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年第3卷第7期

三甲医院引进高新技术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近年来,国内各个三甲医院在临床新理念的提出和新技术的开展方面,都做了许多探索。这些探索对于促进基础医疗质量和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全面推进医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增强医院科技综合实力,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对三甲医院引进高新技术的相关问题,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供同道们参考。1求真务实、与时俱......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年来,国内各个三甲医院在临床新理念的提出和新技术的开展方面,都做了许多探索。这些探索对于促进基础医疗质量和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全面推进医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增强医院科技综合实力,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对三甲医院引进高新技术的相关问题,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供同道们参考。

  1  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下大气力提高医院的科技综合实力

  目前,很多医院的管理者都在努力实现“做行业典范、建一流名院”的目标。但是,一部分医院为了提高所谓“知名度”,不顾自己医院的具体实际情况,盲目引进一些高新技术,造成了很坏的社会效果。如某市的一所“三甲”医院,在没有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基础准备的情况下,只是邀请了国外的一、两位专家做了手术表演之后,便认为这种手术过程很简单。于是就开始匆忙开展心脏移植手术,结果手术多次失败。这种在新形势下出现的决策盲从,理应受到它应该受到的惩罚。但它却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据我所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在从事第一例心脏移植时,已经经过很多年的基础性准备。这种手术表面上看,是心脏外科的移植手术过程。其实,它实质上是一所医院科技综合实力的体现。假如没有免疫科的配型试验;没有血库、麻醉的紧密配合;没有药剂科的药品支持;没有后勤的水电器械保证,没有这一切的高效“运转”,心脏移植的成功是无法想像的。换句话说,缺乏一个系统管理的医院,是无法完成这样一种高精尖的手术的。

  所以,医院的管理者,在医院的发展进程中,一定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基础工作建设。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宏观上要把握医院的科研发展方向,微观上对各项科研课题进行科学的协调和管理。强化全院各级各类人员科研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积极、稳步地推进临床高新技术的引进。

  2  三甲医院应保持优势,建立自己的技术品牌

  三甲医院应该紧紧围绕自己的传统优势技术开展临床研究,同时,也应组织大器官移植、基因诊断和治疗、微创外科等临床新技术。要始终坚持科学定位,形成合理的科研布局。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临床新技术的基本情况。

  2.1  器官移植 

  我国的器官移植事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每年移植数超过7000例,累计移植率已达5万余例,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技术复杂的器官移植以及多器官联合移植取得突破[1]。

  2.1.1  心脏移植 

  我国临床心脏移植工作起始于1978年上海瑞金医院,患者存活109天,随后心脏移植处于停顿状态。1992年先后有北京安贞医院、牡丹江心血管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开展了了心脏移植,术后患者长期存活,国内心脏移植开始逐渐发展。目前,开展心脏移植的单位近20家,完成了心脏移植百余例,术后最长存活时间是12年余,一些单位的术后1年生存率在90%以上[2~4]。

  2.1.2  肝移植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掀起第2次肝移植高潮,粗略统计,截止2002年底已累计近2000例,1年存活率已近90%。首例活体肝移植(LRLT)于1995年实施,已有南京、西安、杭州、重庆、上海及北京等地完成50余例,其中,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30例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基础研究方面,国内已成功建立了活体肝移植动物模型,但对免疫耐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研究尚薄弱。与近2000例尸体全肝移植相比,国内LRLT迄今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它是挽救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有效途径之一,并有其独特优势,应有广阔的发展前景[5]。

  2.1.3  肾移植 
 
  肾移植是国内脏器移植中开展的最多的。粗略统计,仅2001年,就完成肾移植5400例。

  2.1.4  多器官移植 

  多器官移植有:(1)心肺联合移植:目前,国内的手术病例数较少,至2001年仅5例;(2)肝肾联合移植:目前,国内的手术病例数较少,至2001年仅8例;(3)心肾联合移植:手术病例数更少;(4)胰肾联合移植:至2001年仅45例[6];中国医大刘永峰成功实施13例胰肾联合移植,数量为全国最多,手术成功率达100%。

  器官移植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起步晚、例数少、成功率低、生存期短、开展单位少、供体少、突破少,与其相配套的组织工程学技术相当落后。

  2.2  基因治疗 

  20世纪90年代,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研究的深入,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在基因水平上得以阐明,从而导致基因治疗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的完成,各种有关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趋完善,使得基因治疗成为生物学和临床科学领域里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并为人类带来了全新的医学概念和手段。截止到2001年2月,世界范围内已有532个临床方案被实施,累计3436人接受了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国内截止到2001年仅有12项。
  
  2.2.1  多种疾病的基因治疗  从单基因的遗传病扩大到多基因的肿瘤艾滋病、心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等。癌症治疗和器官移植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受惠最大的两个领域。

  2.2.2  多种药物的基因治疗  寻找药物靶标,检查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我国第一个投入工业化生产的基因工程产品就是基因工程干扰素。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对SARS冠状病毒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是SDA启动防治非典批准的第一个在高危人群中进行临床试验的药品,我国研制成功的基因工程药品已有20多种[7]。

  2.3  微创技术 

  微创外科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突飞猛进,已融入远程医学,远距离微创手术疑难病例会诊、手术方案的制定、有机器人实施的远程遥控手术也已进入临床。以腔镜外科为代表的微创外科,在国内起源于1991年荀祖武等首次开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其后短短的10年间,我国各类腹腔镜手术已达20余万例。所开展腹腔镜手术适应证大大拓广,手术部位涉及全部腹内脏器及腹壁。研究发现,腹腔镜手术相对于开腹手术而言,术后各种炎性因子均较开腹手术术后明显低下[8]。

  “集束聚能刀治疗肺癌 ”、“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妇产科的微创治疗技术”、“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注射用于上消化道肿瘤的内镜切除”、“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多弹头自动导航系统治疗肝癌”[9,10]等一批创伤小、疗效好的微创治疗技术正在临床普及开展。

  综上所述,医院要发展,科技是关键。引进高新技术是临床提高诊疗水平、强化医院质量建设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临床医疗质量和科技综合实力,也是关系到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我们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始终要坚持强化临床科研工作,坚持“医教研并举,试验和临床研究并重”的指导思想,以临床科研创新临床新技术,以临床新技术催育特色学科,以优势学科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学科和人才优势逐步增强医院科技综合实力,从而推动医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裘法祖.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不断开创新局面.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5,26(1):5.

  2  臧枉福,夏求明.应进一步提高我国心脏移植的治疗水平.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9):1585-1586.

  3  许林海,倪科伟,钱文伟,等.心脏移植12例随访观察.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1):885-887.

  4  王春生,陈昊,洪涛,等.原位心脏移植56例的临床经验.中华医学杂,2004,84(19):1589-1591.

  5  王学浩,刘军.积极稳妥促进我国活体肝移植的发展.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1):5-6.

  6  包军胜.同期胰肾联合移植的进展.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2004,2(1):27-29.

  7  王弘.基因治疗发展研究现状.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0):1199.

  8  王亦璁,周志道.微创意识与微创技术.中华创伤杂志,2005,21(2):81-83.

  9  姜洪池.微创化——外科学发展的不懈追求.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8):472-474.

  10  舒申.展望生命科技产业.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2003,6:22-24.

  (编辑:江  枫)

  作者单位: 110001 辽宁沈阳,沈阳军区司令部门诊部

           辽宁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科研处

           辽宁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科教科


 

作者: 李冰洁孙宪民任平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