应用后处理技术,是更好显示病变、减少漏诊的关键。SSD技术通过设定阈值产生表面影像,立体感强,操作简便,但图像轮廓欠清晰,有放大效应。MIP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血管壁及腔内密度,显示细节较精细,在观察瘤内有无附壁血栓及有无钙化等方面显示较好;但立体感差,人工编辑时费时费力。VR技术是含有物体内部结构的显示方法,能够做任意断面的剪切或进行内部透视观察,能更佳显示解剖学构造,有很强的三维空间感[3],对动脉瘤的形态、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夹角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显示较好。总之,在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时以VR技术为主,辅以MIP、SSD技术结合应用,才能更好地显示病变,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3.2  64排螺旋CTA与DSA比较  目前,DSA仍然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但DSA有一定的创伤性和危险性:对比剂的用量较多,易出现不良反应;检查时间较长,且只能显示血管内部情况,不能直接显示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变化[3],同时增加了医患的辐射剂量。64排VCT检查具有无创伤、操作简便、图像采集信息量大等特点,后处理方式多样化,对动脉瘤的形态、大小、血管壁瘤颈部钙化、动脉瘤血栓形成、与邻近血管关系、与载瘤动脉夹角及与颅骨的空间关系的显示明显优于DSA。笔者认为,对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首先选用CTA筛选,应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在CTA诊断不够明确时可进一步做DSA检查。我院对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及时做了CTA检查即得到明确诊断,并得以及时治疗,就可说明这一点。

    [参考文献]

    1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7.

    2  张廉良,俞同福,徐青,等.多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技术探讨.放射学实践,2003,18:204-205.

    3  杨位霞.脑血管CTA及DS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济宁医学院学报,2004,27(2):74-76.

    作者单位: 163453 黑龙江大庆,大庆龙南医院CT室

  (编辑:卫  东)

作者: 牛志林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