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3期

剥脱性骨软骨炎的影像学诊断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OCD)的X线、CT、MRI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膝关节OCD病例,分别摄取X线平片正侧位、CT横断面扫描、MRI冠状位、矢状位T1WI、T2WI检查,分析各种检查方法影像表现特点。结果病变好发于股骨内髁关节面(83。3%),典型发病位置是股骨内侧髁后外侧......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评价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OCD)的X线、CT、MRI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膝关节OCD病例,分别摄取X线平片正侧位、CT横断面扫描、MRI冠状位、矢状位T1WI、T2WI检查,分析各种检查方法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病变好发于股骨内髁关节面(83.3%),典型发病位置是股骨内侧髁后外侧部分,且主要位于关节面负重区。X线表现为从关节面剥离的小骨片,密度较高,周围围绕一明显透亮带,下方为凹陷的骨窝;CT表现为局限性密度增高影,与周围正常骨质分界较清,周围环绕低密度透亮带;MRI表现为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病变周边为不规则高信号带,骨块剥脱清晰可见。结论 OCD有较典型的影像学特点,MRI在其诊断和病理评估方面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剥脱性骨软骨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剥脱性骨软骨炎(oste chondritis dissecans,OCD)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区域性关节软骨及其深层的骨质缺血坏死,并与周围健康骨质分离为特征的一类关节疾病,可发生于全身任何关节,但以膝关节最为常见。笔者收集我院1999~2003年所收治的膝关节28例OCD病例资料,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手术证实的OCD病例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12~53岁,平均31.4岁,共30只膝关节发病,左膝17只,右膝13只。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膝关节疼痛史,其中15例为战士,有明确强化训练及外伤史。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X线平片摄取膝关节正侧位;CT扫描使用日立PRATICO螺旋扫描机,横断面扫描,120 kV,175 mAs,层厚3~5 mm,层距3~5 mm;MRI检查使用日立AIRISIⅡ0.3 T永磁型磁共振系统,膝关节正交线圈,T1WI TR/TE=500 ms/25 ms,T2WI TR/TE=3500 ms/117 ms,层厚4 mm,层距5 mm,NSA 4次,行冠、矢状位扫描。

    2  结果

    30只膝关节中,发生于股骨内侧髁25例(83.3%),外侧髁5例(16.7%)。X线平片发现7例,表现为从关节面剥离的小骨片,周围环绕一透亮带,下方为凹陷的骨窝;CT发现25例,局限性密度增高影,条状或椭圆状,与周围骨质分界较清,周围环绕低密度带区;全部病例均有MRI改变,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周边为不规则高信号带。其他表现包括:半月板损伤(17只)、髌骨软化(3只)、关节软骨信号改变(28只)、程度不同的关节积液(30只)等。

    3  讨论

    3.1  病因  目前认为创伤、缺血坏死、骨骺发育异常、遗传因素等均有可能是OCD的致病因素,但以创伤理论更为重要[1],本组病例15例有明显高强度训练及外伤史。

    3.2  病理变化  由于创伤等原因,一块区域性的关节软骨及其深层的骨质与周围正常骨质逐渐分离,随后纤维组织长入包绕剥脱骨质,阻碍了其重建血供,裂片可能部分剥离但仍然位于关节面凹陷中,即火山口内,也可能全部剥离形成关节腔内游离体,病变处关节软骨面粗糙、混浊,可能保持完整,也可能部分断裂[2]。临床上可将OCD病理改变为4级,Ⅰ级:关节面完整,骨软骨呈凹陷性骨折征象;Ⅱ级:骨软骨块部分剥离,有骨桥连接;Ⅲ级:骨软骨块全部剥离,但仍位于火山口内;Ⅳ级:出现关节内游离体[3,4]。

    3.3  影像学表现

    3.3.1  X线和CT表现  病灶位于关节软骨下,呈圆形、卵圆形高密度或正常密度骨块,长径数毫米到数厘米,周围骨密度下降。随病灶进展,骨块周围形成环形软组织密度透光带,并可向所包绕的高密度或正常密度骨块不均匀渗透,形成混杂密度,透光带外周骨质亦可发生硬化,其下为容纳骨片的骨床。当骨块脱落形成关节内游离体时,原骨块所在处可留有局限性软组织或液性密度凹陷缺损,多围以高密度硬化边。

    3.3.2  MRI表现  病灶呈与关节面平行的卵圆形,T1WI呈低信号,混杂信号或正常骨髓信号,T2WI信号强度不均匀增高或仍与正常骨髓信号相似,周围为并行的肉芽组织带和(或)骨增生硬化带,前者呈更长T1、长T2信号,Gd-DTPA静脉注射后扫描呈条带状强化。骨增生硬化带在T1WI、T2WI均皮呈质样低信号,其外围尚有条状长T1、长T2信号区,系骨髓水肿所致。病变晚期,坏死病灶髓腔侧可出现明显的长T2信号线。MRI关节造影[5]示滑膜和造影剂可渗透到坏死骨和宿主骨之间,坏死病灶表面软骨可变薄、翘起或中断分离,关节内通常伴有少量积液。MRI可观察关节软骨的断裂和缺损。依据剥脱软骨片与骨床之间交界面T2WI信号的改变可以较准确地确定病灶的稳定性。两者之间出现条状液性高信号或稍高信号都提示病灶不稳定,两者之间信号不高则是病灶稳定或愈合的可靠指征。

    3.4  鉴别诊断

    3.4.1  退行性骨关节病  膝关节骨端肥大,有骨赘形成及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变窄,发病年龄大,不形成游离骨块。

    3.4.2  关节结核  关节间隙狭窄,溶骨性骨破坏,死骨形成,病程较长,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3.4.3  外伤性游离体  于外伤后立即出现,临床症状明显。

【参考文献】
  1 Siffert.R.classification of the osteochondrosis.Clin Orthop,1981,158:10.

2 Obeclian RS,Gretsamer RP.Osteochondritis slisscans of the clistal famr and patella.Clin sports med,1997,16(1):157-174.

3 周海宇,孙正义,夏春,等.剥脱性骨软骨炎研究现状.临床骨科杂志,1999,2(4):315-317.

4 Dramer J,stiglbauer R,Engle A,et al.Mr Contrast arthrography in 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J comput Asist Tomogr,1992,16(2):254-260.


作者单位:261000 山东潍坊,解放军第89医院放射科

作者: 翟伟庆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