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4期

MRI在脊柱转移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2例经临床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及特征。结果72例转移病灶在T1加权像均表现为信号降低,T2加权像信号改变则取决于转移的类型,溶骨型、混合型均表现为信号增高,而成骨型则表现为信号降低。有......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评价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2例经临床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及特征。结果 72例转移病灶在T1加权像均表现为信号降低,T2加权像信号改变则取决于转移的类型,溶骨型、混合型均表现为信号增高,而成骨型则表现为信号降低。有2例脊柱转移瘤误诊为脊柱结核。结论 MRI具有优良软组织分辨率,有多种参数成像,对水分改变敏感,多方位成像,对脊柱转移瘤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三维成像优点,应作为脊柱转移瘤诊断常用方法之一,对怀疑脊柱转移瘤且难以肯定时应首选MRI检查。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脊柱转移瘤在日常诊断工作中常见,本文分析72例经临床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及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2例病例中,男49例,女23例,平均年龄51岁,统计原发肿瘤中:肺癌23例,乳腺癌15例,直肠癌10例,食管癌4例,骨肉瘤5例,前列腺癌3例,鼻咽癌3例,甲状腺癌2例,肾癌2例,膀胱癌2例,滑膜肉瘤1例,鼻腔未分化癌1例,子宫颈癌1例。 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是因颈、胸、腰背部疼痛,多为持续性、夜间加重,另有体重减轻、贫血、发热等就诊。实验室检查: 成骨性转移者碱性磷酸酶增高,血清钙磷正常或偏低;溶骨性转移者血清钙磷增高;前列腺癌转移者酸性磷酸酶增高。

    1.2  方法  使用SIEMENS 1.0 T 超导型磁共振机。72例均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检查,且有15例增强后采用脂肪抑制技术,10例采用单、双倍剂量Gd-DTPA增强扫描,Gd-DTPA单倍剂量0.1 mmol /kg ,双倍剂量0.2 mmol/kg。

    2  结果

    2.1  病灶部位  本组72例中按发生率依次为胸、腰、颈、骶椎,累及胸椎32例(44.4%),腰椎25例(34.7%),颈椎17例(23.6%),骶椎3例(4.2%),其中部分病例可同时累及胸颈、胸腰、腰骶椎等,这与文献报道相似[1,2]。

    2.2  原发肿瘤  本组统计转移至脊柱的原发肿瘤有13种,其中前三种:肺癌、乳腺癌、直肠癌最多,三种合计约占67%。

    2.3  转移病灶MRI成像表现  72例转移病灶在T1加权像均表现为信号降低,T2加权像信号改变则取决于转移的类型,溶骨型、混合型均表现为信号增高,而成骨型则表现为信号降低。具有以下特征:(1) 跳跃征多见,转移病灶一般累及多个相邻或不相邻的椎体(图1)。(2)椎间盘嵌入及椎间隙扩大征,当转移病灶侵犯椎体时,椎间盘一般不受累,而椎体被破坏并使终板塌陷,椎间纤维软骨变性而嵌入椎体内,使椎间隙扩大,T2WI上椎间盘信号增高是较特意的表现。(3)附件,尤其是椎弓根破坏多见。(4)可有椎旁软组织肿块,但范围多小于局部受累椎体范围,多为基本强化。(5)椎体楔形变不能排除椎体转移性肿瘤。  (6)与脊椎结核、原发性肿瘤MR图像比较后,晕征、靶征及椎基底静脉消失征为非特异性表现。(7)增强后椎旁软组织与正常脊髓分界清楚。(8)增强后抑脂技术有利于显示椎体受侵部分与正常骨髓组织的分界。(9)双倍剂量比单倍剂量无明显优越性。

    2.4  MRI的敏感性  由于X线平片的密度分辨率低,加之检查部位前后组织结构的相互重叠,早期病变很难显示。CT检查对诊断脊柱转移瘤的敏感性高于X线平片。由于CT的密度分辨率高,对转移瘤的检出率要高于X线平片。但又因CT每个检查部位包括椎体有限,临床医生定位的不准确性,从而降低了脊柱转移瘤病灶的检出率。MRI为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具有更高的对比分辨率;扫描野大;对病变的脊柱信号变化特别敏感;易发现椎体附件及椎旁软组织病变,因此MRI在发现率和敏感性方面明显优于普通X线和CT检查[2]。本组72例均有X线平片,能明确发现有椎体破坏或肯定转移者有28例(38%),椎体显示不清或不能确诊者11例,其余33例脊椎X线平片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3.1  概述  脊柱转移瘤多发于老年人,40~60岁者占50%以上,男性多于女性,据统计恶性肿瘤中骨转移占40%,而脊柱转移占骨转移约20%。脊柱转移瘤多原于腺癌。根据MRI信号特点,多个椎体受累的跳跃征,椎间盘嵌入征,椎间隙扩大,附件破坏多见。椎旁肿块范围小,呈软组织信号、多为均匀强化等特征可判断[3]。

    3.2  鉴别诊断  脊柱转移瘤主要与脊椎结核、化脓性脊椎炎、嗜伊红肉芽肿、原发性脊柱肿瘤等相鉴别。

    3.2.1  脊椎结核  好发于儿童和青年,儿童发病以胸椎最为多见,常累及单个椎体,成人好发于腰椎,常侵犯邻近两个椎体。MRI是显示脊椎结核病灶和范围最敏感的方法,可发现椎体内早期炎性水肿,大多数被破坏的椎体和椎间盘T1WI呈现均匀的较低信号,少数病灶呈混杂低信号,T2WI多呈现混杂高信号,增强检查多不均匀强化,在椎体终板附近可见米粒状低信号影为死骨的信号。椎间隙狭窄,增强后强化明显,强化多不均匀(图2)。MRI可清楚显示脊柱结核脓肿蔓延,范围广泛,多为环状强化[1~4]。

    3.2.2  化脓性脊椎炎  多发于成年人,腰椎多见,椎体破坏同时病变修复,表现明显椎体骨质硬化并可在椎旁或前缘形

    图1  脊柱多个椎体见片状混杂异常信号,以骶骨明显,骶骨周围亦见混杂信号软组织影,边界模糊,其内可见多发小囊腔样长T2信号  图2  L1~3椎体骨质破坏,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L1~2椎间隙明显变窄

    成粗大骨桥为其特征。MRI多呈T1WI、T2WI长而混杂信号。

    3.2.3  嗜伊红肉芽肿  多发于儿童与年轻人,多为单个或连续椎体破坏,跳跃征少见,椎体楔形变多见,软组织肿块范围较大。

    3.2.4  脊柱原发性肿瘤  脊柱原发性肿瘤明显少于转移瘤,脊柱良性肿瘤主要有血管瘤、骨样骨瘤、巨细胞瘤、骨纤维结构不良等。恶性肿瘤有软骨肉瘤、脊索瘤等。两者在MRI信号多无大的区别,原发肿瘤多侵犯单个椎体及附件,无跳跃征,椎间隙基本正常。结合临床找到原发病灶有助于转移瘤的诊断[5]。

    总之,MRI对脊柱转移瘤的检查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三维成像优点,有多种参数成像,对水分改变敏感,多方位成像, 应作为检查脊柱转移瘤的选用方法之一,对怀疑脊柱转移瘤而难以确诊时应首选MRI检查。

【参考文献】
  1 陈志中.脊柱肿瘤30例CT分析.临床放射学杂志,1995,14:296-298.

2 曹来宾.1047例骨转移瘤的影像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547.

3 杨广夫,靳宝善.磁共振诊断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25-346.

4 王云钊,曹来宾.骨放射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25.

5 Arahami E, Tadmor R, Dally O,et al.MR demonstration of spinal metastases in pantients with normal radiographs and CT and radionuclide bone scans.J Comput Assist Tomogr,1989,13:598.


作者单位:435000 湖北黄石,黄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作者: 范正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