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年第3卷第4期

补中苦榆汤治疗小儿白细胞减少症46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苦参、生地榆治疗小儿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方法选择门诊确诊患儿46例,以补中苦榆汤治疗2个疗程(每6天为1个疗程)为1个观察周期。结论补中苦榆汤对小儿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关键词】小儿白细胞减少症。...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加苦参、生地榆治疗小儿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确诊患儿46例,以补中苦榆汤治疗2个疗程(每6天为1个疗程)为1个观察周期。结果 患儿的白细胞恢复正常,最快者为1个周期,最慢者为8个周期。治愈41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5.6%。结论 补中苦榆汤对小儿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小儿白细胞减少症;中医中药治疗;补中苦榆汤


    白细胞减少症是现代小儿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目前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表明,对白细胞减少症患儿而言,白细胞减少症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患有白细胞减少症的患儿逐渐增多,白细胞减少症成为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白细胞减少症尚无特殊的治疗手段,且疗程长,疗效差,严重的危害着儿童的身体健康。祖国医学认为:白细胞减少症本质上属于虚痨范畴,在病机上可分为气血虚弱、脾阳不振、肺气亏损、肾气不足、阴虚火旺等几种。笔者认为白细胞减少症与中医的脾肺功能低下导致中气不足有关,所以运用医圣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加苦参、生地榆两味,加减治疗由于各种病机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46例,均系2005年2月~2007年2月门诊病患,男12例,女34例,年龄最大14岁,最小5岁,平均9岁;病程1年内者30例,1~3年者12例,3年以上者4例;白细胞伴血小板减少者28例,白细胞伴血红蛋白减低者11例,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均减少者7例;41例伴神疲、纳呆,27例伴有咽炎,25例伴有易感,15例伴纳差、乏力,3例伴有头痛,7例伴有胃脘痛,5例双下肢有散在性出血点。临床主要症状为:神疲、全身乏力、四肢酸困、头晕、纳呆。白细胞在4×109/L以下者15例,2.5×109/L以下者27例,2×109以下者4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基本方药组成  黄芪15.0g,党参9.0g,白术8.0g,云苓5.0g,陈皮5.0g,升麻3.0g,柴胡6.0g,当归5.0g,苦参5.0g,地榆15.0g,甘草3.0g。上方为7~9岁小儿剂量,据年龄大小剂量增加或减少2~3g。

    1.2.2  随证加减  咽红加山豆根5.0g,山慈姑5.0g;纳差加砂仁5.0g,薏米仁5.0g;头晕加川芎5.0g;四肢困重加木瓜5.0g,桑枝5.0g;胃脘痛加吴萸5.0g,黄连2.0g;皮下淤血加仙鹤草15.0g。上方为7~9岁小儿剂量,据年龄大小剂量适当增减。

    1.2.3  服用方法  上药加水300ml煎至150ml,口服,2次/d。忌生冷、油腻、辛辣之品,注意休息,预防感冒

    1.3  疗效观察

    1.3.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症状消失,白细胞数值在4×109以上;有效:症状减轻,白细胞数值有所增加;无效:临床症状和白细胞数值均无变化。

    1.3.2  结果  白细胞数值恢复正常最快者为1周期,最慢者为8周期,平均服药至5剂均可见效。治愈41例(89.9%),有效3例(6.5%),无效2例(4.3%),总有效率为95.6%。

    2  病案举例

    患者,女,12岁,白细胞减少症2年加重伴头晕1个月。于2005年2月10日初诊,自诉头晕、全身乏力、四肢酸困,易感冒,睡眠差,纳差。平时口服氨肽素600mg/次,3次/d,肌苷片200mg/次,2次/d,利血生10mg/次,3次/d。曾用吉赛欣注射液1次/d,连用3天,1个月后白细胞再次减少,即来我院求治。查RT:WBC 3.0×109/L,RBC 4.18×1012/L,HGB 119g/L,PLT 84×109/L,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BP 90/60mmHg。诊断: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辨证:中气不足,卫表不固,治以益气固表。方用:黄芪20.0g,白术9.0g,党参10.0g,升麻6.0g,柴胡8.0g,陈皮6.0g,当归8.0g,川芎5.0g,苦参8.0g,生地榆20.0g,甘草3.0g,共6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完。2月16日复诊:自感全身乏力、头晕症状减轻,但胃脘部胀痛、口臭、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沉细数。查RT:WBC 3.2×109/L,RBC 4.8×1012/L,HGB 110g/L,PLT 86×109/L。上方加佛手6.0g,黄连3.0g,继服6剂,2月22日再诊,自感精神可,无其他不适感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有力。去川芎继服6剂。2月28日复诊:查RT:WBC 4.0×109/L,RBC 4.18×1012/L,HGB 129g/L,PLT 93×109/L,嘱患者将本方6剂研末改为丸剂连服3个月,随诊至今病未复发。

    3  讨论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免疫功能。例如:NK细胞是一群具有杀伤能力的淋巴细胞,它不需要抗原的激活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对正常的细胞无杀伤作用,它对于机体免疫监视发挥重要作用,在抗肿瘤免疫中作用突出;单核细胞如巨噬细胞可以吞噬进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以及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并可杀伤肿瘤细胞,在机体抗感染、免疫、自身稳定以及免疫监视中具有重要的免疫防御功能;粒细胞作为白细胞的重要成分,在机体抗感染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白细胞减少症不仅仅产生乏力、头晕、纳差、反复感冒等非特异性表现,往往可以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从而成为多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1]。

    白细胞减少症是由于某种药物及胶原性疾病或原因不明引起的一种血液病,临床主要症状为:神疲、乏力、四肢酸困、头晕、纳呆,可伴见血小板减少或血红蛋白减少等临床症状。从以往的治疗大法看,白细胞减少症的病机可分为:气血双虚、脾阳不振、肺气亏损、肾气不足、阴虚火旺等几种,而笔者认为以上五种证候的主要病机是由于中气不足而导致的气血失调,脏腑功能衰竭所致,而白细胞减少症尤与脾肺关系密切,脾虚则神疲、乏力、四肢酸困、头晕、纳呆;肺虚则头痛、头晕、易感、伴有咽炎,而脾与肺是一个土与金的关系,因脾土虚弱不能生肺金故易感,所以白细胞减少症因之与肺而责之于脾。故用补中培土法以治其根本,所以选用补中苦榆汤加减治疗,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补中苦榆汤是由补中益气汤加苦参、地榆二味药物组成。方中黄芪益气为君,人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为臣,苦参、地榆苦寒之品以燥湿解毒,陈皮理气,当归补血均为佐药,升麻、柴胡升举清阳为方中的使药。全方具有:健脾益气,调理和中,使中气旺,五脏和,六腑通,元气自复而百病不生。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补中益气汤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抗溃疡、抗突变、抗肿瘤、抗应激、心血管作用等其他作用[2]。经过大量实验证实,补中益气汤对体液免疫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能激活补体及巨噬细胞(MΦ)的影响,具有诱生干扰素和影响内分泌的作用[3]。苦参具有改善和纠正免疫紊乱状态,增强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病毒能力[4]。氧化苦参碱通过与-OH作用形成有机自由基或氧化苦参碱自由基,从而清除-OH自由基,保护5-Tmp使其免受辐射损伤,发挥抗癌作用[5]。治疗肿瘤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6,7]。地榆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皂甙和鞣酸。药理作用:(1)通过刺激骨髓造血和改善骨髓象,促进造血细胞增殖、分化,从而促进白细胞生成;(2)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3)改善外周血象,促进血小板生成;(4)增强机体免疫功能[8]。补中益气汤中加苦参、地榆从现代药理学研究方面来看,其作用相互协同,相互促进,从临床疗效来看,也证明了这种协同、促进作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我们观察的病例有限,具体作用机制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重明,汪自源.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治疗浅识.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1):9-10.

2 陈余健.补中益气汤药理研究进展.陕西中医,1994,15(1):36-37.

3 汤斌,吴敏毓.补中益气汤的免疫药理研究进展.中成药,1995,17(1):42-43.

4 蔡雄,王国俊.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7,18(1):47-49.

5 田晓华.氧化苦参碱清除OH自由基作用及对胸腺嘧啶核苷酸辐射保护作用的ESR等研究.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6,14(6):412-415.

6 宣丽君.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化疗中的作用评价.药学进展,2005,29(5):227-229.

7 王小平,毛友昌.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中苦参素的含量测定.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1):68.

8 汤守兵,陈悦.地榆升白片治疗50例慢性乙肝合并血细胞减少患者疗效观察.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8):714.


作者单位:721001 陕西宝鸡,宝鸡市中医医院感染病区

作者: 李小侠,赵学敏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