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0年第8卷第9期

加强医院内部审计,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开展医院内部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业务工作,是属于管理出效益的工作。因此,优化内部审计环境、更新审计模式、规范审计程序、延伸审计过程,灵活运用审计策略,不断拓展医院内部审计的领域,使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本文对此提出几点看法。【关键词】内部审计。医院。...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开展医院内部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业务工作,是属于管理出效益的工作。因此,优化内部审计环境、更新审计模式、规范审计程序、延伸审计过程,灵活运用审计策略,不断拓展医院内部审计的领域,使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本文对此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  内部审计;医院;效益;规范;质量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院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根植于医院之中,对医院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了如指掌,最知道医院深层次的问题,在审计中能抓住重点,切准要害,因而针对性强。因此,重视医院内部审计,进一步规范医院内部审计,切实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意义非常重大。

  1 审计环境要优化

  一方面,我国的内部审计起步较晚,与西方国家相比,在相关制度建设上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为了能够适应现代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的要求,加快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制以及职业道德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同时各医院也应该尽力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努力实现以制度促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另一方面,要使内部审计实现其应有的职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健全独立的审计机构是前提。各医院应建立健全专门的内审机构,配备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专职审计人员,提供专门的审计经费,使内审部门独立于各职能部门之外,为保证内审的权威性积极创造条件。此外,领导重视、职工支持也是必要保证。现阶段,仍有相当一部分干部和医院职工对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不甚了解,接受审计的部门和个人戒备心理比较严重,不支持、不理解、不配合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各医院领导不但要高度重视,还要向广大群众宣传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努力消除被审计部门的抵触思想,赢取广大群众的支持[1]。

  2 审计模式要更新

  目前不少内部审计机构仍停留在以按需授权为主和系统基础审计模式的最初阶段。社会环境发展对现代医院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内部审计从系统基础审计模式向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转换。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是国际内部注册审计师协会推荐的审计模式,它是将审计风险概念全面应用于审计过程的一种审计模式,它通过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来确定审计风险是否控制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审计中主要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不仅对单位的控制风险进行评价,同时更要对产生风险的各个主、客观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这样就使审计风险与整个审计过程密切联系起来,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医院内审人员应正确理解并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不仅考虑医院内部会计核算与控制程序的风险,对于医院经营面临的外部风险,在审计风险评估时也予以考虑,从而将审计风险予以量化和模型化,以此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并作为如何收集、收集多少审计证据的依据。这种审计模式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同时也缓解了审计人员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风险,使审计方法更加科学、更加成熟[2]。

  3 审计程序要规范

  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要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制定并落实审计工作程序。从审计任务的下达、审计工作方案的编制到实施审计、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工作报告等整个工作流程都必须有一套规范的程序,审计人员应该一环套一环,并对每个环节进行控制,尤其关注以下几点。

  3.1 审计方案要完善 内部审计在审计实施前,必须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经营管理、经济效益、财务管理以及以前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等情况进行分析,优化组合审计资源,重点分析评估审计风险,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3.2 审计取证要有效 审计人员获取的证据必须客观、真实、充分、有证明力,收集的证据一定要经过审计人员、被审计部门的有关人员签章才可有效。

  3.3 审计复核要坚持 首先,指定专人对审计项目进行全面审计复核,以约束和规范审计行为,确保每个审计项目都能做到查清楚、说明白、定得准。其次,通过实行审计复核,强化审计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审计质量内控制度有效,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3.4 审计结果要公示 参照国际上通行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对内审结果在医院内部进行公示,以接受职工监督。医院可以把内审结果的公示作为医院院务公开的一项内容,以制度的形式规范下来。一方面可促进内部审计质量提高、树立内部审计的权威,另一方面也促使全院职工自觉遵守各项制度,积极参与监督。

  4 审计过程要延伸

  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医院内部审计通常只是对已有控制或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事后审查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而没有把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结合起来,更无法把内审工作贯穿于医院管理的全过程。可见,医院内部审计事项和审计过程要延伸。首先,审计人员应根据医院经营特点和会计核算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以及单位各部门应当遵循的有关规定,判断本单位内控制度的内容是否齐全,方法是否可行,单位是否在这些方面建立了监督管理制度,重点审查其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完善性。其次,应对单位已有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审查其是否符合行业规定,是否适用于实际情况,是否得到贯彻执行,从而审查其内控制度的有效性。此外,事前、事中审计比事后审计在揭示、纠正问题等方面更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审计工作还必须向前延伸,对管理行为实施全过程监控。只有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才能把单位风险降到最低。坚持事前参与、事中监督、事后审计三结合,通过日常掌握的信息和审计中发现决策的不完备之处,及时向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依据和建议。

  5 审计领域要拓展

  内部审计工作必须不断拓展自身的工作范围才能适应现代医院管理和内部审计的要求。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积极探索并开展“疏导型”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领域的审计。开展疏导型审计的过程中应当先着手清查经营不善、核算不实、损失浪费等方面的问题,调查出真实原因,再与院部研究提高设备利用率、改善劳动组合、加强内部控制、严肃财经纪律等方面的工作。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可进行经济分析、指标对比分析等,比如: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百元卫生材料医疗收入、药品综合加成率、人均收支结余等,以寻求提高效益的具体措施,这样有助于找出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内部管理,对领导干部的权力实施有效制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单位健康发展。此外,医院还可以根据需要开展专项审计,如:设备投资效益审计、科室经济管理审计、医疗收费价格审计、基建投资项目审计等。总之,要把内部审计寓于服务之中,寓于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

  6 人员素质要提高

  良好的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是保障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石。内审机构及人员保持相对足够的独立性,以确保内审部门有较高的权威性,保证其内部审计的客观公正性。不同的审计项目、每个项目中不同的工作都对审计人员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当前医院内审人员结构应逐步形成从单一的审计人员向以财务、经济、工程、机械、法律等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结构转变,既要熟悉单位财务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又要掌握单位的各种业务、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既有过硬的计算机技能,又能精通会计和审计计算机软件。因此,各医院应有计划的对内审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审计技能,保证内审人员对组织流程了然于心,从而有利于抓住工作重点,提高内审质量。总之,医院开展内部审计,是一项充实管理内涵的工作,我们必须努力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提高医院内部审计质量,更好地为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服务,为医院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许华.浅谈沟通在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卫生经济研究,2008:11.

  2 牛慧.审计学原理.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6.

作者: 董玉玲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