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0年第8卷第6期

急诊科护士锐器伤调查分析与防护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职业锐器伤的发生率、刺伤的原因、环节及提出持续改进的防范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7—2008年我院不同职称在岗临床护士锐器伤104名,其中急诊护士24名作观察组,临床科室80名作对照组,将二组锐器伤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被调查中的104名护士中,观察组24名护士与对照组80名护......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职业锐器伤的发生率、刺伤的原因、环节及提出持续改进的防范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7—2008年我院不同职称在岗临床护士锐器伤104名,其中急诊护士24名作观察组,临床科室80名作对照组,将二组锐器伤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 被调查中的104名护士中,观察组24名护士与对照组80名护士的职业锐器伤比较,在被污染针头刺人次,被血液污染人次及被带血针头刺伤人次,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 急诊护士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急诊护士经常暴露于血源性的危险之中,提示加强和改进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及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十分重要。

【关键词】  急诊护士;锐器伤; 护理管理;血源性传染病

护士锐器伤是一种职业性损伤,是导致护士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职业因素,而污染的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液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职业因素。通过近几年的护理管理干预,全院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已经明显下降[1],但是急诊护士锐器伤发生率,特别是被污染的针刺伤率仍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在病人多,抢救工作多,护理操作多而护士少的工作环境下,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提示加强和改进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及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十分重要。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我院工作2年以上的不同职称临床护士104名,在2007~2008年期间职业锐器伤的情况作为观察组,其中主管护理师20名,护理师38名,护士46名,年龄22~48岁;急诊科24名,其他科室80名。

  1.2 方法

  1.2.1 调查设计 采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设计护理专家审定的护士职业锐器伤调查表[2]并结合医院实际增减项目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三大类:(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2)工作条件、科室、工作环境 (高峰治疗期),较忙(普通治疗期),不忙(零散治疗期);(3)锐器伤发生情况。

  1.2.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为本院护理部组织调查,调查时间范围是2007~2008年,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08份,其中有效问卷104份,有效回收率94.55%,其中急诊科24份有效。

  1.2.3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u检验和χ2检验。表1 两组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及次数比较 表1显示:调查结果显示除回套针帽2组比较无差异,分离针头及注射器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其他项目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特别是被采血针头刺伤的二例均为观察组,急诊护士污染锐器伤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2 讨论

  2.1 锐器伤是一种职业性损伤,是导致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职业因素 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锐器刺伤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是HBV、HCV、HIV。文献报道,被HBV、HCV、HI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的相应病原感染率分别为6.0%~30%、0.4%~6.0%和0.25%~0.4%[3~5],护士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锐器伤对护士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而本调查显示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高于其他科室护士,急诊科护士常在患者未完全明确诊断前即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并且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而针刺伤传播职业、血液性传染危险性远远大于其他途径。

  2.2 时间紧,病情急,自我保护差,感染几率高 急诊护士多在未明确有无潜在传染前即投入对患者的抢救和处置中[6],而且成批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其他暴力等恶性事件的抢救工作,在时间上不允许护士先进行自我保护,会加大感染几率。在救治处置中,采集血标本是急诊科护士最早最常执行的护理操作,常因病人多、抢救任务重、病人不配合、护士自身紧张情绪等因素,在将病人血液、体液标本注入试管时,污染了护士的手,甚至针头刺伤护士手。调查显示24名急诊护士2年间在采集血标本时,被污染31人次,刺伤2人次,全院9例被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其中急诊得了5例,并都是低年资护士,明显高于其他科室, 调查显示被污染针头刺伤最多是工作较繁忙处于抢救环境下发生。因此提示护理管理者对护士锐器伤培训及管理不到位[7,8]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护士缺乏标准的职业防范知识及不重视等是主要的内因,夜间工作负荷过重也是导致锐器伤发生的重要因素。

  2.3 重视护理管理干预 针对以上因素,本研究认为护理管理的干预是预防护士锐器伤的关键。首先在于锐器伤防范工作的培训,必须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培训程序和强制性的防范管理相结合的措施,完善登记管理制度,监督机制完整, 改变不良个人行为和操作习惯,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其次,合理配置护理人力是避免锐器伤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加强中、晚、夜班的人力,在病人高峰期实行全院范围内的护士弹性排班,均衡人力配置,改善护理工作高峰的工作强度,缓解护士工作压力,从而减少急诊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减少护士的身心伤害,减少由锐器伤而带来的疾病。

【参考文献】
   1 王惠莹,谢少花,许毓娜,等. 护理管理干预在防范护士职业锐器伤中的意义.中国医药导报,2009,6(19):17-19.

  2 黄建英,蔡丽娜,黄建美,等.综合医院护士锐器伤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7, 22 (5):14-16.

  3 付韶华.锐器伤的危害和职业防护.中国医药导报,2008,5 (36):196,199.

  4 谢红珍,聂军. 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实用护理杂志,2002, 18(3): 54-56.

  5 吴安华,任南,吕一欣,等. 护士面临针刺伤的危害及其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7):525-526.

  6 江淑聘.浅谈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临床医学工程,2008,15(10):45-46.

  7 磨琨.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中国护理管理,2005,5(1):17-18.

  8 陈照坤.基层医院护士职业防护难点分析及对策.中国护理管理,2005, 5(4):44-45.

作者: 王惠莹,谢少花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