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7期

低场MR对骶管囊肿的诊断价值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低场MR骶管囊肿诊断价值随着MR的广泛应用,骶管囊肿的检出率越来越高,骶管囊肿也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临床并不少见,为探讨低场磁共振对骶管囊肿的诊断价值,笔者收集了我院2006年5月~2008年5月有完整影像资料的26例骶管囊肿,结合临床和文献资料分析如下。2检查方法MRI扫描采用美国GES......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低场MR 骶管囊肿 诊断价值

 随着MR的广泛应用,骶管囊肿的检出率越来越高,骶管囊肿也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临床并不少见,为探讨低场磁共振对骶管囊肿的诊断价值,笔者收集了我院2006年5月~2008年5月有完整影像资料的26例骶管囊肿,结合临床和文献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26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7.2岁,男22例,女4例,18例表现为腰骶部钝痛,下肢放射痛,5例表现为腰骶部酸痛,3例体检时偶然发现,无任何不适。

    1.2  检查方法  MRI扫描采用美国GE Signa ovation 0.35 T永磁型开放式磁共振成像仪,使用脊柱一体化表面线圈,常规选用SE、FSE序列,扫描包括矢状位T1WI、T2WI及轴位T2WI,并作冠状位重T2加权椎管水成像(MRM),T1WI TR 1350 ms,TE 25 ms,T2WI TR 2575 ms,TE 120 ms,层厚5 mm,FOV 32 cm,MRM TR 5378 ms,TE 1632 ms,层厚70 cm,无间隔扫描,本组病例均未做增强扫描。

    2  结果

    2.1  骶管囊肿部位  矢状位图像上骶管囊肿位于S1水平者8例,S2水平者15例,S3水平以下者3例。11例单发,15例多发,本组病例囊肿均为偏侧型,轴位或MRM图像上13例偏左侧,8例偏右侧,5例左右侧均有。

    2.2  骶管囊肿形态及大小  表现为类圆形或椭圆形21例,串珠形3例,长囊袋状2例,囊壁光滑,囊肿大小不一,最大为4 cm×3 cm×4 cm,最小为3 mm×2 mm×2 mm。

    2.3  骶管囊肿数量  囊肿单发11例,多发15例,2个的9例,3个以上的6例。

    2.4  邻近骶管改变  14例囊肿较大者表现为局部骶管扩大,骨皮质受压变薄,呈弧形压迹。

    2.5  常规MR表现  囊肿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强度均匀,与脑脊液信号一致,其囊壁菲薄,境界清楚,矢状位T1WI囊肿与硬膜囊下缘间有脂肪高信号间隔[1](图1a、图1b、图2a、图2b)。

    2.6  MRM表现  腰骶段一侧或两侧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或椭圆形高信号,呈串珠形,似挂在树枝上的小灯笼,部分囊肿内见穿行的等信号细线条状的神经根影(图1c、图2c)。

    3  讨论

    3.1  骶管囊肿的病理改变  骶管囊肿的形成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骶管囊肿为先天性,部分为后天性的,其发生系硬脊膜的先天性发育缺陷所致[2]。也有学者认为蛛网膜下腔动、静脉压力是囊肿形成的原因,可发生在硬膜囊或神经根的硬膜袖处,多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多于中年后发病,根据囊肿内是否有神经纤维或细胞,将骶管囊肿分为单纯型和神经根型,神经根型骶管囊肿又称Tarlov囊肿,Wilkinsou[3]研究发现75%的Tarlov囊肿内存有神经纤维,25%的Tarlov囊肿内存在神经节细胞。本组病例均无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故无法与研究结果相印证,但其中15例在MRM上显示神经根的存在,部分病例未能显示神经根,可能与MR扫描设备磁场强度低或神经根太细太小有关。

    3.2  临床特点  大多数骶管囊肿的患者常表现为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腰椎MR扫描检查时偶然发现的,两者有时难以鉴别,骶管囊肿主要是压迫周围的骶丛神经所致,常表现为下腰痛,下肢乏力,小腿麻木,排尿困难及性功能障碍等,有的发病较突然,常与体位改变有关,常因咳嗽,弯腰,大便等腹压增高而起病或症状加剧,平卧休息后症状缓解较快,当囊肿较小时,尚未对骶丛神经造成压迫时可无明显症状,当患者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能解释的骶神经受压表现时,行MR常规检查确定有骶管囊肿时应加作MRM。

    3.3  骶管囊肿的常规MR表现  骶管内可见囊性占位异常信号,多数位于S1~2水平,囊肿呈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囊内信号均匀,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与脑脊液信号一致,囊壁菲薄,囊肿较大时可致骶管扩大,骨皮质受压变薄。

    3.4  MRM的扫描技术及诊断价值  MRM是利用重T2的效果,即长TR(重复时间)加特长的TE(回波时间)结合脂肪抑制技术,使一般组织结构信号变低,仅使硬膜囊内脑脊液信号更加突出,从而获得高质量的蛛网膜下腔影像,勾画出脊髓等结构。结合常规T1WI及T2WI图像,可明显提高诊断能力,本组病例均加做椎管水成像,取得了良好的诊断效果,其表现特点为沿腰骶段一侧或两侧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或椭圆形高信号,呈串珠形,似挂在树枝上的小灯笼,部分囊肿内见穿行的等信号细线条状的神经根影。与传统X线椎管造影相比,MRM因不需要使用对比剂,安全无辐射,无过敏反应和毒副作用,对碘对比剂过敏及心脏、肝脏、肾脏功能严重损害者均适用,具有明显优势。

    3.5  骶管囊肿的鉴别诊断  常规MR扫描能发现骶管囊肿,MRM使病变显示更为直观、形象,大多数骶管囊肿均可正确诊断,前肠源性囊肿有时与骶管囊肿鉴别困难[4]。总之,MRM作为腰椎MR检查常规序列之后附加的序列,所需时间不多,操作又方便,随着MR技术的发展和软硬件的更新,MRM必将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鱼博浪.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I鉴别诊断.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76-677.

2 徐梓榕,尹梅祥,梁显球.磁共振临床应用.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3.

3 Wilkinson HA.Tarlov Cysts:a study of 10 cascs with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Neumsurg,2002,97(2):271.

4 肖平,方向军,谭理连,等.骶管内脊膜囊肿的低场MRI诊断及临床对照.南华大学学报,2005,33(1):48.


作者单位:江西萍乡,湘雅萍矿合作医院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

作者: 王达进,周晟,谢志丹,胡明华,韩再德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