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3期

大网膜包虫并扭转1例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大网膜。扭转1病历摘要患者,女,9岁,因腹痛2天入院。CT检查:盆腔10cm×。9cm大小囊性病灶,病灶壁内凹,外形似花瓣样,边界清晰、锐利,病灶密度均匀。...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包虫;大网膜;扭转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9岁,因腹痛2天入院。自感中下腹持续性疼痛有阵发性加重,伴恶心,无呕吐,无腹泻,体温正常。经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无肝炎、结核、伤寒病史,无外伤、手术、输血病史。患儿之父有肝包虫手术治疗病史,母亲身体健康。

    CT检查:盆腔10 cm×9 cm大小囊性病灶,病灶壁内凹,外形似花瓣样,边界清晰、锐利,病灶密度均匀。内部CT值为6 HU,无子囊,无分隔。后壁有短条状钙化灶,CT值为97 HU(图1),子宫体受压后移,膀胱受压前移。肝右叶下段见8.9 cm×5 cm大小囊性病灶,内有大小不等子囊,壁有弧形钙化,CT值238 HU(图2)。CT诊断:肝包虫及盆腔包虫。

    手术所见:大网膜上生长10 cm×10 cm大小包块,有完整包膜,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有囊性感。包块与大网膜连接成蒂,蒂扭转360°,部分大网膜因缺血而发黑坏死,附近肠腔有水肿。切除坏死网膜。肝脏右叶可触及10 cm×8 cm大小包块,有囊性感。先后摘除两处病灶,大小不等的包虫内囊约200~300 ml。

    病理:盆腔区大网膜,细粒棘球蚴病。镜下见到均匀红染角化物及头节。肝右叶包虫符合细粒棘球蚴病。

     2  讨论

    虫卵经吞食后,在胃及小肠内其角质层被消化,六钩虫蚴脱壳逸出,并附于肠黏膜,经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脉,而到达门静脉系统。蚴虫大多数被阻于肝脏,并在肝脏内形成包虫囊肿。有学者将其称为第一过滤站。少数蚴虫可侵入肝静脉,经下腔静脉、右心抵达肺部,可在肺内形成肺包虫,将其称为第二过滤站。极少数蚴虫侵入体循环系统至脑、脾、

    肾、膀胱、子宫、网膜且均可被累及。也可手术时直接种植于腹壁切口处。包虫囊有单一性和含子囊之区别。成人常有子囊形成,在成人肝包虫中90%以上有子囊形成,而在儿童肝包虫中则90%以上不含子囊。肺包虫含子囊者不到10%[1]。本例盆腔包虫附在大网膜上并扭转,极为少见,包虫壁内凹,外形似花瓣状与通常包虫囊肿外形多呈椭圆形、圆形不同。患儿肝包虫囊内有子囊,囊壁有钙化,具有特征性,从诊断思路上应认为是同一性质病灶。临床表现为中下腹持续性疼痛。囊性病灶呈花瓣形应首先考虑到并有扭转。如CT增强扫描表现出网膜血管扭曲聚集征象对盆腔囊性病灶并扭转也有诊断价值。

    包虫并发症中包括破裂与感染,包虫囊生长在相对移动性较大的网膜上并扭转引起腹痛、肠壁水肿,笔者认为也是一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戴自英.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77-380.


作者单位:844000 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CT室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