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年第3卷第3期

应用壮西-6味散治疗胃溃疡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胃溃疡胃溃疡是由于胃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1]。我们采用壮西-6味散进行对症治疗收效显著,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45例患者不分组,来源于用蒙医治疗的病例,其中男31例(68。11%),年龄23~44岁,经临床诊断及X线钡餐检查均显阳性,......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胃溃疡


    胃溃疡是由于胃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1]。本组观察病例是因饮食不规律或饥饱等引起,多数病例是从事体力或农牧区的农牧民及部分城市市民。我们采用壮西-6味散进行对症治疗收效显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患者不分组,来源于用蒙医治疗的病例,其中男31例(68.89%),女14例(31.11%),年龄23~44岁,经临床诊断及X线钡餐检查均显阳性,为胃溃疡特征;经胃镜下溃疡面呈圆形或椭圆形显示,病程最长者两年余,最短者仅月余。

    1.2  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均显示周期性腹痛明显,上腹无包块,全身症状轻,制酸剂可缓解疼痛,但不能根治。

    1.3  治疗方法

    1.3.1  壮西-6味散组成  药物采用本院生产的壮西- 6味散(属内部制剂批文)。由方解石(煅)100g,川木香50g,红花80g,荜茇30g,土木香50g,白蔻30g组成;共研细末符合散剂有关规定,分量服用。

    1.3.2  壮西-6味散用法用量  治疗:所有病例不分组均给服用壮西- 6味散,每日2~3次分轻重加服用次数,每次2~3g,14日为1个疗程,白开水送服。

    1.3.3  壮西-6味散方解  本方性温,为胸内灼热及吐酸水之良方。方中方解石(煅)味辛、性平,祛除巴达干热,止吐为该方主药;红花清血热为辅助药;白蔻开胃,止吐为佐药;荜茇调理素体;川木香及土木香清巴达干热,均为使药,各药合用,对巴达干热所致的嘈杂吐酸水有良效。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根据蒙医药理论特点特制定如下标准:(1)症状疗效标准。临床治愈:服药一疗程机体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服药一疗程机体症状明显减轻,但尚还需继续治疗。有效:服药一疗程机体症状有较大的好转。无效:服药一疗程机体症状未改变。(2)胃镜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治愈:溃疡完全消失,局部轻度充血,无明显水肿。显效:溃疡基本消失,仍有明显炎症。有效:溃疡面积缩小50%以上。无效:溃疡面缩小不及50%[2]。

    2.2  治疗结果  (1)根据蒙医胃巴达干症理论治疗 45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1例(46.74%),显效15例(33.33%),有效4例(8.89%),无效5例(11.11%),总有效率88.89%。(2)根据胃镜疗效判定:临床治愈20例(44.44%),显效16例(35.56%),有效5例(11.11%),无效4例(8.89%),总有效率91.11%。从该药对胃溃疡的治疗结果看该药经理论结果与胃镜结果判定基本一致。说明该药对胃溃疡是有显著疗效的,但对其作用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3  讨论

    胃溃疡病属于蒙医胃巴达干症,该病因腐热巴达干亢盛侵犯胃腑而引起的以胃脘闷痛,频嗳气,消化不良等为特征的一种胃病。在临床上由于巴达干寒症导致胃火衰败而生病者多见[3]。治疗该病主要以抑巴达干为主。本组观察病例除按蒙医理论给服对治药物外,有部分病例显无效,均属诊断不准确,用药不当或辨证不准等误差。因此,以治胃溃疡(胃巴达干症)时,应严格界定病症及一些临床症状,方可用药达效,为患者解除痛苦。


作者单位:026000 内蒙古锡林浩特,锡林郭勒盟蒙医研究所

作者: 道图雅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