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年第3卷第6期

2004年东莞市某区集体食堂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东莞市某区工厂、学校集体食堂的卫生状况,为加强集体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提供依据,预防重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方法按《广东省集体食堂卫生管理办法》和《广东省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办法》规定的内容,对辖区内的工厂和学校集体食堂进行现场调查和监测。结果共调查55间集体食堂......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调查东莞市某区工厂、学校集体食堂的卫生状况,为加强集体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提供依据,预防重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方法  按《广东省集体食堂卫生管理办法》和《广东省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办法》规定的内容,对辖区内的工厂和学校集体食堂进行现场调查和监测。结果 共调查55间集体食堂,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为61.8%,食堂从业人员健康证、培训证的持证率为65.7%,厨房总面积与就餐人数匹配的只有5间,合格率仅为9.1%,工厂的基本情况明显好于学校(χ2=4.58 ,P<0.05),卫生设施的合格率为34.5%,卫生安全管理的合格率为12.7%。结论  该地区目前集体食堂卫生状况较差,存在严重的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必须加强集体食堂的卫生安全管理。

  关键词  集体食堂  卫生监督  食物中毒

  为了解广东省东莞市某区集体食堂卫生状况,减少和控制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探讨集体食堂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对策,笔者于2004年9~12月对该区内的55间工厂及学校集体食堂进行卫生状况调查和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为辖区内工厂和学校(包括幼儿园)的集体食堂。

  1.2  调查内容

  1.2.1  集体食堂的基本情况  包括食品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的健康证、培训证,厨房总面积与就餐人数的比例。

  1.2.2  集体食堂的卫生设施情况  包括原料仓库、加工操作间、配餐间、洗消间、冷藏设施和“三防”设施等。

  1.2.3  集体食堂的卫生安全管理情况  主要检查有无管理人员、管理制度、采购索证和食具消毒等。

  1.3  调查方法 

  按《广东省集体食堂卫生管理办法》和《广东省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现场调查和监测,食具监测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法,结果按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这次共调查了集体食堂55间,其中工厂30间,学校25间。持有效卫生许可证的34间,持证率为61.8%;检查在岗从业人员265名,其中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证的174名,持证率为65.7%;只有5间外资工厂的厨房总面积与就餐人数比例符合卫生要求,合格率仅为9.1%;工厂集体食堂的合格率为16.7%,学校集体食堂无一合格,工厂集体食堂的基本情况明显优于学校食堂(χ2=4.58,P<0.05),见表1。

  表1  东莞市某区工厂和学校集体食堂调查情况(略)

  2.2  卫生设施情况 

  集体食堂总的卫生设施合格率为345%,见表2,工厂和学校的情况差不多,差异无显著性(χ2=0.13,P>0.05)。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一个与生产经营品种、数量相适应的操作加工场所,食堂卫生设施不配套,“三防”设施不完善(合格率仅为34.5%),无相对独立的操作加工间、配餐间和洗消间,食堂功能布局和操作流程不合理,没有按原料、半成品、成品加工的先后次序安排[1],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表2  东莞市某区工厂和学校集体食堂卫生设施调查情况(略)

  2.3  卫生安全管理情况 

  调查的55间集体食堂虽然大多设有卫生管理人员(90.9%),但除少数几间大型工厂设有专职卫生管理人员外,大多是兼职的,造成大部分集体食堂虽有管理制度但得不到落实。部分私人承包的集体食堂,承包者只顾经济利益,忽视卫生管理,根本无管理制度,特别是在食品原料采购索证方面,索证率仅为12.7%,这与邓永愈等报道的相似[2],给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留下了极大的隐患。调查中,每间集体食堂抽检20份食具,总的食具消毒合格率为49.8%,主要原因是食堂食具数量有限,周转不过来,有些虽消毒但没有放入保洁柜,有些根本就没有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就提供给顾客使用。

  3  讨论

  3.1  存在问题  

  调查发现该区工厂和学校集体食堂总的卫生状况较差,存在较多的食品卫生安全隐患,情况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部分工厂、学校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认为集体食堂是后勤保障部门,非主要生产业务部门,因而得不到重视,舍不得投资,疏忽管理,有些集体食堂承包给私人经营,失去有效监管。
 
  (2)集体食堂经营者食品卫生知识缺乏,工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健康安全的意识不强。

  (3)政府职能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没有充分认识群体性食物中毒的危害性和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对工厂和学校集体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缺乏应有的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

  3.2  对策措施 

  (1)全面推行和严格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充分认识集体食堂群体性食物中毒的危害性,把集体食堂作为高风险行业管理[3],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2)要加大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严把卫生准入关,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规定,彻底清查集体食堂,对不符合条件的食堂坚决不予以审批,对现有条件不足、设施不全的集体食堂,要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要依法惩处。(3)卫生监督机构与食堂经营者签订预防食物中毒责任书,落实食堂卫生管理人员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建立健全集体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工作,严禁采购来源不明、可疑、易引起食物中毒的原料;严格蔬菜“一洗二泡三烫四煮熟”制度、“三防一消毒”制度、生熟分开和个人卫生制度等。

  (4)加大食品卫生宣传和培训力度。通过发生食物中毒的典型事例,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加强对集体食堂负责人、卫生管理负责人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基本卫生知识培训,增强法制观念和食品卫生安全防患意识,减少和杜绝重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赖威民.新编食品卫生必读.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238.

  2  邓永愈,陈才,曾庆民,等.1998~2001年顺德市集体食堂卫生状况与管理对策.华南预防医学,2002,28(3):36.

  3  关于立即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大检查的紧急通知. 广东省卫生厅文件.粤卫明电(2002)11号,2002.

  (编辑 晓  青)

  作者单位: 523006 广东省东莞市卫生监督所

        523006 广东省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 叶向阳 钟新光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