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8年第6卷第6期

江苏省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票据化管理试点经验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为保证国家儿童免疫规划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促进预防接种工作的规范实施,我省开展了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票据化管理,实行凭票免费接种、凭票统计结算,还具有预约通知、预防接种前知情同意和接种不良反应报告提醒功能,群众满意度达97。增强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群众参与儿童预防接种活动的积极性。......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为保证国家儿童免疫规划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促进预防接种工作的规范实施,我省开展了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票据化管理,实行凭票免费接种、凭票统计结算,还具有预约通知、预防接种前知情同意和接种不良反应报告提醒功能,群众满意度达97.4%。增强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群众参与儿童预防接种活动的积极性。

【关键词】  扩大免疫规划;免费接种;票据化管理

  为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给各级政府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补助经费的投入和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加强基层预防接种单位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完善预防接种工作补助政策的管理机制,促进群众积极参与到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使国家的儿童免疫规划政策真正落实并惠及于民,江苏盐城市响水县和宿迁市宿豫区从2007年5月起对当地所有7周岁以下的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包括常住和流动儿童)开展了儿童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票据化管理的试点工作。到目前已经运行了半年多,现将有关的试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  工作目标

    完善免疫服务形式,规范预防接种行为;落实国家惠民政策,提高免疫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适龄儿童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

    2  实施内容

    (1)儿童预防接种票据适用于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是落实免费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凭证,不兑付现金、实物,不得买卖,不办挂失。(2)实行凭票免费为适龄儿童进行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各预防接种单位凭票统计结算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补助经费。(3)预防接种票据包含了免疫规划相关政策、免费接种疫苗的品种、针次和接种月(年)龄,每次预防接种前家长须如实提供知情同意书等内容,并且实施一个儿童拥有一个编号预防接种票据管理。

    3  主要做法

    3.1  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和督导  成立由县(区)卫生局分管局长为组长、县(区)疾控中心主任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区)儿童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儿童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项目工作督导组,制定实施计划。

    3.2  召开会议、组织发动  根据实施计划,响水县卫生局于5月中旬召开了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县15个一般接种单位及14个新生儿接种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宿豫区卫生局于5月下旬召开了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区21个预防接种单位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会议,都对此项目工作进行了宣传、培训,使相关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程序。

    3.3  开展摸底、印制票据  (1)县(区)疾控中心和各接种单位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让群众了解、支持、参与这项工作。各预防接种单位对本辖区内的2001~2007年出生的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并统计各年度的儿童出生数,各年度常住儿童、流动儿童及各种疫苗应种数、实种数。(2)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各乡镇上报的摸底调查情况以及各年的计划免疫年报情况综合测算0~7周岁的儿童数,统一设计、印制计划免疫接种票据,做到每个儿童、每个疫苗、每个针次均是唯一的编号。

    3.4  各负其责、规范实施

    3.4.1  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负责票据的印制、发放到一般接种单位、督导、资料的汇总与数据的统计。(2)根据一般接种单位计划免疫常规接种报表数据分期分批分发相关接种票据,由各接种单位负责人签收辖区内当月使用实领数。(3)县(区)疾控中心定期对各接种单位的计划免疫票据使用情况(特别是1~7岁儿童实际印发票据情况)和疫苗使用情况进行稽查与督导。(4)县(区)疾控中心在当月的15日前将上月“计划免疫接种票据领取和使用情况汇总表”上报县(区)卫生局和市、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县(区)疾控中心对全县(区)票据的实发数、使用数的准确性负责,统筹管理使用省项目补助经费。

    3.4.2  一般接种单位  (1)每月根据上一月计划免疫常规接种报表数据估计当月建卡人数,向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领取相关数额的票据。 (2)在新生儿首次建卡和建证时凭出生证明或乙肝疫苗接种三联单发放相关票据,对已在医院产房接种过卡介苗和乙肝疫苗首针的新生儿,一般接种单位在发放票据时应在监护人签字认可后留存。对流动儿童也应在首次建卡时根据流动儿童接种情况发放相关票据。(3)一般接种单位每月10日前将上月“乡镇计划免疫接种票据领取和使用情况汇总表”报县(区)疾控中心。(4)各接种单位在接种门诊显要位置宣传儿童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的政策、一类疫苗种类、二类疫苗代替一类疫苗应享受优惠金额、票据使用方法,相关工作要点要张贴上墙。(5)对2001~2007年已经有部分接种史的儿童,一般接种单位在首次使用票据接种疫苗后收取本次对应的接种票据(要求接种者和监护人分别在票据上签字),发放余下针次的所有票据给家长,嘱咐家长下次凭票接种,对应票据保管好,下次带来。(6)对临时接种、没有票据的流动儿童,一般接种单位在接种过程中撕取本次接种的疫苗票据要求家长签字(接种者同时签字)后收回保留,并在当月“汇总表”上反映,次月与县(区)疾控中心对接实领数。(7)各一般接种单位必须将当月票据统一装订,定期报县(区)卫生局审核,凭票兑现补助费用。各一般接种单位将票据准确发放到儿童家长手里,指导儿童家长第二次及以后凭票接种。

    3.4.3  新生儿接种单位  在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接种卡介苗和首针乙肝疫苗,同时发放乙肝疫苗接种三联单。并告知监护人凭乙肝疫苗接种三联单到居住所在地的预防接种单位建卡建证和领取相关预防接种票据,凭票接种。

    3.4.4  经费及管理  响水县和宿豫区卫生局在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划出专项经费,确保当年计划免疫儿童一类疫苗凭票补助接种单位劳务费(响水县每针次2元,宿豫区每针次1元)。县(区)卫生局根据各接种单位回收的手续齐全的票据每季度兑现补助一次,并定期对全县儿童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或者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给予责任单位相应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将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4  工作要求

    (1)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试点任务的艰巨性,认真组织、加强协调,按照实施计划做好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的实施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开展预防接种票据化管理的培训与宣传工作,使基层预防接种单位和工作人员认识到开展预防接种票据化管理是落实国家惠民政策的具体体现,进一步提高基层预防接种单位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预防接种规范服务水平。(1)县(区)儿童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领导,及时发现和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2)县(区)儿童计划免疫票据化项目工作督导组要定期对各预防接种单位的计划免疫票据使用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及时向局领导小组反映情况,提出合理建议。(3)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预防接种单位要落实专人负责计划免疫接种票据的发放、领取、管理和资料汇总工作。各单位都要按月建立票据使用台账,以留备查。(4)在接种过程中,如家长自愿用二类疫苗代替一类疫苗进行接种的,接种单位可在履行知情告知义务(签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用对应票据对冲等额经费(即少收群众2元钱)并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相应票据附儿童家长知情同意书一并报县(区)卫生局兑现补助费用。

    5  主要成绩

    我省在2007年4月底确定盐城市响水县和宿迁市宿豫区两个地区为全省免疫接种票据化管理试点区,经过省、市、县各级卫生机构的共同努力,响水县和宿豫区免疫接种票据化管理项目工作分别于2007年6月1日、2007年6月14日正式实施。实施至今的几个月,响水县和宿豫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5.1  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有所提高  从实施儿童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项目工作以来,响水县2007年6~11月份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提高,由原来的98.47%上升到99.58%,提高了1.01%(图1); 宿豫区从2007年6月14日到11月底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提高,由原来的96.52%上升到98.36%,提高了1.84%(图2)。

    5.2  使国家的政策真正惠及于民  通过计划免疫票据这个鲜活的载体,儿童家长理解了国家免疫规划的相关免费政策,自觉凭票免费接种,使国家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资金真正惠及到每个儿童身上,从2007年6月1日到11月30日,响水县全县儿童免疫接种票据回收51810张(家长忘带票据、暂用票据遗失卡964人,占1.86%,票据回收率达到了98.14%),其中一类疫苗收回票据33057张,占63.80%;用票据冲抵,接种二类疫苗18753针次(占36.20%),减少群众支出37506元;各级医院新生儿产房接种新生儿乙肝疫苗,回收有效三联单3482人(表1)。宿豫区从2007年6月14日到11月30日,全区儿童免疫接种收回票据43579张(家长忘带票据、暂用票据遗失卡460人,占1.06%,票据回收率达到了98.94%),其中一类疫苗收回票据42705张,占97.99%;用票据冲抵,接种二类疫苗874针次(2.01%),减少群众支出1748元;各级医院新生儿产房接种新生儿乙肝疫苗,回收有效三联单3147人(表2)。同时,由于项目实施,防保人员经费得到了落实,防保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表1  响水县2007年6~11月份儿童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项目经费兑现表表2  宿豫区2007年6月14日~11月30日儿童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项目经费兑现表注  *宿豫区根据当地卫生工作实际情况,在票据化经费补贴方面,不对医院乙肝疫苗首针接种进行补贴,这部分费用由医院自行承担

    5.3  提高疫苗使用率,减少了疫苗的浪费  通过发放票据、凭票领苗、免费接种、监护人签字等相关制约手段,可准确掌握一类疫苗实际接种情况和需求,有效地提高国家一类疫苗使用率,减少了疫苗的浪费,从而节约了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

    5.4   提高了计划免疫资料的真实性  儿童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项目工作的开展,由于凭票接种,监护人签字,有效地提高了接种的真实性,克服了以往少数笔头接种现象。使响水县和宿豫区儿童计划免疫县、乡、村资料更具系统化、规范化。及时、科学、真实、完整地反映票据化管理项目工作整个开展过程。

    6  群众满意度

    由于宣传到位,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走进了人民大众的生活中,调查显示,响水县群众对儿童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分别高达93.8%和97.4%(表3)。目前,广大儿童监护人凭票免费接种形成了习惯,群众的积极性、参与、支持程度空前高涨。通过这项工作的实施,把国家的惠民政策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提高了免疫接种率,减少了浪费,挤掉了水分,从而为儿童身体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做了一件实事、好事。表3  响水县儿童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知晓率满意度统计表

    7  经验和体会

    7.1  高度重视是做好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项目工作的前提  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试点项目从启动到现在,省卫生厅、省疾控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多次召开会议,亲临试点的现场,进行视察和督导;盐城市、宿迁市卫生局和疾控中心也从多方面给予项目试点县(区)大力协助。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响水县和宿豫区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试点工作才能得以健康、平衡地发展。

    7.2  宣传到位是做好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项目的基础  由于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项目面广量大、要求高、任务重、程序严、政策性强,只有通过高密度、广覆盖、大容量的反复宣传,让相关的政策、程序、方法走进全社会和每个家庭,才能真正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这项工作,参与这项工作,支持这项工作,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响水县和宿豫区试点通过多种渠道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在电视上开设了为期一个月的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项目工作专题;在报纸上连续刊载4期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项目专栏;印制4万册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项目宣传手册;各个防保组均在显要位置张贴票据化管理的相关政策,一、二类疫苗价格;发放六期信息动态,悬挂宣传横幅、标语840条,真正做到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项目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7.3  规范操作是做好计划免疫票据化管理工作的保障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求试点做到从每个环节入手,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严格按方案要求实施,每一个环节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宣传培训、票据印制、票据分发、票据回收、奖惩兑现等方面不出一点差错。

    7.4  实施票据化管理,有利于实施规范预防接种行为  票据除具有凭票免费接种的功能外,还具有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预约通知、预防接种前知情同意和接种不良反应报告提醒功能,较好地贯彻落实了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有利于促进群众积极参与预防接种工作和基层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7.5  各级政府的支持及卫生行政部门的组织领导是执行预防接种票据化管理的关键  响水县和宿豫区政府在本地区实施预防接种票据化管理期间,积极推动预防接种票据化管理工作,分管县(区)长亲自参与组织发动,督查工作进度,落实预防接种票据结算工作,使得本地区票据化管理工作迅速开展,并逐步走向常态的规划化管理的轨道。


作者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南京 210009

作者: 马福宝,周 羚,高 君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