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2年第10卷第4期

医疗科研单位职工幸福指数满意度调查与分析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了解职工对幸福的理解,对职业状况满意度,对单位的诉求,是单位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前提。作者以本单位职工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职工幸福指数满意度,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职工。幸福指数。...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了解职工对幸福的理解,对职业状况满意度,对单位的诉求,是单位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前提。作者以本单位职工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职工幸福指数满意度,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医疗科研机构;职工;幸福指数;问题;对策

  幸福指数包括个人财富占有量、个人对职业状况的满意度、个人精神感受等。本调查报告通过医疗科研单位职工对幸福和职业满意度的心理感受,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以便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好地尊重职工、更好地关心职工,更好地发展职工利益,探索营造和谐大家庭的有效措施,促进单位事业和谐发展。本次调查了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738名职工,调查方式采取无记名问卷形式,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经济收入、对幸福概念的理解、幸福感程度、所从事职业满意度、所获薪酬满意度、事业成就满意度等。现将调查结果、问题分析及对策报告如下。

  1被调查职工基本情况

         见表1,表2。表1被调查职工性别

  2被调查职工经济收入情况

         见表3。表3被调查职工经济情况

  3被调查职工幸福感分值

         幸福感设定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50分,被调查职工幸福感分值见表4。 表4被调查职工幸福感分值

  4 职工对幸福的感受

         见表5。表5对幸福生活有明确认识

  4.1把身体健康看做是幸福生活的第一指数见表6。表6认为幸福生活的第一指数

  在调查中,有81%的人表示对幸福生活有明确认识,他们认为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情舒畅,实现自我价值,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是最幸福的生活。其中有71%的人把健康作为幸福第一指数,13%的人把家庭生活感受作为幸福第一指数,12%的人把实现自我价值作为幸福第一指数,只有4%的人把物质生活水平作为第一幸福指数。由此可见,在生活条件逐步提高的基础上,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注重保健与身心健康。

  4.2经济收入在幸福生活中占重要比重见表7。表7经济在幸福生活中的比重

  在调查中,有51%的人认为经济是基础,在幸福生活中占70%以上比重;36%的人认为经济比较重要,在幸福生活中占一半;8%的人认为,经济对幸福生活有一些影响,但不会太多;5%的人认为经济在幸福生活中无所谓,只要开心就好。总体讲,科研医疗单位经济收入稳定,近80%的人经济收入超过3000元,比企业单位收入高,因此,从物质上讲,幸福感比较强。

  4.3幸福生活是由多元素构成的在调查中,95%的人认为幸福生活是由多元素构成的,按先后排序幸福家庭、健康与长寿、财富与物质、理想的爱人、成功的事业、自由的生活、杰出的子女、浪漫的爱情等是构成幸福生活的多元素。

  4.4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见表8。表8对未来幸福的看法

  在调查中,59%的人认为未来将会比现在幸福,24%的人认为变化不大,3%的人认为未来比现在不幸福,14%的人对将来的幸福没想过。

  4.5对业余生活不尽满意见表9。表9对业余生活的看法

  在调查中,5%的人对业余生活非常满意,23%的人满意,47%的人一般,25%的人不满意。

  5职工对职业满意度的感受

         见表10。表10对职业的看法从调查结果看,职工对职业满意度的认识有以下特点。

  5.1作为单位员工,有强烈的身份认同感见表11。表11对单位的认同

  有14%的人作为本单位员工身份感强烈认同,76%的人作为本单位员工身份感认同,10%的人作为本单位员工没有归属感。说明职工对单位是认可的,主人翁意识较强。

  5.2大多数职工热爱本职岗位见表12。表12对单位的认同

  在调查中,12%的人对所从事的事业非常喜欢,59%的人对所从事的事业喜欢,21%的人对所从事的事业不喜欢,但为了生活,8%的人对所从事的事业抱无所谓的态度。

  5.3近半职工对自身前途有信心见表13。 表13对自身前途的看法

  在调查中,49%的人对自身发展有信心,27%的人对自身发展缺乏信心,20 %的人对自身发展很茫然,4%人是混日子。

  5.4多数职工有竞争意识,有后顾之忧见表14。表14在单位的感觉

  在调查中,41%的人感觉在本单位工作踏实,无竞争感,无后顾之忧,59%的人感觉不踏实,有强烈的竞争感,有后顾之忧。

  5.5多数职工面对选择首选增加工资见表15。表15最想要的东西

  60%的人面对涨工资、晋升职称、出国深造首选涨工资,23%的人首选晋升职称,17%的人首选出国深造。

  5.6多数职工感觉工作后疲惫见表16。表16工作后的感觉

  23%的人认为工作后的感觉是愉快,满腔热情,4%的人认为工作后的感觉是厌烦,63%的人认为工作后疲惫。

  5.7半数职工对工作付出与所获得的薪酬不满意见表17。2%的人对工作付出与所获得的薪酬非常满意,33%的人满意,51%的人不满意,14%的人认为不如同行业的外单位。 表17对薪酬的满意度

  5.8多数人对工资有较高期望见表18。表18对薪酬的期望

  1%的人认为就目前的工作量,参考周边熟悉的朋友,合理的工资是2000~3000元,14%的认为合理的工资是3000~5000元,57%的人认为合理工资是5000~8000元,28%的人认为合理工资在8000元以上。

  6对医疗科研

  单位职工幸福指数的综合分析及对策医疗科研单位属于事业单位,其特点是工作较稳定,经济收入有保障,奖惩机制不太严格,医疗一线人员精神压力较大,女性比例高于男性。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大多数职工对工作在医疗科研单位感觉是幸福的,职业是满意的,对单位的工作环境、人文环境、事业发展、经济收入是肯定的。同时,又对单位和自身不论从事业发展上,还是从经济收入上还抱有更大的期望值,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们期望生活得越来越美好,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因此,作为事业单位,在医疗科研单位现有优越性的基础上,还应在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6.1不断发展事业,让职工在事业发展中享受改革成果在调查中,90%的人在建议一览中提出了增加工资,提高福利待遇。虽然事业单位经济收入比较稳定,但工资总体水平并不是很高,特别是医疗一线人员,在医疗任务繁重,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他们的技术服务含量、所承担的责任与所获得的薪酬并不相符。作为医疗事业单位,国家只拨少数经费,大多数经费完全靠单位自身事业的发展来经营,因此,首先必须要提高医疗质量,提高科研水平,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以发展事业,通过事业发展来解决改革中的一切问题和困难。其次,要完善制定事业单位分配机制。医疗、科研、管理、后勤服务、条件支撑各系统之间以及同一系统不同岗位之间其技术含量、工作强度都有很大差别,在分配体系中,没有完全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大锅饭,影响了部分职工的积极性。因此,作为单位领导,在不违背国家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政策的前提下,制定出符合各类人员、能调动大多数职工积极性的奖惩分配制度势在必行。

  6.2关心医疗一线职工,缓解精神压力在调查中,80%的医疗一线职工反映工作压力大,应该享受的假期由于工作繁忙而不能享受。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患者人数增加,医护人员比较紧张,加之医疗行业的特点,医护人员始终面对的是非正常的病态群体,不能按时下班,经常加班加点,大部分时间体验着一种压抑与沉重,对身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该制定强制措施,统筹做好人员调配,不能用加班费代替休假,保证他们每年有一次带薪休假的机会。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开展心理咨询门诊,即为患者服务,同时也为本单位职工服务,加强心理健康指导,体现人文关怀。

  6.3加强职业培训,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在调查中,有70%的职工建议多提供培训教育,更好地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在培训项目上大多数倾向与专业对口的进修、学术研讨、出国交流等。“人是靠精神站立的,又是靠业务行走的”一个医不好病的医生在医院里无论如何是不会幸福的。在管理中,为员工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为他们的学习与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因此,关怀员工,就要帮助员工专业成长,从而使员工享受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幸福。

  6.3.1搭建学习平台医疗职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岗位,更是一个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事业。面对日新月异的医疗新技术、新方法,医护人员必须加强专业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单位应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积极倡导员工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合作学习。通过制定进修、交流、出国等方式给他们搭建学习的平台。

  6.3.2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员工之间的广泛交流既是提高员工技术能力的有效方式,也能促进员工之间相互合作与理解。在内部,单位应鼓励病区之间、课题组之间开展交流合作活动,创建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和谐融洽、敢于交换意见的良好氛围;在外部,单位要加强强强联合,通过与相关专业单位合作,选送员工交流提高,开阔眼界,增长才干。

  6.3.3搭建展示自我平台为了让员工获得成功,展示自身价值,享受成功的喜悦,以提高职业幸福指数,单位应千方百计多层次、多角度地为员工搭建自我展示平台。多组织技术比武、学术主题报告、论文评选等活动,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自我展示活动,为每个员工提供一个施展才华、体验成功的平台,使广大员工充分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的乐趣。

  6.4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加大精神生活比重在调查中,有72%的职工认为业余生活一般和不满意。在电子和网络发展时代,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食粮,同时也简化了人们业余生活的方式。人们更多的是单位、家庭“两点一线”,电视、电脑“两电一网”。家有未成年儿女的还要穿梭于各种培训班,业余生活单调简单。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并不是完全负责安排职工的业余活动,而是在单位给职工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和氛围,有条件的单位要通过“职工之家”设置健身房、体育活动场地供健身;中午利用活动室放映热点影片、时事光碟供欣赏;设置咖啡室供聊天、交流;设置棋牌室供切磋爱好。同时,单位要定期举办文艺演出、体育赛事、演讲比赛、外出旅游等活动,用集体活动提高凝聚力、向心力,使职工的生活丰富多彩。

作者: 姜艳玲,金鑫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