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5期

浅谈中医择时服药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在治疗上,中医提倡因时制宜。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环节加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时间治疗学。笔者通过学习前贤经验,参考有关资料,现将中医择时治疗浅谈如后。1根据药性择时服药中药具有寒、凉、温、热四种不同的药性,临床用药时,热性、温性药宜乘药液温热时服下,寒性、凉......

点击显示 收起

  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时间规律有周期性、有节律地进行着,疾病的发生多与时辰有关,患病之后,也有周期性的轻重变化。在治疗上,中医提倡因时制宜。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环节加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时间治疗学。笔者通过学习前贤经验,参考有关资料,现将中医择时治疗浅谈如后。

    1  根据药性择时服药

    中药具有寒、凉、温、热四种不同的药性,临床用药时,热性、温性药宜乘药液温热时服下,寒性、凉性药宜冷却后饮服,取其“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这一原则,即寒性病用温性、热性药而热服之,以加强药物的温性而提高疗效,热性病用寒性、凉性药而冷服,以达到更好的降温和泻火作用。

    另外,对一些有毒的药物,首先应取小剂量服之,以试探药效,然后逐渐加大剂量和增加服药次数,使药物毒性对人体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使病除而不伤正。

    2  根据人体阴阳消长规律选择服药时间

    2.1  发汗解表、消暑、,清热类药物宜午前服用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云:“午前阳气衣外,人气也在外,邪气也在外,故宜发汗”。由于午前阳气开浮于上于表,卫气也行于阳分,故腠理易开,外邪易透达,此时进服发汗解表、清热药物,可供机体正气升浮外达之和,加强药物发散透邪之功。

    2.2  益气升阳药宜午前服,滋阴养血药宜午后、夜晚服  人体阴阳消长变化的节律是阳气平旦初生,日中旺盛,阴气午后初生,夜晚旺盛,故平旦日中补阳能激发人体阳气的恢复,午后夜晚补阴能促使阴血的滋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催吐药宜清晨服用,通利泻下之品宜晚上服用  《内经》指出:“日未出时止之”。张仲景指出:“比时辰已午前,宜早不宜夜”。晨时“阳气在上,人气与邪气也在上,故宜时也”。此时利用正气和阳气上升之时,增加此药之功。另外,体内植物神经夜间活动旺盛,能促进腔道平滑肌蠕动,排出痰浊物,使其在清晨多停滞于咽喉部,故此时用药,有利于催排痰浊物。相反,未时“阳气在下,人气与邪气亦在下,故宜下”,通利泻下之品宜晚上服,可得应时降下之气相助,使药物功能与机体气机运行趋热在祛邪作用上相得益彰,增强泻下通利功能。

    2.4  利水渗湿药宜清晨服药用  因水湿之邪多留阳分、气分,平旦营卫之气,由阴分行出阳分,此时服行水利湿药,可供营卫行阳之际,载药直达病所;又可供平旦人体旺盛之阳气以增强药物行水利湿之功。

    2.5  根据之经病欲解时辰选择服药时间  天之六气,能助人于生;天之六淫,能使人罹病;天之阴阳亦能助正气抗邪外出。《伤寒论》中对六经病欲解时辰均有详尽的论述:太阳病欲解时是午时(12时)前后;阳明病欲解时是酉时(18:00);太阴病是子时(24:00)左右;少阴病是丑时(02:00)左右;厥阴病是寅时(04:00)左右。由此可见,六经中任何一经病的欲解时都与阳气的活动有关,三阳病欲解时都在白天,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机体阳气得天时阳气之助,加强了驱邪功能;三阳病欲解时都在白天,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机体阳气得天时阳气之助加强了驱邪功能;三阴病欲解都在夜半至天明,这是阳气生发和逐渐旺盛的时期,阳生阴长,有助于扶正。在临床上,我们只要掌握了六经病的欲解时,不论何时罹病,在它欲解时的先一个时辰服药,药液吸收后,正值经欲解之时,借天时阳气之助,可提高治疗效果。

    3  从脏腑功能活动规律选择服药时间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提到五脏应五时,其功能活动在一昼夜中是现出相对旺盛和衰弱的不同时期,其规律为:肝胆旺于平旦(寅卯时),衰于下脯(中酉时);心旺于日中(午时),衰于夜半(子时);脾旺于日映(未时),衰于日出;肺旺于下脯,衰于日中;肾旺于夜半,衰于四季(辰、戊、丑、未四时)。十二经脉,内在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机体上下内外,运行全身气血,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贯注重厥阴肝经,再传至于手太阴肺经。随着气血在各个经脉的循环往复,形成经脉之气的盛衰变化,当某脏某经主时之时,脏腑经脉之气旺盛,正气充沛,如果外邪侵袭或虚邪内生,则正盛邪实,邪正斗争激烈,虚证症状则明显反映出来。若某脏某经虚损,值其衰弱之时,虚证症状明显加重,此时投以补益扶正之剂,及时补其不足,以扶正祛邪。

    清代医学家叶天士根据五脏主时节律来确定治疗法则,如早温肾阳,晚补肺气;晨滋肾阴,午健脾阳;晨补肾气,晚滋胃阴;早服摄钠下,暮进纯甘清燥,早温肾利水,早滋肾水,卧宁心安神取得良效。

    4  根据病位择时服药

    《神农本草经》云:“病在胸痛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

    5  以脉症定位,择时服药

    某些疾病发作时间规律,可按脉症定位,然后在其经旺时服药,即“病位在肺,寅时(03:00~05:00)服药治之;病位在肝,丑时(01:00~03:00)服药;病位在心,午时(11:00~13:00)服药,在脾巳时服药;在肾,酉时服药。两脏含症者,以病本脏时服头煎,病标之时服二煎。

    作者单位: 541200 广西桂林,桂林市灵川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编辑:李  木)

作者: 李翠萍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