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8年第6卷第1期

论建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的必要性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建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是医院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对医院总会计师的职责和作用的阐述,阐明了医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的必要性。【关键词】建立。医院总会计师。...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建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是医院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对医院总会计师的职责和作用的阐述,阐明了医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的必要性。

【关键词】  建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


    转变公立医院机构运行机制,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行,在政府的补偿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医院生存与发展面临很大的困难,迫切需要总会计师组织医院经济管理,形成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通过医疗服务创造价值,实现医院的有效补偿。

    1  加快总会计师制度建设是医院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国家对医院改革措施的逐步实施,医院经济运行环境面临着巨大变化。从外部环境看,人民群众对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就医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医院能否提供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服务,是关系到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从医院内部运作机制来看,医院经济日趋广泛、频繁,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同时,在经济核算,组织、调配资金方面要求高,这些均反映了医院财务会计工作难度在不断加大。因此,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如何合理地配置医院资源,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果等一系列增强医院市场竞争力问题,显得愈来愈重要。但目前医院普遍缺乏经济管理等的理念和机制。在经济资源的筹措、投资、融资和经济管理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管理混乱、决策失误的状况随处可见。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快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组织、计划、监督和调节,促进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2000年7月1日新修改颁布实施的《会计法》特别规定“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有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1998年在财政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医院财务制度》中也要求“符合条件的医院应建立总会计师制度[1]。”建立健全总会计师制度对加强现代医院管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保护所有者权益,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和对医院经济活动的监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医院领导重视是实行总会计师制度的保障,医院明确责任与主动授权为充分发挥总会计师在医院经济管理决策中的作用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医院领导班子勇于开拓、敢于改革、重视管理是实行总会计师制度的关键和保证。

    1.1  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有利于强化财务管理的职能  实施总会计师负责制,有利于强化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完善医院财务监督机制,切实抓好医院财务工作的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1.2  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需要  实行总会计师负责制,是切实提高医院竞争力的需要。通过提供并运用大量的会计手段和会计信息,进行经济效益预测分析和可行性论证。从而为医院决策层提供第一手资料,以更好地把握市场,从而在竞争中获胜。

    1.3  实行总会计师负责制,有利于强化医院资金管理  如何管好、用好资金是总会计师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行总会计师负责制,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而确保医院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1.4  实施总会计师制度,有利于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  实行总会计师负责制,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促进医院经济管理的程序化、标准化。形成了从总会计师——责任会计——管理会计——科室核算员的会计管理网络。通过对医院进行量、本、利等信息资料分析,最大限度地利用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要素,使医院经营活动达到最优化。实现了向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工作量大、医疗服务质量优、员工工作效率高、病人医疗费用少、医院费用成本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目的。

    2  医院总会计师的职责和作用

    2.1  建立健全医院财务管理及内部会计师制度,实现医院财务目标的管理  医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首先要求总会计师必须对医院的管理目标负责,对院长负责,对会计法规负责。同时授予总会计师在医院重大决策和医院长远规划中有参与权和经济决策权,对医院财务收支负有审批处理权,对经济合同和会计报表有审签权;对于国家的有关法律、政策、财经纪律等有执行、维护权。总会计师通过会计核算这一特殊手段和信息,加强经济活动分析和财务监督,改进经营,有提高医院效益的责任。要履行好总会计师的职能,首先是抓好制度建设。

    2.2  建立和完善财务部门各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  为促进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医院应设立财务会计、责任会计、管理会计等会计岗位,形成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制定相应的财产管理、计划采购管理、资金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医院成本核算制度、医院重大事项决策工作制度、医院投资决策工作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规定严格的理财程序,定期监督检查,从制度上保证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3  大力推行现代会计的管理方法,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坚持会计人员择优上岗,定期考核和培训。为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管理理论、业务素质、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和考核,实行竞争上岗,按要求进行考核。财务工作有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是总会计师负责制能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医院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能仅局限于机械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对医院经营效果缺乏总结和分析,财务信息未能充分利用。总会计师制度的实施,要求财务人员更新观念,强化改革意识,扩大财务工作职能,确定管理目标,合理配置资源,调节、控制经营管理,评价考核经济业绩。从而实现了从单纯记账报账型向核算、管理控制型的职能转变。建立完整的管理会计制度和核算工作网络体系,以达到协助医院管理者不断改进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结余率和综合效益的目的。

    2.4  参与制定医院发展规划与经营策略,提高医院决策水平  预测经济前景,组织编制中长期计划,拟定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实行全面预测管理,包括对业务量、业务收入、成本费用、专项资金的预算。根据科室技术业务开展情况、业务工作的发展计划及其他资料信息,编制收支预算、效益预算、分配预算、专项资金使用计划、修缮计划、人力成本计划、培训计划、科研投入计划等一系列预算方案,提交院领导班子讨论作为决策的依据。预决算报告通过职代会审议,从而增加医院经营管理透明度,让广大职工清楚了解医院的经营情况及未来工作规划和目标。促进科室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开展新项目,增加业务量,降低成本,提高科室经营效果。全面预测管理能够促进医院更合理利用人、财、物等要素,实现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2.5  参与基建、设备购置、技术发展项目论证及实施  医院总会计师参与医院的经营、基建计划、大型设备购置、项目开发等重大决策。在资金投入前进行可行性论证、决策最优的投资方案,提高投资效益。同时,坚持在设备采购,基建改、扩建工程中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方式,以保证投资项目质量好、成本低、效率高。此外,医院注重固定资产投资效率的审计。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高达80%,因此,在购买大型医疗设备时都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对使用科室的设备投资效果进行考核,必要时与科室的奖金挂钩。几年来,由于医院财务人员参与了重大事项决策,避免投资失误,确保了资金的合理使用。

    2.6  运用管理会计,完善医院经济核算体系  建立健全责任会计和管理会计制度,形成总会计师制度的管理体系。财务科设立责任会计,负责全院各科室经济核算工作,直接对总会计师负责。责任会计通过核算各责任中心工作量、业务收入、支出、收支结余、分析科室的工作效率、经营成本和效益,从而指导科室有效经营。各临床科室设立一名兼职核算员,负责科室的经济核算工作,直接对科主任负责,并定期向科主任和财务科上报有关资料信息,为医院进行准确的预、决算奠定基础。总会计师负责制,责任会计制度,核算员制度的实施,在医院经济管理过程中形成三级核算组织网络,确保医院整个经济核算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2.7  编制科室业务收支预算,提高经营效益  医院在编制总预算后,对每个核算科室实行定额管理,即定岗、定员、定费用指标。并确立每个核算科室的收入水平、工作量、收入结构、支出水平、药品比例等指标,使科室明确工作目标,并有效指导科室经营。同时医院利用经济手段约束了医疗收费水平的不合理增长,加强了对药品的核算和管理,有效地避免了科室片面追求高收入而增大药品收入,使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控制在50%以下。为了让病人看得起病、看好病,充分体现疗效好、疗程短、费用低的服务原则,医院最大限度地利用科室人、财、物、技术、时间等要素组织经营,提高效益、实现经营目标。

    2.8  合理制定内部成本价格转移方法  内部成本价格的制定是医院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和基础,要根据各科室的成本水平来确定。通过反复论证,对相关医技部门、辅助部门进行分类,分别采用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促进各科室、各部门明确责任,注重质量、控制成本、提高效率。进而保证医院业务经营的正常运转和良性循环。

    2.9  注重开展经济活动分析,改进经营管理  每年由总会计师牵头,对医院全年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整改措施。并在全院科主任、护士长以上会议上进行讲解,让每一个中层干部对医院的经济发展状况有所了解,明确医院来年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此外,在全院及科室实施开展量、本、利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考评业绩。财务科定期对院科两级经济核算指标进行全面稽核,定期编制业绩报告,统计各科工作量、工作质量、业务收入、成本、收支结余等。在收采信息和分析业绩报告中,根据事先制定的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监督、指导、调节,总结教训,进一步修正决策和计划,不断提高经营活动的效果,从而实现有效的控制管理。

    3  现代医院管理需要总会计师

    总会计师作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中主管财务会计工作的最高负责人,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院的总会计师不仅担负着组织和领导医院财务会计部门工作的职责,还作为医院的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参与着医院的各项经营决策活动,成为现代医院管理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总会计师的职责不仅是日常的会计核算与监督,还肩负着医院理财人和作为财务专家参与医院决策的重要使命。其作用已经渗透到了现代医院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现代医院管理的核心不仅是医疗质量管理而且是价值管理,医院追求的不仅是医疗质量最优而且还要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医院的财务科长作为中层管理人员,在参与医院经营决策中很难到位,而现代医院管理中财务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1990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总会计师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工作,直接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负责[2]。”总会计师作为单位财务会计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和经济核算,参与本单位的重大经营决策活动,是单位负责人的参谋和助手。为了保障总会计师的职权,《总会计师条例》第四条规定:“凡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在单位行政领导成员中,不设与总会计师职权重叠的副职[2]。”所以现代医院中应设置总会计师岗位,从财务角度参与医院决策。总会计师作为财务会计方面的专家,在医院的财务战略、财务控制、投融资管理、业绩管理、成本计划与预算和税务处理等价值链活动中都承担着关键性角色。总会计师不但进行着价值管理,还积极通过资本运营和资产重组等形式参与着价值创造。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离不开总会计师的作用。按照现代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的中国当代医院的经营,不能缺少总会计师的参与。总会计师真正的价值应当体现在医院领导班子中财务专家的身份和作用,总会计师应当为医院的资本运作、战略决策、经营风险管理、企业业绩的衡量与控制等重大经营行为提供财务技术支持。

    4  我国医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存在的问题

    虽然财政部于1996年6月17日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9号)第九条明确规定:“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总会计师[3]。”但许多医院到现在并未设置总会计师,这种情况在地、市及县级医院普遍存在,尽管这些医院中很多医院国有资产已上亿元。主要原因是一些政府部门和医院“一把手”对总会计师的认识还不到位,认为总会计师是一个摆设,所做的工作无非是会计主管的职责,医院不必设立总会计师。其实,这是对现代医院管理中总会计师工作的误解。我国目前所实行的总会计师体制是参照了市场发达国家的CFO(首席财务官)模式,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按照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所推行的一种企业管理制度。国家应当通过立法,提高总会计师的地位,保证总会计师责、权、利的均衡,使总会计师真正起到理财人的作用。我们欣喜地看到政府有关部门现在越来越重视财务会计工作的作用,并把会计人员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但是由于制度不配套,存在很多漏洞,所以对于财会人员的重视从体制上还没有完全落实,总会计师的工作在实际运行中也没有完全理顺,总会计师制度还需要逐步完善,这是我国医院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

【参考文献】
  1 曾崇孝,杨跃林.现代医院会计.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讲话》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讲话.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296.

3 企业会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509.


作者单位:江油市中医院财务科,四川江油 621700

作者: 李观秀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