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9期

颅颈联合部畸形的MRI诊断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颅颈联合部畸形的MRI诊断特点。方法2000年1月~2004年5月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33例颅颈联合部畸形,在安科公司生产的0。结果33例颅颈联合部畸形包括Chiari畸形15例,颅底凹陷症4例,扁平颅底2例,寰枕融合畸形10例,齿状突发育障碍2例。结论MRI能很好地显示畸形的程度及类型,因此MRI是诊断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颅颈联合部畸形的MRI诊断特点。方法 2000年1月~2004年5月经手术临床证实的33例颅颈联合部畸形,在安科公司生产的0.165 T MR机上采用常规矢状位、冠状位及横轴位增强前T1WI和T2WI扫描,增强后T1WI扫描,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3例颅颈联合部畸形包括Chiari畸形15例,颅底凹陷症4例,扁平颅底2例,寰枕融合畸形10例,齿状突发育障碍2例。结论 MRI能很好地显示畸形的程度及类型,因此MRI是诊断颅颈联合部畸形的首选。

【关键词】  颅颈联合部畸形;脊髓空洞;小脑扁桃体延髓联合畸形;增强扫描


    颅颈联合部畸形为一组先天性颅、椎骨的发育异常,以及该区的脑脊髓先天畸形。笔者搜集2000年1月~2004年5月MRI扫描的33例颅颈联合部畸形的MR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总结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00年1月~2004年5月行MRI检查并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33例颅颈联合部畸形的患者,男12例,女21例,年龄19~65岁,平均41岁。

    1.2  方法  使用安科公司0.165 T永磁型MR机,颅颈部线圈,扫描序列包括:矢状位、冠状位及横轴位T1WI及T2WI平扫,注射造影剂Gd-DTPA常规T1WI冠、矢状及横轴位扫描。扫描参数:SESS(T1WI) TR/TE  300 ms/16 ms;FSEF35(T2WI) TR/TE  5000 ms/60 ms,层厚7 mm,间距0.5 mm,矩阵128×512,FOV 256,激励T1WI 8次,T2WI 4次,造影剂用量0.1 mmol/kg体重。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33例颅颈联合部畸形的患者,男12例,女21例,年龄19~65岁,平均41岁。病史最短的4个月,最长的38年。其中单纯Chiari畸形15例,颅底凹陷症4例(其中并Chiari畸形的2例),寰枕融合畸形10例(其中并Chiari畸形3例,并Chiari畸形、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等多种畸形2例,并枕大孔变小1例,并颈椎融合1例),扁平颅底2例,齿状突发育障碍2例。以上33例患者行手术治疗5例(其中1例已死亡),其余行保守治疗。

    2.2  MRI表现

    2.2.1  Chiari畸形的MR表现  本组33例颅颈联合部畸形,单纯Chiari畸形15例(即不合并其他颅颈联合部畸形),15例均为ChiariⅠ型畸形。ChiariⅡ型畸形7例,俱为与其他颅颈联合部畸形合并存在。ChiariⅢ型病例无。ChiariⅠ型畸形枕大孔前后径为37~40 mm的有4例,小脑扁桃体下端位于斜坡下端与枕大孔后下缘连线下3~5 mm,4例中颈髓内空洞形成2例,其余2例颈、胸髓具有空洞形成。11例ChiariⅠ型畸形枕大孔前后径为41~43 mm,小脑扁桃体下端变细、尖削,位于枕大孔连线下5 mm以上,其中有1例达15 mm,11例均有颈、胸段脊髓空洞形成。7例ChiariⅡ型畸形,均伴有其他颅颈联合部畸形。枕大孔前后径均>43 mm,除有延髓、小脑向下移位外,第四脑室形态与位置也有变化,第四脑室变细长,其下端进入枕大孔平面以下。

    2.2.2  其他颅颈联合部畸形的MR表现  (1)颅底凹陷症:在MRI正中矢状位,从硬腭到颅后点(枕大孔后缘中点)连线,齿状突超出此线(Chamberlain’s线)5 mm。本组4例颅底凹陷症,其中合并ChiariⅡ型畸形2例。扁平颅底2例。头颅基底角增大(>143°)。基底角即沿蝶骨平板和斜坡各划一条直线,两条线之间的夹角。(2)寰枕融合畸形:矢状位见不到环椎后弓,在冠状位及旁矢状位环椎两侧块与枕骨融合。其中4例完全融合,6例部分融合。完全融合见到环椎两侧块与枕骨连成一片骨块。部分融合见其间隙变窄或间隙部分消失。10例寰枕融合畸形中并ChiariⅡ型畸形3例;并有ChiariⅡ型畸形、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等多种畸形2例;1例伴有颈椎融合;伴有寰枢椎脱位2例,均为半脱位,齿状突见向后上移位,压迫颈延髓交界处,并见该处变细;并有枕大孔变小1例,枕大孔前后径为32 mm。(3)枢椎齿状突发育障碍2例。其中1例齿状突缺如,1例齿状突发育较小,由于齿状突发育畸形引起寰枢关节脱位,齿状突或枢椎椎体向后上移位,颈延髓相应部位受压、变细。至于颈椎融合这里不再表述。以上多种畸形同时存在的病例可见到多种畸形的MR表现。

    3  讨论

    颅颈联合部畸形为一组先天性颅、椎骨的发育异常,以及该区的脑、脊髓先天性畸形。包括:(1)扁平颅底与颅底凹陷;(2)寰枕融合;(3)颈椎融合;(4)齿状突发育障碍与寰枢椎脱位;(5)小脑扁桃体延髓联合畸形(Chiari畸形)[1]。另枕骨椎化也为颅颈联合部畸形的一种。

    上述几种颅颈联合部畸形,不仅可单独存在,还可同时存在,而且还可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与后天性继发改变,使病变相当复杂。颅颈联合部畸形的几种典型畸形,由于可同时存在,往往引起的临床表现也基本相同。

    临床上有些在儿童期发病,大多数成年后才出现神经症状,外伤与颈椎退变可加重并加速病情的变化。本组搜集的病例,特别是中、老年患者,未行MRI检查前一直按颈椎病治疗,后行MRI检查后才得以明确。颅颈联合部畸形起初表现为体位性严重四肢无力及感觉异常,甚至四肢瘫痪。头颈恢复正常体位时症状消失。多数为枕下性疼痛,僵直性斜颈,进行性四肢瘫痪与感觉障碍,如痛温觉减退或消失,感觉分离等。小脑性共济失调,后组颅神经麻痹,甚至脑积水、颅内压增高等症状。

    小脑扁桃体延髓联合畸形为后脑先天性发育异常。由小脑扁桃体延长经枕大孔疝入上颈段椎管,延髓和第四脑室同时向下延伸,常伴有脊髓空洞症、脊髓纵裂、脑积水和其他颅颈部联合畸形。

    目前小脑扁桃体延髓联合畸形(Chiari)的分型是沿用Chiari(1891年)提出的分类方法。分为3型,Ⅰ型是指小脑扁桃体与小脑下部向下移位,进入椎管,但是,延髓与第四脑室位置正常,此型常并有脊髓空洞;Ⅱ型是指在Ⅰ型的基础上,延髓与第四脑室亦向下移位,延髓与第四脑室拉长,此型常伴有脑积水及其他颅内畸形;Ⅲ型即延髓、小脑以及第四脑室疝入枕部或上颈段脑(脊膜)膨出之中。Ⅲ型罕见,仅见于新生儿,很少行MRI检查[2]。也有分为4型的,在此不再表述。

    枕大孔前后径正常约为37 mm。Chiari畸形枕大孔前后径加大。从斜坡下端与枕大孔后下缘之间作一连线,小脑扁桃体正常时其下端不低于此连线之下3 mm,小脑扁桃体下端浑圆。低于此连线下3~5 mm者为界限性异常,低于连线下5 mm者为异常[3]。Ⅰ型枕大孔前后径达40 mm,小脑扁桃体下端变尖削,位于连线下5 mm,小脑扁桃体向下伴有颈段脊髓空洞、脑积水。Ⅱ型除延髓小脑向下移位外,第四脑室形态与位置有变化,枕大孔前后径达43 mm以上。

    轻度的ChiariⅠ型畸形需与正常者相鉴别,由于ChiariⅠ型畸形常有颈髓空洞形成,仔细观察不难诊断。Ⅱ型畸形MRI表现较为典型,不难与其他疾病相鉴别。但由于有脊髓空洞存在,需行增强扫描排外肿瘤所致的脊髓空洞。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环椎与枕骨分裂不全即寰枕融合,或称寰椎枕骨化。寰枕融合常伴有寰枢关节半脱位、颅底凹陷及颈延髓交界处受压移位等。还可合并有枕大孔变小、Chiari畸形及颈椎的其他畸形。

    枢椎的齿状突有两个骨化中心,左、右各一,约于胎儿第五个月时出现,出生时多已联合。如齿状突骨化中心与枢椎椎体不联合,则称为齿状突骨。当齿状突原发骨化中心发育障碍时,可很小,甚至完全缺如。以上齿状突的各种畸形,常引起寰枢关节半脱位或脱位。寰枢关节正常时,于正中矢状位测量齿状突前缘与环椎前弓后缘的间隙,儿童正常为4 mm,成人为2.5~4 mm。如超过以上数据,可考虑寰枢关节半脱位或脱位。

    扁平颅底主要是观察头颅基底角的增大。沿蝶骨平板和斜坡各划一条直线,两线的夹角为基底角,正常时不超过143°,当>143°时,可诊断为扁平颅底。

    颅底凹陷症的测量方法很多,在此仅介绍Chamberlain’s线的测量方法。从硬腭到颅后点(枕大孔后缘的中点)连线。齿状突超过此连线1/3者为异常。

    MRI是诊断颅颈交界区畸形的重要手段[4]。普通X线摄影,由于需张口位,如有齿状突后移或寰枢椎脱位后移压迫颈延髓时,往往会加重病情,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CT对颅颈交界区畸形的观察,特别是螺旋CT的出现,对于骨质的情况能够得到很好的观察效果,但由于对后脑及颈髓的观察欠佳,往往不能得到最佳的诊断结果。而MRI,由于可行多方位扫描,可以清楚、准确显示枕骨、寰枢关节、斜坡的形态及此区的脑干、小脑、颈髓等组织结构,故MRI对颅颈联合部畸形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手段。

    总之,MRI对颅颈交界区畸形的诊断简便、无创、准确,应作为该区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隋邦森,吴恩惠,陈雁冰,等.磁共振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87.

2 高元桂,蔡幼铨,蔡祖龙,等.磁共振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220.

3 张玉祥.小脑扁桃体延髓联合畸形的MRI诊断与临床误诊原因分析.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6(2):168.

4 任雪英.何进宇.颅颈交界区畸形临床与MRI分析.四川医学,2001,22(9):815.


作者单位:655000 云南曲靖,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医学影像中心

作者: 李吉华,陈国云,邓志宏,李艳丽,马 婷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