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9期

十五味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之一。自1999~2003年,我院采用研制的十五味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0例,男390例,女210例,年龄18~60岁,其中20岁以下22例,20~40岁399例,40~50岁158例,50岁以上21例。...

点击显示 收起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之一。自1999~2003年,我院采用研制的十五味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0例,男390例,女210例,年龄18~60岁,其中20岁以下22例,20~40岁399例,40~50岁158例,50岁以    上21例;其中学生16例,工人327例,司机138例,农民71例,干部29例,教师10例,财务干部及其他9例,病程1~2个月者414例,半年年者156例,1年以上者30例。

    1.2临床理化检查X线片,椎间隙变窄204例;生理屈曲变直390例,其中有268例脊柱侧弯。CT片示椎间盘突出5mm以下者289例,5mm以上者303例。突出部分游离到椎管内6例。

    1.3症状与体征600例中,其病因有外伤史、慢性劳损史和受风寒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见表1。表1600例患者症状与体征

    1.4诊断依据(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3)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5) 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5 治疗方法将600例随即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00例,对照组300例,治疗组口服我院研制的十五味胶囊,每粒0.5g,每次3粒,1日3次。对照组均服用“腰痛宁”胶囊。

    2结果

    2.1 自拟疗效标准治愈:腰腿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腰部各方向活动功能正常,可正常生活和工作者;好转:腰腿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直腿抬高50°~70°之间,腰部各方向活动功能改善,可正常生活并能从事一般轻体力劳动者;未愈:腰腿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不减轻,直腿抬高0~50°之间,腰部各方向活动功能障碍,不能正常生活和劳动者。

    2.2 治疗结果见表2。 表2两组治疗结果的比较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重物挫压,不慎跌倒,强力扭转等都可致腰部筋骨受损,受伤后,局部经络受伤,气血瘀滞不退,不通则痛,《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也指出“肾主腰脚”,劳损于肾,动伤络,又为风冷所侵,气血出搏,故腰痛也明显与劳损动伤有关,属中医“痹证”、“骨痹”范畴。祖国医学认为:人体肝肾不足,筋脉失养,寒湿之邪侵入人体,流注关节,使气血濡养,日久变形,经脉不通,或过力受伤,或跌打损伤,瘀血停滞,经脉瘀阻,或寒湿阻络,经脉不通故而发为腰痛。

    该药出自漯河协荣骨病医院国内外著名骨病专家郭德荣教授的经验方,郭老长期从事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与防治。在5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研究总结,研制出具有益气活血,温经通络,理气止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十五味胶囊”。郭教授对于处方中的每一味药物都详加研究和分析,处方严格按“君、臣、佐、使”配伍,无配伍禁忌,无明显毒副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制作简单,服用方便,便于携带,疗效独特。

    通过两组疗效对比,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益气活血,温经通络,理气止痛,中医中药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最近国内外文献资料中尚未发现疗效特别好的中药制剂。通过我们临床资料研究分析,用与不用十五味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其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药深入广大骨病患者的欢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462002 河南漯河,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医院

作者: 郭立宏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