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年第5卷第4期

华蟾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20例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用药:轻度:华蟾素注射液10ml+喜炎平注射液150mg,中度:华蟾素注射液15ml+喜炎平注射液200mg。重度:华蟾素注射液20ml+喜炎平注射液250mg,每日一次静点,7日为1个疗程。对照组:轻度:赖氨匹林注射液0。中度:赖氨匹林注射液1。...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在一般对症及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华蟾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静点。对照组:赖氨匹林注射液静注。将癌性发热分为轻、中、重3级,其中轻度发热37.4 ℃~38 ℃,中度38 ℃~38.8 ℃,重度>38.8 ℃。用药:轻度:华蟾素注射液10 ml+喜炎平注射液150 mg,中度:华蟾素注射液15 ml+喜炎平注射液200 mg;重度:华蟾素注射液20 ml+喜炎平注射液250 mg,每日一次静点,7日为1个疗程。对照组:轻度:赖氨匹林注射液0.9 g,每日二次静注;中度:赖氨匹林注射液1.35 g,每日二次静注;重度:赖氨匹林注射液1.8 g,每日二次静注。分别于用药后第1~7天清晨7时测体温,第1天体温降至正常为显效,第2天降至正常为有效,第3天体温降至正常为微效,第4~7天体温不降为无效。用药7天后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显效5例(25%),有效10例(50%),微效2例(10%),无效3例(15%),总有效率85%。对照组:显效2例(10%),有效5例(25%),微效3例(15%),无效10例(50%),总有效率50%。结论 华蟾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癌性发热;治疗

癌性发热一般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可加重患者体能消耗及全身衰竭,从而加重病情,加速患者死亡[1]。此种发热对抗生素无效,西医多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消炎痛及赖氨匹林等,但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大多体质较差,使用解热镇痛药,不但容易汗出较多,造成虚脱,而且易致消化道出血,且疗效一般。我科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运用华蟾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取得可喜疗效,且无西药治疗后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符合条件的临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经病理证实为癌症,且排除其他发热因素。其中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83岁,平均56.5岁。肺癌10例,肝癌5例,胃癌3例,其他2例。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80岁,平均57.5岁。肺癌11例,肝癌4例,胃癌3例,其他2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发热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其中轻度发热37.4 ℃~38 ℃,中度38 ℃~38.8 ℃,重度>38.8 ℃。轻度:华蟾素注射液10 ml+喜炎平注射液150 mg(华蟾素注射液,安徽金蟾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 ml×10支×1盒,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4020273;喜炎平注射液:江西省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 ml/50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249);中度:华蟾素注射液15 ml+喜炎平注射液200 mg;重度:华蟾素注射液20 ml+喜炎平注射液250 mg,每日一次静脉滴注,7日为1个疗程。对照组:轻度:赖氨匹林注射液0.9 g每日二次静注(赖氨匹林注射液,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涂山药厂生产,规格:0.9 g×1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4022437);中度:赖氨匹林注射液1.35 g,每日二次静注;重度:赖氨匹林注射液1.8 g,每日二次静注。

  1.3 评价标准 分别于用药后第1~7天清晨7时测体温,第1天体温降至正常为显效,第2天降至正常为有效,第3天体温降至正常为微效,第4~7天体温不降为无效。

  1.4 治疗效果 治疗组:显效5例(25%),有效10例(50%),微效2例(10%),无效3例(15%),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显效2例(10%),有效5例(25%),微效3例(15%),无效10例(50%),总有效率为50%。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1)。表1 两组患者体温降至正常时间比较 (例)

  时间 治疗组 对照组注:治疗组无效3例,对照组无效10例

  两组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 讨论

  癌性发热一般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多见于癌症进展期,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直接与肿瘤有关的癌性发热约占恶性肿瘤发热的40%。临床化验多正常。其特点是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发热时轻时重,每天至少有一次>37.8 ℃,持续时间可达数周以上,伴有感染时可出现连续高热,感染消退后仍会持续发热,对抗生素、抗过敏药物无明显作用。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衰亡的癌细胞作为异物进入血中所致[2]。因为晚期癌症癌细胞大量繁殖,由于血液供应不能满足需要,会有大量的癌细胞坏死液化,坏死液化的癌细胞能释放出致热物质,同时由于肿瘤内白细胞的浸润,癌症干扰对致热类固醇合成而引起发热。西医多用消炎痛之类的解热镇痛剂,但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大多体质较差,使用解热镇痛剂,不但容易汗出较多,造成虚脱,而且易致消化道出血,加重病情。因此,鉴于癌性发热的机制主要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系,应用具有抗肿瘤退热的药物才是治本之选择,然而,就治疗癌性发热的方法来说,一方面放化疗因损伤机体免疫力,降低白细胞,使机体抗感染的能力更弱,更易合并感染,加重发热的可能而不适合应用,另一方面癌性发热对抗生素治疗作用又不明显。由此可知,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选择具有抗癌解毒退热且又能提高免疫功能双重功效的药物,而某些中药恰恰具备这一功效。华蟾素注射液是中华大蟾蜍皮经加工制成的水溶性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化瘀祛湿等作用,多年临床应用表明,其对原发性肝癌,食管癌和胃癌等多种肿瘤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具有抗肿瘤,增加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喜炎平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中药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抗癌功效,临床应用表明其退热解毒功效较好。华蟾素与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应用,既增加抗癌疗效,又增加清热、退热疗效,并由于为针剂,应用更方便,起效更快捷。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尤其对肺癌、肝癌等癌性发热效果好,这一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当然,由于观察例数有限,其疗效及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衍智,李萍萍.浅谈中医药对癌性发热的治疗.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5):87-88.

  2 刘怀民,杨峰.癌性发热治验.中医研究,2007,20(3):49.

  (本文编辑:丁 林)


作者单位:054300 河北,临城县中医院

作者: 杜才聚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